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耳的导引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耳的导引法

耳的导引法

导引,又称道引。义取“道气令和,引体令柔”的意思。它是我国古代人民用以强身祛病,益寿延年的一种方法。乃是一种形式多样的健身操和保健气功,通过运用全身性、节制性、柔软轻盈的运动(俯仰、转动、屈伸手足、按摩拍打等)配合呼吸气息的自我调节(深呼吸、浅呼吸、潜呼吸、内呼吸以及称为“不息”的暂停呼吸等)来使气血流畅煊和,机体轻盈康健,对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有极大的作用。现将医书上记载及临床上常用的耳的导引法,整理介绍如下:
预防保健方面: 主要用以预防耳鸣、耳聋。《养生方》载:“以手摩耳轮,不拘遍数,所谓修其城廓以补肾气,以防聋聩也。”此法是用双手掌心,对称地按于两耳屏部,慢慢地向下、向后至耳根,再向上至乳突、至颞部,再向前、向下回到两侧耳屏,如此轻轻按摩,不计次数,一般按摩到两耳廓潮红发热为度。这是预防耳鸣、耳聋的导引法。或“以两手按两耳轮,一上一下摩捺之,所谓营治城廓,使人听徹。”(见《内功图说》)
《内功图说·十二段锦总诀》有:“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即“记算鼻息出入各九次,毕,即放所叉之手,移两手掌擦耳。以第二指叠在中指上,作力放下第二指,重弹脑后,要如击鼓之声。左右各二十四度,两手共弹四十八声,仍放手握固。”此法是在按摩了两耳廓后,再用两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对称性横按在两侧枕部,两中指相接触到,再将两手食指翘起叠在中指上面,然后把食指从中指上用力滑下,重重地叩击枕部,当时即能由骨导引起响声,宏亮清脆之声如击鼓,先左手二十四次,再右手二十四次,最后两手同时叩击四十八次。它的作用是保健防聋。所谓“记算鼻息出入各九次”,是指在进行导引之前,首先调整呼吸,务宜做到呼吸平静轻匀。


鸣天鼓


《遵生八笺》的击探天鼓,与鸣天鼓相似。谓:“天鼓者,耳中声也。举两手心紧按耳门,以指击其脑户。”方法是将两手的掌心紧贴于两耳外耳道口,使外耳道暂时处于密封状态中,然后将放在枕部的两手手指叩击枕部。
《红炉点雪·卷4》中提到“起火得长安法”: “子午二时内外视,应闭息升身,肾中之火生矣。”此法是将双目半睁半闭,做到面前的一切景物似睹非睹,视而不见,呼吸要轻柔低微到似有似无,即术语所说之“内呼吸”,并要做到排除杂念,意不涣散,心不妄想,聚精会神地只想到自己的身体在冉冉上升,即内行人所称“以意领气,以气运身。”做到精神与形骸保持协调。这种方法对耳的保健也有很好的作用。
在《贮香小品·卷5》中谈到:“肾病导引,正坐,两手从耳左引胁三五度,又手着胸抛射,左右各数次,缓身三五度,足前后踰,左右各十数度。卧时,坐床垂足,解衣闭气,舌舐上腭,目视顶,提缩谷道。手摩两俞穴,各一百二十次。毕,叩齿。”本法主要作用于肾经,因肾开窍于耳,肾气足则耳能闻五音,故本法也是预防耳病的治本方法之一。
治疗疾病方面: 主要用以治疗耳鸣、耳聋、眩晕等证。《诸病源候论·卷29》中引用《养生方》的许多方法,如“坐地交叉两脚,以两手从曲脚中入,低头叉颈上,治久寒不能自温,耳不闻声。”此法用于治疗耳聋。《保生秘要·卷3》中说:“凡搓掌心五十度,热闭耳门,空观。次又搓又闭又观,如此六度。耳聋皆如此导法。”通过导引法,用意推散其火,男则用逆,收藏于两肾之间,女则用顺,归藏于两乳之下。或按耳门内。”这里所说的“用意”,也就是排除杂念,耳不闻,目不观,鼻不嗅,心静神凝,把思想意识集中起来。《诸病源候论·卷29》也引用《养生方》几种导引法以治疗耳聋,如“脚着项上,不息十二通止,愈大寒不觉暖热,久顽冷患,耳聋目眩。”此法是用调整呼吸来配合导引的进行。
《保生秘要·卷3》有:“定息以坐,塞兑,咬紧牙关,以脾肠二指捏紧鼻孔,睁二目使气串耳通窍内,觉哄哄有声,行之二、三日,窍通为度。”此法与咽鼓管自行吹张法相同,用以治疗耳闭的耳鸣、重听,耳膜内陷,咽鼓管不通气等。《景岳全书·卷27》有:“凡耳窍或损或塞,或震伤,以致暴聋或鸣不止者,即宜以手中指于耳窍中轻轻按捺,随捺随放,随放随捺,或轻轻摇动,以引其气,捺之数次,其气必至,气至则窍自通矣。凡值此者,若不速为引导,恐因而渐闭而竟至不开耳。”此法即鼓膜按摩术,用以治疗耳闭,耳膜内陷等证。
现在治疗耳鸣、耳聋的导引法: 用两手分别按摩左右耳廓,反复按压和摩擦1~2分钟。或用中指尖插入外耳道口(插患病耳),轻轻摇动数十次后,使外耳道的空气排出,即突然拔出,可重复3~5次。或用两手中指,分别反复按压两耳耳屏,耳屏掩住外耳道口,一压一放,有节凑地重复数十次。最简单的方法,可以两手食、中两指按压于左右乳突骨上,按摩1~2分钟,不拘次数。
《红炉点雪·卷4》与《遵生八笺》还有掩耳去头旋法,谓“静坐,升身,闭息,以两手掩耳,摇头五七次,存想无神,逆上泥丸,……清洁神宫。”《遵生八笺》解释其作用是“以逐其邪,自然风邪散去。”这是治疗耳源性眩晕的导引法。现在临床常用治疗耳源性眩晕的导引法,实证取涌泉、大椎、𩕄会等穴,掐与擦各一百次;虚证取百会穴,掐与擦各一百次。
☚ 耳病针灸法   耳外伤 ☛
0001986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2:0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