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肃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肃顺1816—1861

清朝大臣、宗室贵族。满洲镶蓝旗人。爱新觉罗氏。字雨亭,一字豫庭。历官户部尚书、御前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协办大学士。咸丰初,以敢于任事受到重用,力主用曾国藩等镇压太平军。为解决财政困难,主张发纸币,铸大钱。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反对议和。咸丰九年(1859年)在北京与俄使伊格那捷也夫谈判,严辞拒绝沙俄对我乌苏里江以东地区的土地要求。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时,随咸丰帝逃往热河承德,次年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咸丰死时,与载垣等八人受命为赞襄政务王大臣。未几,慈禧太后谋“垂帘听政”,遭肃顺反对。慈禧遂勾结奕訢,发动“祺祥政变”,将其处死。

肃顺1816—1861

清朝大臣。爱新觉罗氏。字雨亭,一字豫庭,满洲镶蓝旗人。郑亲王端华之弟。历任御前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职,是咸丰帝宠臣。在八旗、绿营军队日益腐朽衰败情况下,力主任用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等新兴汉族地主军阀,镇压太平天国革命,极力搜刮民财以充军饷,维持清王朝腐朽统治。咸丰九年(1859年)与俄使伊格纳提也夫在北京谈判,拒绝沙俄对我国乌苏里江以东的领土侵略要求。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时与载垣、端华随咸丰帝逃到热河(今河北承德市)。次年,受命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咸丰帝死后,受命赞襄政务王大臣。他反对慈禧太后听政。未几,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訢发动“祺祥政变”,被处死。

肃顺1816—1861

爱新觉罗氏,字雨亭,满族。官至户部尚书。主张重用湘军镇压太平天国革命。抗议沙俄对中国东北地区的侵略。1861年咸丰帝临终顾命为赞襄政务王大臣。慈禧太后发动祺祥政变时被杀。

肃顺1816—1861

清朝大臣。满洲镶蓝旗人。爱新觉罗氏。字豫亭。郑亲王乌尔恭阿第6子。道光间,官将军、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咸丰间,历任御前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尚书、大学士等职。为咸丰帝权臣。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主张重用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依靠湘军镇压太平天国。为解决清政府财政困难,倡发纸币、铸大钱。咸丰八年(1858),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参加对外交涉的决策。九年,在北京与俄使伊格那提耶夫谈判,严词拒绝沙俄对我国乌苏里江以东地区的领土要求。十年,英法联军进犯北京时,与载垣、端华等护送咸丰帝逃往热河(今河北承德)。遂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主管行在事务。次年咸丰帝病死,受命为赞襄政务大臣。任内,事多专擅、招极纳贿。是年,极力反对慈禧太后垂廉听政,并与载垣、端华朋比,与慈禧太后争夺统治权。慈禧与恭亲王奕诉发动“北京政变”(亦称“祺祥政变”),将其处死。

肃顺1816—1861

清大臣。爱新觉罗氏。字豫亭。满洲镶蓝旗人。历任内务府大臣、尚书。太平天国革命战争爆发后,他建议起用汉族官员曾国藩。为解决财政困难,建议铸大钱,受咸丰帝信任,管理工部、户部政务。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与俄使伊格那提也夫在北京谈判,严词拒绝沙俄对我国乌苏里江以东地区的侵略要求。十年,与载垣、端华护送咸丰帝至热河(今河北承德)。次年,咸丰帝病死,受命为辅政大臣。因反对西太后垂帘听政,为奕訢所杀。

肃顺1816—1861

爱新觉罗氏,字豫庭。清满洲镶蓝旗人。郑亲王端华之弟。历任御前大臣、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职,深得咸丰帝信任。太平天国革命爆发后,力主起用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等汉族地主军阀。为解决财政困难,主张发纸币,铸大钱。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对前大学士耆英参与议和,深恶痛绝,上疏立予正法。咸丰九年(1859)在北京与俄使伊格那提耶夫谈判,严辞拒绝沙俄对我国乌苏里江以东的领土要求,把沙俄强迫签订的《瑷珲条约》未经批准互换的文本“掷于桌上”,严正宣布: “这是一纸空文,毫无意义”。咸丰十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时,与载垣、端华护送咸丰帝逃至热河行宫(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次年,咸丰帝病故,又与载垣等八人受命为“赞襄政务王大臣”。他反对慈禧太后听政,并与之争夺统治权力,那拉氏与奕诉发动“辛酉政变”,将他处死。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5: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