字词 | 行气玉佩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行气玉佩铭著名养生古文物。据考证为晚周或战国初期作品。为现存的最早完整地描述练气养生的过程的出土文物。全铭共计四十五个篆文,译为: “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复,复则天。天机本在上,地机本在下。顺则生,逆则死。”其中阐述的内养、运气的方法已经反映了系统的思想,对后来包括太极拳在内的中国传统养生术都有一定的影响。 行气玉佩铭 行气玉佩铭 行气玉佩铭战国时期的玉器铭文。共四十五字,篆书。郭沫若的释文是:“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几春则上,地几春则下。顺则生,逆则死。”行气是道家呼吸吐纳之法。这篇铭文讲述了行气的过程、要领及作用,是现存战国以前的此类资料中最完整的。郭沫若释文见《奴隶制时代》1973年版。 ☚ 黄帝内经 吕氏春秋 ☛ 行气玉佩铭见 “玉佩铭”。 行气玉佩铭气功铭文。原刻于一十二面体角柱形玉佩上,约刻于公元前380年前后 (即战国初期)。原拓片见《三代吉金文存》卷二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有关气功的文字记述,共四十五字: “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几舂在上; 地几舂在下。顺则生; 逆则死。”郭沫若释: “作者认为这是深呼吸的一个回合。吸气深入则多其量,使它往下伸,往下伸则定而固; 然后呼出,如草木之萌芽,往上长,与深入时的径路相反而退进,退到绝顶。这样天机便朝上动,地机便朝下动。顺此行之则生,逆此行之则死。” (《奴隶制时代》) 行气玉佩铭 行气玉佩铭养生学铭文。原文刻于一个中空的十二面楞柱状小玉器上,每面三字,共四十五字,内有重复符号八个。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首予载录,原件现藏天津市博物馆。铭文原系大篆,因此有不同的释文。1970年郭沫若考定为前三百八十年左右所制,并释其文为:“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几舂在上,地几舂在下。顺则生,逆则死。” 载 《奴隶制时代》。1981年陈邦怀的释文略异,见《古文字研究》第七辑。铭文清晰而准确地记述了小周天的内气运行路线,是我国现存最早关于气功功法的纪录。 ☚ 长生不老秘诀 阴符经 ☛ 行气玉佩铭xíngqìyùpèimíng气功铭文。原刻于一12 面体角柱形玉佩上, 约刻于公元前380 年前后(即战国初期)。原拓片见《三代吉金文存》卷二十,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有关气功的文字记述, 共四十五字: “行气, 深则蓄, 蓄则伸, 伸则下, 下则定, 定则固, 固则萌, 萌则长, 长则退, 退则天。天几舂在上, 地几舂在下。顺则生, 逆则死。” 郭沫若释: “这是深呼吸的一个回合。吸气深入则多其量, 使它往下伸, 往下伸则定而固, 然后呼出, 如草木之萌芽, 往上长, 与深入时的径路相反而退进, 退到绝顶。这样天机便朝上动, 地机便朝下动。顺此行之则生, 逆此行之则死。” ( 《奴隶制时代》) 行气玉佩铭 行气玉佩铭行气玉佩铭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件气功文物,也有称为“玉铭”及“行气铭”的。据郭沫若考证,它是战国初期约当公元前380年时的玉石制品(实物现珍藏在天津博物馆)。其形为十二面楞柱状体,中空,每面刻有篆书三字,共为三十六字,加上重文九字,合为四十五字,均清晰可见(见《行气玉佩铭》图)。近人闻一多、郭沫若、陈邦怀等都曾分别译为现在的通行文字。闻一多的译文是:“行𣱛,居则𨕢, 𨕢则神, 神则下, 下则定, 定则固,固则明, 明则, 则优, 优则天。 天其舂在上, 地其舂在下。顺则生,逆则死”(闻一多《神话与诗》)。郭沫若的译文是:“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儿舂在上,地儿舂在下。顺则生,逆则死” (《奴隶制时代》人民出版社1973版)。陈邦怀的译文是:“行气吞则𨕢, 𨕢则神, 神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明,明则复,复则上。天其本在上,地其本在下,顺则生,逆则死” (1981年古文字研究会太原会议论文《气功》 1982,4)。对铭文的理解,各人体会不一,但主要内容一致。总括有下列数种解释: ☚ 练功注意事项 马王堆汉墓导引图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