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唐古辽将领。字敌隐,于越屋质之子。统和二十四年(1006年),补小将军,历任西南巡检、豪州刺史、唐古部详稳。重熙七、八年(1038年、1039年)左右,西蕃侵辽,为守御计,受兴宗命,劝督耕稼,以给西军,率兵屯于胪朐河畔,是岁粮谷大收。明年,移屯镇州,连续丰收。改任隗衍党项部节度使。对开边屯田有功。 耶律唐古辽代将领。字敌隐,于越屋质之子。统和二十四年(1006年),补小将军,历任西南巡检、豪州刺史、唐古部详稳。重熙七年、八年(1038年、1039年)左右,西蕃侵辽,为守御计,受兴宗命,劝督耕稼,以给西军,率兵屯于胪朐河畔,是岁粮谷大收。明年,移屯镇州,连续丰收。改任隗衍党项部节度使。对开边屯田有功。 耶律唐古辽代中期学者。字敌隐。契丹族。皇族孟父房之后,于越※耶律屋质庶子。史载其性廉谨,善属文。圣宗朝入仕,统和二十四年(1006),以父为太宗、世宗、穆宗三代重臣,以善政著称,乃述其安民治盗之法奏上。补小将军,继迁西南面巡检,历壕州刺史、唐古部详稳。任内有绩,严立条科,禁民在宋、夏界贩马,并奏禁私贩及安边之策,受皇太后嘉赏,著为令,诏边郡遵行。又于西边治军屯,田于胪朐河(今克鲁伦河)侧,获大熟。继移屯镇州(今蒙古国哈达桑东),凡14年,积粟数10万斛。至兴宗即位,重熙年间,改任隗衍党项部节度使,四年(1035),致仕,为父请建功德碑,获允,勒石上京崇孝寺。卒年78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