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肠梗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肠梗阻chánggěngzǔ

〈名〉 原意是肠道阻塞的疾病,喻指事物发展中遇到的障碍。

肠梗阻chánggěngzǔ

〈名〉喻指事物发展中遇到的障碍。
 ◇ 改革流通渠道,治疗“肠梗阻”。(人民日报.1984.5.23)
 ◇ 因而要疏通“肠梗阻”,多撤“抵门杠”,少管些政府管不了、管不好、不该管的事。(人民日报.2000.12.4)

肠梗阻chánggěngzǔ

原为医学术语。现也喻指中间环节出现障碍。例如:“这个良性循环说起来很简单,但关键是要把循环过程中的梗阻和障碍打通,否则,一出现‘肠梗阻’,良性循环就会变成恶性循环。”(《经济日报》1988.1.2)“前些年,急剧上升的运量和严重的不足的运能经常造成铁路的 ‘肠梗阻’。”(《光明日报》1992.2.19)

肠梗阻chánɡɡěnɡzǔ

〈名〉喻指事物发展中遇到的障碍。

肠梗阻

肠梗阻chánɡɡěnɡzǔ

肠道有部分或全部堵塞,使消化过程无法完成的一种症状。比喻工作遇到重大阻力而无法顺利进行的状态
 ❍ 必须尽快解决交通~问题。

☚ 场馆   场效应模式 ☛

肠梗阻Obstruction of intestine

肠内容物在肠道内的正常运行发生障碍的一种疾病。其中以机械性肠梗阻最多,约占肠90%。其病因属于肠管本身的病变有肠扭转、肠套叠、肠结核病、先天性肠狭窄及闭锁等;属于肠腔内的病变有蛔虫、粪块、异物等堵塞;属于肠管外的有肠粘连、嵌顿性肠疝、腹腔或腹膜后的肿瘤压迫等。偶见因功能性肠麻痹或肠痉挛以及肠系膜血管血栓或栓塞引起的肠麻痹等造成的肠梗阻。肠梗阻的同时,如果肠壁的血液循环也同时发生障碍,致肠管缺血,则称为绞窄性肠梗阻,病情更为严重。病人有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严重的呕吐会导致大量液体丧失,引起体内电解质紊乱。机械性肠梗阻时,梗阻上段肠管由于管腔内液体、气体的滞留而扩张,肠壁逐渐变薄并伴有肠壁坏死与透壁性腹膜炎。若为绞窄性肠梗阻,因静脉回流受阻,继之又出现动脉血运受阻以至血栓形成,坏死的肠管呈紫黑色。梗阻上部肠管内滞留物因细菌的作用产生大量毒性产物,吸收入血可引起毒血症。坏死的肠管破裂后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肠梗阻如不及时救治,可死于休克或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肠梗阻ileus

肠内容物在肠道内的正常运行发生障碍不能顺利通过时,叫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分类很复杂,按发生原因分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血管性肠梗阻;依据肠壁有无血运障碍分单纯性肠梗阻与绞窄性肠梗阻;依据梗阻程度分为完全性肠梗阻和不完全性肠梗阻;依据梗阻发展的快慢分为急性和慢性肠梗阻。引起肠梗阻的疾病很多,病因极为复杂。病理表现为梗阻部位以上肠内容物积聚、肠管扩张、肠管蠕动增强或消失;严重者肠管充血、水肿、坏死等。临床表现有腹痛、呕吐、无排便排气;腹部体征有腹部膨胀、肠鸣音亢进或缺如、肠型和肠蠕动波、腹肌痉挛及压痛、腹部触及肿块等;全身还可有失水与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调、休克等表现。临床不但需确诊有无肠梗阻、而且需辨明病因以及病变情况与梗阻部位及性质。治疗:对不完全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肠套迭等可试用内科保守疗法,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时亦需手术治疗;其他非内科保守治疗者均应手术治疗,而以及早手术为佳。

肠梗阻

肠内容物在肠腔内正常运行发生障碍,导致一系列病理变化发生。按梗阻的原因分为机械性肠梗阻,由机械原因引起如腹外疝、肠粘连、肠套迭、肠扭转、肠蛔虫及肠肿瘤等;动力性肠梗阻,由于神经抑制或毒素作用使肠管丧失蠕动能力及缺血性肠梗阻,由于肠系膜血管栓塞,肠管血运障碍而失去运动能力。根据发生的部位又分高位小肠梗阻、低位小肠梗阻及结肠梗阻。根据梗阻的程度又分完全梗阻及不完全梗阻。典型表现为阵发性腹痛、呕吐、腹胀和肛门停止排气。腹部透视或腹部平片可帮助诊断。治疗包括去除病因、根据梗阻的类型和性质、及病人全身情况决定采用非手术或手术疗法。

肠梗阻intestinal obstruction

指肠腔内容物在肠道内不能正常运行或通过发生障碍。据其发生原因,可分为机械性、动力性和血运性肠梗阻三大类。按肠壁有无血运障碍,可分为单纯性和绞窄性两种。此外,按梗阻的部位、程度和进程,可分为高位和低位、完全和不完全、急性和慢性等类型。各类肠梗阻的共有症状是腹痛、呕吐、腹胀和停止肛门排便排气。典型肠梗阻的腹部表现为腹胀,有时可见肠型和蠕动波,并可闻及气过水声。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矫正全身生理紊乱和解除梗阻是治疗肠梗阻的基本原则。胃肠减压是治疗肠梗阻的重要措施之一。绞窄性肠梗阻和非手术治疗无效的单纯性肠梗阻应及时手术治疗。

