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核病
肉核病是疫邪引起颈项、腋下、腹股沟等处肿疡的一种肉核结核。又称淋巴结核。成因与疫病相同,特别是剧烈劳作等外因引起机体内隆和血紊乱而发病。一般多发于关节、颈项、眼角、腹股沟、腋下等处。患处的肉核肿凸,状如瘿瘤或像冻过的蔓菁,固定不移。此病容易与股骨头、髌骨肿疡相混淆,应仔细辨察。种类按肿胀的皮肤颜色、肿块大小、软硬、寒热、有无疼痛、成熟的易难,肿势增减、变化等情况分为8种。
治疗,五鹏散加水银(制)肾瓣棘豆、穆库尔没药、西藏猫乳研末,以淡酒为引内服。或十二味翼首草散、十二味“邦赤”散、十二味“佐杰”散、三十五味沉香散等,根据隆、赤巴、培根、黄水等不同的引发因素加减各自的药物,进行内服治疗。上述方剂仍不能平息者,于患处艾灸或用蕨叶藁本等煎汁洗浴。病情严重或迁延陈旧者,用油脂疗法、罨敷疗法进行外敷,以促使溃脓为好,饮食起居宜忌同瘟疫。上述治疗均不理想时,可于患处就近的脉道上面放血。如果疼痛不严重,肿势突出者可用手术切除,然后于刀口处用烙铁烙之或用艾草茎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