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翟理思对中国古诗的译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翟理思对中国古诗的译介 翟理思对中国古诗的译介英国著名汉学家、剑桥大学教授翟理思(1845—1935),一生发表的有关中国古典文学与中国古代文化的译著多达五十余种,在这些译著中,有不少关于中国古诗的译介。如《古文选珍》两卷本(1884),译介了先秦的歌谣《击壤歌》、《汤盘铭》,屈原的《山鬼》、《卜居》、《渔父》、《国殇》、《礼魂》,宋玉的《神女赋》,刘邦的《大风歌》,汉武帝的《西极天马歌》和《秋风辞》,李陵的《与苏武诗》,曹操的《短歌行》,曹植的《七步诗》,陶潛的《桃花园诗》、《归田园居》、《形影神》、《乞食》等。《𡽢山笔记: 中国文学选集》(1884),译介了贾谊的《鵩鸟赋》等,并对丁韪良的《鵩鸟赋》之旧译文作了评论。《古今诗选》(1898),译介了宋玉的《风赋》、班婕好的《怨诗》等。《儒家学说及其反对派》(1915),译介了屈原的《天问》、《东皇太一》、《云中君》等。《公元前二世纪的一位诗人》一文(1920),评介西汉辞赋家枚乘,并译出《西北有高楼》、《东城高且长》、《行行重行行》、《涉江采芙蓉》、《青青河畔草》、《兰若生春阳》、《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明月何皎皎》九首古诗。翟理思此文认为,这九首古诗皆是枚乘的作品。《重译楚辞一首》一文(1920),评介《楚辞·大招》,并分二十五节译出《大招》全文(英汉对照)。翟理思在此文中说,韦理发表于1911年的以自由体译出的《大招》译文,不能传达原作的韵味,故他改用押韵体译出。另外,初版于1897年、以后不断重印的翟理思的名著《中国文学史》,对上述中国古诗大部分都作了翻译和评介。初版于1934年、以后也不断重印的《中国古诗选》一书,分别选收翟理思和韦理的译作,其中翟理思所译有卓文君的《白头吟》、乌孙公主细君的《悲愁歌》、秦嘉的《赠妇诗三首》、秦嘉妻徐淑的《答秦嘉诗》、孔融的《悼儿诗》等。翟理思发表于1922年的《冠与带》一文,是专门与韦理讨论古诗《青青陵上柏》中“冠带自相索”句之译法的。从这些译著可见,翟理思是较早和较有计划地注意向西方读者介绍先唐古诗而成绩斐然的学者之一。 ☚ 当代法国中国古诗之研究 阿瑟·韦理对中国古诗翻译与研究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