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聪山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聪山集 聪山集诗别集。八卷。清申涵光撰。此集按体编排:卷一,五古;卷二,七古;卷三,五律;卷四,五排;卷五,七律;卷六,五绝;卷七,六绝;卷八,七绝。集中除言志摅怀之作外,多是与河朔诗派诸子如刘逢源(津逮)、赵湛(秋水)、殷岳(伯岩)、张盖(覆舆)唱和的篇章。涵光集初编于清世祖顺治(1644—1661)间,魏裔介在顺治十年癸巳(1653)曾为之作序。 序中云:“大陆多嶔崎历落之人,然如申子之人与申子之诗者,其为可传无疑也。乃为之叙而付之梓。”此八卷本当编于清圣祖康熙十四年(1675),因为集中收有《奉寄孙锺元先生时居苏门年九十二岁传有足疾》诗,考孙锺元(奇逢)九十二岁时为康熙十四年。此八卷本为刘佑(雲麓)选本,有些卷后有刘佑之评语。邓之诚云:“邓汉仪威称涵光笥中诗甚多,高迈绝伦类,不肯令世人见。此则涵光序张覆舆诗,所谓稍深之语,又难传怖。然则非无深语,特不肯传佈而已。”(《清诗纪事初编》)刘佑(可能是申氏好友刘逢源子姪辈)曾为蕲春令(集中有《送刘雲麓令蕲春》)。涵光集中的“稍深之语”自然会受到进一步的芟夷。王崇简为初刻《聪山集》写的序中曾言涵光之父殉国难后,涵光南逃,历尽苦难,“悲恻之音,若有痛攀髯属纩之不逮者”。而这类作品在此八卷本却不多见。此集为康熙(1662—1722)间申氏家刻本。 ☚ 西堂全集、馀集 王夫之诗文集 ☛ 聪山集 《聪山集》3卷。散文集。其文深隽精美,家国感伤之情蕴含其中,清凄感人。有《畿辅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 申涵光 聪山文录 ☛ 聪山集十四卷。清申涵光(1619—1677)撰。申涵光,字和孟,一字符孟,号凫盟、聪山。直隶永年(今属河北)人。明诸生,入清后隐居乡间,常与殷岳、张盖往来唱和,并称“畿南三才子”。申涵光写诗学习杜甫,深得杜诗精髓,同时兼采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及明代诗作名家之长,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申涵光的诗作音韵与神韵并重,既研求声律,又不因律害意。申涵光亦善为文,其文意趣高远,文辞清丽,但数量不多。申涵光的创作,尤以诗作为人所称道和效法,在北方影响深远,成为河朔诗派的开山者。晚年潜心研究理学,诗文渐少。《聪山集》含《聪山诗选》八卷、文集三卷、《荆园小语》、《荆园进语》各一卷、集首列申涵光年谱、传志一卷。有康熙刻本。其中诗集曾于顺至年间刊印行世,后亡佚。康熙二年(1663),刘佑重新刊刻,详加评跋,定名《聪山诗选》,成为现存最早的申氏诗集。八卷分别收五古、七古、五律、五排、七律、五绝、六绝、七绝,卷首有刘佑、邓汉仪的序及魏裔介、范士楫、王崇简为顺治刻本所作序。文集三卷为申涵光亲手编定于康熙十三年(1674),大部分为序记传状之文。《荆园小语》、《荆园进语》为语录体形式的随笔札记。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