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静脉栓塞
肾静脉栓塞以新生儿最为多见,占总数的70%;婴儿次之占20%。新生儿肾静脉栓塞的发生多与产伤、异常妊娠及母亲患糖尿病有关; 新生儿期后发病者则主要见于脱水(继发于吐、泻)、败血症、肾外伤等。血栓形成一般从肾内小静脉开始(弓形静脉、叶间静脉),由此扩展至肾静脉分支及主干、偶可波及下腔静脉。较大肾静脉的栓塞可引起相应范围的肾出血性梗死。
临床特征为患儿一般情况不佳,伴发热、血尿、呕吐、腹泻等。一侧或双侧肾脏急性增大,可以触及,静脉肾盂造影时肾脏不显影,血小板减少 (凝血消耗的结果)。伴随症状有苍白、少尿、休克直至急性肾功能衰竭。一侧或双侧肾脏不显影,或影象模糊时可作超声波检查,以便与肾缺如、多囊肾、肾积水等鉴别。
治疗首先应纠正水盐代谢紊乱和控制感染; 如血小板明显减少或出现其他血管内凝血症状,可应用抗凝药物如肝素等;遇急性肾功能衰竭可采用透析疗法;腔静脉造影证明肾静脉主干或下腔静脉内有血栓时可切开静脉取出血栓; 仅于一侧肾完全萎缩或长期高血压的情况下行肾切除术。本病预后不良,约半数死亡,痊愈后仍可出现后遗症如慢性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