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素中毒
肾上腺素是肾上腺髓质分泌的主要激素,药用的肾上腺素是从家畜肾上腺中提取或人工合成的。
肾上腺素中毒多由于医疗上使用过量,特别是用较浓的肾上腺素溶液,致死量约10mg。也有是对肾上腺素发生特异性反应,有用量仅1mg致死的。但也有文献报导一例38岁男性患者,意外注射30mg肾上腺素,一分多钟注射完毕,出现血压高、肺水肿、呕吐、休克和肾功能衰竭,经抢救(包括血液透析疗法)恢复。肾上腺素兴奋交感神经支配的肌肉和腺体,也兴奋中枢神经系统,但作用很弱。口服无效,必须注射方能吸收。肾上腺素在体内迅速受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和单胺氧化酶(MAO)催化而失去作用。代谢产物由尿排泄。中毒后几分钟内出现恶心、呕吐、紫绀、寒颤、不安、发热、心动过速、血压升高、瞳孔散大、视力模糊、头轰鸣感,随后抽搐、呼吸紧迫、昏迷。死亡由于心室纤颤和肺水肿。
尸体检查 大部分中毒致死的病例都可发现肺水肿。迅速收集血液、尿液及肝、肾作检材。
毒物鉴定 分离方法: 检材在碱性溶液中用氯仿提取。
筛选试验: 残渣加钒硫酸(Mandelin)试剂呈砖红色,很快消退。
颜色反应: 残渣加对氨基苯磺酸和碳酸氢钠溶液后,遇稀磷酸呈黄色,颜色与浓度成比例。残渣加稀醋酸钠和氯化汞溶液,温热后呈玫瑰红色。
薄层色谱法:用硅胶G板。展开溶剂,
❶氯仿:甲醇(9:1),Rf 0.08。
❷正丁醇:氯仿:氨水(10:100:3),Rf 0.49。显色剂,碘化铋钾或碘铂酸钾溶液。
分光光谱法: 将上述颜色反应所得溶液进行比色定量。或直接测尿中儿茶酚胺浓度(正常人应每日少于0.2mg)。
紫外吸收光谱法:溶液为0.5NH2SO4时λmax278nm,E
222; 溶液为0.5N NaOH时λmax282nm,E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