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防政策Meiguo guofang zhengcedefense policy of U.S.
美国关于国防力量建设和使用以及与国防有关的其他方面活动的准则。它是为美国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服务的。美国国防政策既有相对稳定性,又根据国防形势进行不断调整。鉴于华约解体,东欧和苏联政局剧变,海湾战争的影响以及面临经济上的不少难题,美国急需削减国防预算,调整国防政策。美国调整国防政策的主要内容是:
美国强调防务政策着眼于对付地区局部冲突和俄军事力量的“潜在威胁”。1991年《国防报告》就指出:“由于苏联正在从东欧撤退,华约作为一个军事组织已崩溃,冷战期间长期存在的华约大规模入侵西欧并升级为全球大战的危险已不复存在”。美国政府认为,苏联、东欧解体,美国面临的威胁变得多样化了。过去长期被冷战掩盖着的民族矛盾、宗教斗争、边界领土纠纷和地区冲突日益突出,已上升为对美国“最直接和最现实的威胁”。由于核、生、化武器制造技术的扩散,对一些地区的安全将产生严重的威胁。据此,美国政府提出:美国防务计划的重点将从对付苏联的全球威胁转向对付重要的地区性突发事件。另一方面,美国政府认为, “尽管苏联解体在政治方面已发生了极为重大的变化”,“俄对美国的威胁正在减少”,但“俄仍然是一个超级核大国,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俄“对美国及其盟国仍是一种潜在威胁”。美在军事上仍把中国作为“潜在对手”,把台湾作为它的“不沉的航空母舰”,不断向台出售先进武器装备,干涉中国内政。
美国主张通过竞争和裁军谈判,削弱对手,取得军事优势地位。美国政府强调,面向21世纪美国仍将以“增强实力地位”作为其安全政策的支柱。为此,美国政府继续推行“竞争战略”。主张发挥美国在关键性技术、武器系统方面的优势,以保证在美国国防经费日益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充分发挥美军事力量的威慑作用。“竞争战略”要求美国的军队建设有针对性和竞争性,强调加强对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的研究、开发和采购。今后尽管美国国防经费有所削减,但研究发展新型武器系统的费用仍有较大增加,重点发展航天、精确制导、超导和微电子等既能军用,又能民用的技术,以保持竞争优势。美国政府还力图利用军备控制和裁军谈判,削弱俄国的军事实力,以利于美国取得军事优势地位。为此,美国政府坚持“非对称裁减”原则,力求在俄占优势领域谋取“低水平均衡”,以强化美军备的质量优势地位。在战略武器谈判中,美国使俄比美多裁约200枚弹头,从而削弱了俄的陆基多弹头洲际导弹和机动弹道导弹,同时保留美占优势的潜射弹道导弹和机载核武器,以获取核优势地位。在常规裁军谈判中,美国通过设置“共同限额”常规力量优势地位。提出美俄双方裁减短程核武器的建议,保持适当力量,而且可节省美军费开支。
进一步调整联盟战略,加强联盟机制。美国政府主张在推行“世界新秩序”构想中,要更多借重盟国的合力,以减轻美国的负担和弥补自身力量之不足。强调: “在冷战后时期的安全环境中,坚强的联盟依然十分重要,既可共同对当前的危机作出反应,又可应付长期的战略需要。”有鉴于此,美国强调:
❶力图实行一种多领域、多层次,以美国为核心、以北约为基础、充分运用盟国财政支持的联盟战略;
❷继续保留美国在北约一定数量的驻军, “支持西欧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与欧盟、欧安会建立更为密切的关系,进一步扩大美国和欧盟对东欧国家的影响。在亚太地区,美国继续保留其前沿兵力部署,加强与日本、韩国和菲律宾等国的“防务合作”关系。鉴于亚洲政治与地理条件复杂,美国不准备像在欧洲那样撤军太多。在中东,美国力图建立一种新的“安全体系”,在该地区获取基地使用权;
❸“建立更为平等的伙伴关系”,要求盟国发挥主要作用,美国主要负责西欧的空中和海上防务。另一方面,试图让北约在冷战时期采取一种新的“消防队”战略,能随时派出部队到欧洲以外地区执行任务。在亚洲地区,要求日本、韩国增加防务开支,扩大所承担的防务范围,并为驻当地美军支付更多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