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考夫卡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考夫卡德国心理学家,格式塔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生于1886年。1903年考入柏林大学攻读哲学,后学心理学,1909年获哲学博士学位。20世纪20年代中期先后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芝加哥大学、威斯康星大学任教。1927年起任美国史密斯学院心理学教授,直至1941年去世。1921年出版《心之发展》,1922年出版《知觉:格式塔学说引论》,1935年出版《格式塔心理学原理》。格式塔学派强调心理活动的整体性,作为创建该学派的人物之一,他的主要贡献在于把格式塔原理运用到发展心理学当中。 考夫卡1886—1941Kurt Koffka德国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之一。认为行为不能分析为许多零散的因素,只能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学习不是由许多分散的观念联想而成,而是整体的组织结构的顿悟。是格式塔学派的主要发言人和宣传者,并在此过程中使格式塔理论系统化。主要著作有《儿童心理学新论》、《格式塔心理学原理》等。 考夫卡1886~1941Kurt Koffka美籍德国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生于柏林。1909年于柏林大学在斯图姆夫的指导下获博士学位。1910年到法兰克福大学,开始与韦特海默、苛勒合作。1911~1924年一直在吉森大学任教。1924年后移居美国,先后在康奈尔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讲学。1927年任史密斯学院研究教授。主要理论观点和成就:(1)参与创建格式塔心理学。他与苛勒均是韦特海默似动实验的助手与被试,作为格式塔学派的主要发言人,他最早向美国心理学界详细介绍格式塔心理学的对象和方法,并使格式塔心理学理论系统化。(2)提出行为环境理论。认为心理学应以行为为对象,研究行为与心理物理场的因果关系。行为既产生于行为环境,又受行为环境的调节。(3)把格式塔原则贯彻于发展心理学之中。认为学习、意义的改变就是心理的发展,如同样的烛火,儿童先抓后躲,显然不是试误学习简单联结的原因,而是凭借顿悟和理解学习,烛火在儿童心目中产生新的意义的结果。(4)提出痕迹说。认为学习乃痕迹系统的创造、痕迹的牢固及其重复或新颖情境中的利用。并把遗忘视为现时不能利用已往的经验,这与痕迹的消失、痕迹在现时不能发生影响、当前的过程不能与痕迹沟通有关。著有《关于格式塔心理学的贡献》(1913~1921年发表的实验报告)、《心之发展》(1921)、《知觉:格式塔心理学导论》 (1922)、《格式塔心理学原理》(1935)等。 考夫卡 考夫卡1886—1941Kurt Koffka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之一。生于德国柏林。1909年获柏林大学博士学位。1910年在法兰克福大学与苛勒共同参加韦特海默的似动现象研究,共同创立格式塔心理学。1911年起任教于吉森大学。1924年移居美国。1927年起一直在美国任史密斯学院心理学教授。认为行为不能分析为零散的因素,只能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用场论来解释心理与行为的关系。把格式塔原理应用于儿童心理学,论证儿童开始是在他周围一个未经分化的世界中去感受一些有机的整体。学习也不是由于许多分散的观念联想而成,而是整体的组织结构的顿悟。主要著作有《心之成长》(1921年)、《格式塔心理学原理》(1935年)。 ☚ 霍妮 乌兹纳捷 ☛ 考夫卡 考夫卡1886—1941Kurt Koffka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之一。生于德国柏林。1909年获柏林大学博士学位。1910年在法兰克福大学与苛勒共同参加韦特海默的似动现象研究,共同创立格式塔心理学。1911年起任教于吉森大学。1924年移居美国。1927年起一直在美国任史密斯学院心理学教授。认为行为不能分析为零散的因素,只能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用场论来解释心理与行为的关系。他把格式塔原理应用于儿童心理学,论证儿童开始是在他周围一个未经分化的世界中去感受一些有机的整体。学习也不是由于许多分散的观念联想而成,而是整体的组织结构的顿悟。主要著作有《儿童心理学新论》、《格式塔心理学原理》等。 ☚ 霍妮 托尔曼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