肠梗阻

肠梗阻

任何原因引起肠道内容物通过障碍,均称肠梗阻,约占小儿急腹症二分之一。小儿肠壁肌层薄弱,粘膜血管丰富,肠绒毛也较成人多而透过性高,肠道分泌与肠蠕动容易紊乱。此外,小儿肠腔细小,一旦肠管受压、肠壁水肿,容易发生梗阻。梗阻后,大量消化液潴留肠腔不能吸收,引起反复呕吐,造成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病情发展至晚期,即使梗阻解除,也可因吸收大量毒素,而致死亡。肠梗阻的原因,随着年龄的大小而不同。列表于下:机械性肠梗阻:

先 天 性后 天 性
肠闭锁
肠狭窄
肠旋转不良
疝(包括箝闭性疝、内疝、
膈疝等)
粘连性纤维索带(美克耳
憩室及胎粪性腹膜炎)
胎粪性肠梗阻
直肠肛管闭锁或狭窄
环状胰腺
肠重复畸形
肠套叠
蛔虫性肠梗阻
术后肠粘连
腹腔结核
腹腔内肿块压迫
肠壁肿瘤(血管瘤等)
积粪或异物堵塞肠腔
肠壁炎症性疤痕挛缩
(如Crohn病、溃疡性结
肠炎)
肠扭转

动力性肠梗阻:

先 天 性后 天 性
先天性巨结肠症(肠道无
神经节细胞症)
神经节细胞未成熟症
神经节细胞发育不良
麻痹性肠梗阻(肠穿孔、腹
膜炎)
中毒性肠梗阻(坏死性肠
炎等)

肠梗阻发生后,为了克服肠道阻塞,肠蠕动明显增加,肠腔内逐渐积存大量气体及消化液。梗阻近端肠管明显扩大,肠壁变薄,肠腔内压力增高,影响肠壁血液循环及肠吸收功能。病变继续发展,肠壁血液供应发生严重障碍,可演变为绞窄性肠梗阻,大量血浆外渗、血容量下降,出现肠壁坏死,肠腔内细菌大量繁殖,细菌及坏死组织的毒素被吸收,造成中毒性休克。
肠梗阻的主要症状有:腹痛、呕吐、腹胀和排便、排气障碍。腹痛多为阵发性绞痛,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间歇期过后再次发作。腹痛时肠鸣音增强;肠腔有积液时,可听到气过水声。肠梗阻晚期肠管麻痹,绞痛减轻,肠鸣音可能消失,但病情加重,局部压痛固定。呕吐出现的早迟,内容物及数量的多寡均与梗阻部位密切有关。高位肠梗阻,呕吐出现早,次数频繁、呕吐物量多,为胃肠液及胆汁,腹胀常不明显。低位肠梗阻,早期为反射性呕吐,晚期则常为粪便样,腹胀明显。
麻痹性肠梗阻时常伴发于穿孔性腹膜炎或毒血症。婴儿腹壁菲薄,可见扩大的肠型及蠕动波。最初1~2天内可能有少量排便,乃是梗阻肠段以下滞留肠腔的内容物。随着病情进展,排便排气停止。由于呕吐频繁,丧失大量水和电解质,出现脱水和酸碱失衡症状。如有肠绞窄或肠坏死,可出现腹膜刺激征及血便排出。严重中毒、全身反应极差,但腹肌紧张不明显。实验室检查常有血液浓缩及白细胞增高。X线摄片可见梗阻以上肠段扩大,并有梯形液平。
肠梗阻治疗方法有两种:
❶早期单纯性肠梗阻,无血液循环障碍或不完全性肠梗阻、可行非手术治疗: 补液、输血、抗感染、胃肠减压、以及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症状可能缓解。一般情况良好者,也可用泻下法,大承气汤加减。情况较差或术后病儿,可用清热解毒缓下法。治疗后如症状未减,甚或加重梗阻趋向完全性者,应改用手术治疗。
❷手术治疗目的是去除病因、切除失去活力的肠段。肠管紧密粘连无法分离,但无坏死者可作捷径吻合术; 病情严重不能耐受肠切除吻合者可先作暂时性肠外置术。
☚ 十二指肠闭锁与狭窄   肠套叠 ☛

肠梗阻

肠梗阻

本病系血、赤巴所引起的一种小肠病。症见血和赤巴热邪侵入小肠,致使大便阻塞不行,脐部拧痛,大便秘结如鹿粪,饮食不消化、恶心腹胀,脉和尿象呈热象。治法,疼痛剧烈、呕吐者,内服五味金色诃子散、十三味木香散、“赛琼”散(诃子五鹏散)等;大便闭结疼痛者,选服六味能消散或六味能消散加配大黄,或“西赛”散(六味能消散加诃子散)、“西琼”散、三十五味沉香散等方剂,也可用《后续部》中的灌肠法进行泻下。

☚ 肠臌   肠绞痛 ☛
0002303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8: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