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美育心理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美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组成部分。研究美育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品质的形成及其规律。主要任务是,探讨如何以音乐、美术、文学的艺术美和自然、社会生活中的现实美为教育手段,感染学生,发展他们的美感和鉴赏、识别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文明习惯,促进他们的智力和身体的健康发展。 美育心理学psychology of aesthetic education 美育心理学 美育心理学psychology of aestheticeducation研究美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心理活动规律和心理品质形成的心理科学。曾经是教育心理学的一部分,现在已开始独立成为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美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是探讨如何以音乐、美术、文学的艺术美和大自然、社会生活中的现实美为教育手段,发展受教育者的美感和欣赏美、创造美、评价美与识别美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和文明习惯,促进他们智能和身体的健康发展。美感是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和体验,美感的体验可能是由于看了艺术作品,也可能是对自然现象的感受。精神上美的东西也能引起美感。美感的源泉,以艺术为主,艺术以鲜明的典型形象给观众、听众和读者揭示现实生活中一切良好的或值得作为效法学习的事物,引起对不良的、应当摒弃和克服的事物的憎恶。除了艺术活动和作品之外,一切符合美的要求的东西, 自然现象、人的行为、语言和一切精神文明的表现,都为发展美感创造了良好条件。美的鉴赏既是以美感为基础的更为复杂的认识活动,又是对艺术、自然景物、精神文明的感受、理解、评价时的情感体验过程,它涉及到整个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鉴赏美的认识过程是与情绪感受分不开的。艺术不仅是对客观世界的形象化的认识,而且是对客观世界情绪性的认识。审美知觉应该称为情绪性的知觉。理解一种艺术作品,首先是感受它,从情绪上去体验它。情动于中才深入体会,深刻评价,这就是审美或鉴赏过程。鉴赏活动既和鉴赏对象的性质、特点相联系,又和主体的生活经验、思想情感、兴趣、爱好、鉴赏能力相联系,也受文化、种族、习俗和道德规范等社会因素的影响。这些差异都不是先天的,主要是后天教育和实践的结果。所以进行美育,不只培养提高鉴赏美的水平,还应积极培养创造美的技能和技巧。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相辅相成的。研究如何培养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固然是美育心理学的任务,但更重要的是以美育手段进行德育,所谓寓德于乐。在学校教育中,可通过音乐、美术、语文、体育和其他课程进行美育。美育心理学是处于创建阶段的新学科,从它的对象、任务和方法来看,它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 以心理学为核心并与教育学、美学、文学艺术和伦理学有密切关系的学科。 ☚ 美育心理效应 美育心理学对象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