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翦伯赞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翦伯赞1898—1968维吾尔族,湖南桃源人。 翦伯赞1898—1968历史学家。湖南桃源人。维吾尔族。1926年投身北伐战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中国历史。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起在重庆从事统一战线和理论宣传工作,以极大努力完成了《中国史纲》第一、二卷和《中国史论集》等上百万字的重要著作。解放战争时期,在南京、上海和香港继续从事统战和宣传工作,支持爱国民主运动和青年学生运动。建国后,在统一战线、民族团结、理论宣传和教育事业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历任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等职。1968年被“四人帮”迫害致死。曾与郭沫若、范文澜等筹建中国史学会。重要著作还有《历史哲学教程》、《历史问题论丛》等。 翦伯赞
翦伯赞
翦伯赞 湖南桃源人。维吾尔族。武昌商业专门学校毕业。1924年赴美国研究经济,次年回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参加中国社会史论战,反对国民党文化“围剿”。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织湖南文化界抗敌后援会、中苏文化协会湖南分会,主编《中苏半月刊》。1940年起在重庆从事党的统一战线和理论宣传工作。1947年任香港达德学院教授,主编《文汇报·史学》副刊,并积极从事反蒋民主活动。建国后,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兼历史系主任。1968年12月18日逝世。曾主编《中国史纲要》,著有《历史哲学教程》、《中国史纲》(一、二卷)等。 翦伯赞1898—1968年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维吾尔族。湖南桃源人。1919年毕业于武昌商业专门学校。1926年参加北伐,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领导下,长期从事统一战线和理论宣传工作,在史学研究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我国建立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作出了贡献。解放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当选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等职。1968年12月受“四人帮”迫害不幸逝世。主要著作有《历史哲学教程》、《中国史纲》(第一、二卷)、《中国史论集》、《历史问题论丛》等,并主编《中国史纲要》。 翦伯赞1898—1968中国历史学家。湖南桃源人。维吾尔族。1919年毕业于武昌商业专门学校。1926年参加北伐,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领导下,长期从事统一战线和理论宣传工作, 特别在史学研究中, 为我国建立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做出了贡献。解放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等职。主要著作有《历史哲学教程》、《中国史纲》(第一、二卷)、《中国史论集》、《历史问题论丛》等,并主编《中国史纲要》。 翦伯赞中国历史学家,生于1898年4月14日。维吾尔族,湖南省桃源人。1919年武昌商业专门学校毕业。1926年参加北伐。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1947年,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在重庆、上海等地从事统战和理论宣传工作。1946年1月,以中国民主同盟顾问身份,参加旧中国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后,历任国务院文化教育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第1届全国政协委员、第1、2、3届全国人大代表等职。1968年12月18日,受“四人帮”残害去世。1978年平反昭雪。 翦伯赞 165 翦伯赞1898—1968史学家。维吾尔族,湖南桃源县人。早年毕业于武昌商业专门学校。1924年留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专攻经济,归国后投身革命运动,参加北伐。抗战爆发后,主持中苏文化协会湖南分会,出版了《历史哲学教程》一书,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后来在重庆担任中苏文化协会理事兼《中苏文化》杂志副主编,从事大后方统战工作,开始撰写《中国史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政务院文教民族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等职。对中国史的研究有卓越贡献,著有《历史哲学教程》、《中国史纲要》,并发起组织编纂《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及《中国通史参考资料》(与郑天挺共同主编)。文革时期,受残酷迫害,于1968年12月18日含冤离世。 ☚ 范文澜 吕振羽 ☛ 翦伯赞1898—1968现代史学家。湖南桃源人,维吾尔族。1919年毕业于武昌商业专门学校。曾在北伐军做政治工作。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从事理论宣传和统一战线工作,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建立作有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他于1942—1943年写成的《中国史纲》是中国最早的、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的中国通史之一。还著有《历史哲学教程》、《中国史论集》、《历史问题论丛》等,主编有曾为高校文科通用教材的《中国史纲要》。 翦伯赞 翦伯赞1898~1968维吾尔族。桃源人。武昌商业专门学校毕业。1924年赴美国加利弗尼亚大学攻读经济专业,接触马克思主义,次年冬回国。大革命失败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始研究史学。1935年从事历史哲学研究。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苏半月刊》副主编,上海《大学月刊》主编,香港达德学院教授,香港《文汇报》史地副刊主编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副校长,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中央民委委员,少数民族历史研究指导委员会副主委。是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著有《中国史论集》、《中国史纲》(三卷)、《历史问题论丛》、《中国历史哲学教程》、《翦伯赞遗诗》等。 ☚ 颜福庆 黎林 ☛ 翦伯赞 翦伯赞1898—1968著名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维吾尔族。桃源县人。青年时代在武汉、北京求学,1924年赴美学习经济。早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并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撰文著书宣传马克思主义,批判和抨击蒋介石的反动统治、汪精卫的卖国行为。因此,他数次被通缉。建国后,曾担任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至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国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人大民族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少数民族历史研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部委员。历任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副校长等职,并主编《光明日报》史学专刊,一直到 “文革” 前。身兼数职,不辞劳苦,对统战、民族、教育等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对中国历史作了系统研究,出版《中国史纲》。在 “文化大革命”浩劫中被迫害至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得到了平反昭雪,中共中央、国务院评价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是维吾尔族人民的模范代表。 ☚ 石启贵 龙辑五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