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羊蹄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羊蹄2229牛蘈。古方言。《诗・小雅・我行其野》:「言采其蓫。」三国吴陆玑疏:「蓫,牛蘈,扬州人谓之~。」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草部 > 多年生 > 羊蹄
羊蹄  yángtí

亦作“羊蹏”。亦稱“蓄”、“秃菜”、“敗毒菜”、“牛舌菜”、“羊蹄大黄”、“鬼目”、“東方宿”、“連蟲陸”、“水黄芹”。蓼科,多年生草本。以其根粗,黄色。形似羊蹄,故稱。葉狹長橢圓形,緣波狀。托葉鞘筒狀,膜質。春夏開花,兩性,淡緑色,圓錐狀排列。花被兩輪六片,每片有卵形瘤狀突起。瘦果有翅。莖作飼料。根可製栲膠或釀酒,亦可入藥。產於我國江南各地。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八·羊蹄》:“〔釋名〕蓄、秃菜、敗毒菜、牛舌菜、羊蹄大黄、鬼目、東方宿、連蟲陸、水黄芹、子名金蕎麥。”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根 > 蓫 > 羊蹄
羊蹄  yángtí

即蓫。其形似羊蹄,故稱。

羊蹄【同义】总目录


鬼目羊蹄东方宿连虫陆败毒菜

羊蹄

药名。出《神农本草经》。又名鬼目、土大黄、牛舌大黄、野菠菜。为蓼科植物羊蹄Rumex japonicus Houtt.等的根。分布华东、中南及四川等地。苦,寒。入心、肝、大肠经。清热通便,凉血止血,杀虫止痒。
❶治大便秘结,鼻衄,吐血,便血,功能性子宫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❷治淋浊,黄疸,肛门周围炎。煎服:9~15g。
❸治急性乳腺炎,疖肿,外痔,捣烂敷或煎水洗头风白屑,研末羊胆汁调涂;白秃、顽癣、疥疮,醋磨汁涂敷; 烧烫伤,研细末油调涂。本品含大黄酚、大黄素、酸模素 (Ne-podin) 等。抗真菌的成分为2,乙酰-1,8-二羟基-3-甲基-萘。本品具抗白血病和止血作用。

羊蹄Japanese dock

Rumex japonicus Houtt.,蓼科,酸模属。多年生草本。生长在湿润的荒野和沟边。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也见于朝鲜半岛、日本。主根粗大,黄色。茎直立,不分枝。叶长椭圆形,叶基心形。花小,两性,组成顶生狭长的圆锥花序。瘦果宽卵形,内轮花被片增大成翅,中间有瘤状物,边缘为不整齐牙齿。花果期春季。根含多种蒽醌类,入药,具清热凉血,能杀虫润肠。习见杂草。

羊蹄yáng tí

《本草纲目》草部第57卷羊蹄(38)。药名。
【基原】为蓼科植物羊蹄Rumex japonicus Houtt.(又名:蓫(《诗经》),恶菜(《毛诗传》),牛蘈(陆玑《诗疏》),蓄(《别录》),秃菜(陶弘景),猪耳朵(《救荒本草》),秃叶、天王叶(《滇南本草图说》),败毒菜、牛舌菜、水黄芹(《本草纲目》),牛舌片、野萝卜、野莙蓚、大头黄、羊耳朵、癣草)或尼泊尔羊蹄Rumex nepalensis Spr.(又名:牛儿黄草、尼泊尔酸模、牛儿大黄)的根。
【别名】东方宿、连虫陆、鬼目(《本经》),败草菜根(《永类钤方》),羊蹄大黄(《庚辛玉册》),土大黄(《滇南本草》),牛舌根(《镇江府志》),牛舌大黄(《植物名实图考》),鸡脚大黄(《中医药实验研究》)。
【性味】苦,寒,有小毒。
❶《本经》:“味苦,寒。”
❷《别录》:“无毒。”
❸《唐本草》:“味辛苦,有小毒。”
❹《本草衍义补遗》:“甘。”
【归经】《本草撮要》:“入手少阴经。”
【功用主治】清热,通便,利水,止血,杀虫。治大便燥结,淋浊,黄疸,吐血,肠风,功能性子宫出血,秃疮,疥癣,痈肿,跌打损伤。
❶《本经》:“主头秃疥瘙 ,除热,女子阴蚀。”
❷《别录》:“主浸淫疽痔,杀虫。”
❸《日华子本草》:“治癣,杀一切虫肿毒,醋摩贴。”
❹《滇南本草图说》:“晒干为末,敷马刀,石痈,疔毒,癣疮,疥癞,痈疽,瘘疬等症,用醋为使,破烂用油调搽。”
❺《滇南本草 》整理本:“治诸热毒,泻六腑实火,泻六经客热,退虚痨发烧,利小便,治热淋。杀虫,搽癣疮、癞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三至五钱;捣汁或熬膏。外用:捣敷,磨汁涂或煎水洗。
【成分】羊蹄根含大黄根酸(Chrysophanic acid)、大黄素(Emodin)、呢坡定(Nepodin)及糖类、色素、树脂、淀粉、黏液质、鞣质、草酸钙。叶含槲皮苷及维生素C。本植物还含一种降血糖成分(熔点103~104℃)。
【药理】
❶抗菌:羊蹄根酊剂在试管内对多种致病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将根煎剂与亚洲甲型流感病毒在试管内直接接触后注入鸡胚,有预防感染的作用。
❷止血:羊蹄的止血成分为大黄酚。经实验证明,能明显缩短小鼠和家兔的凝血时间,煎剂每日5克口服,能使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血小板数明显增加,并对各种出血症有良好的止血效果。其止血机制可能与促进血小板生成、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及加速凝血过程有关。
❸其他:羊蹄根煎剂浓缩后乙醇提取物对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型白血病和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患者血细胞脱氢酶都有抑制作用(试管中美蓝脱色法),对前两者白细胞的呼吸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瓦氏呼吸器测定法)。同属植物团酸模Rumex Confertus Willd的醇提水溶液对动物有持久的、中枢性的降低血压的作用。与大黄相似,小剂量有收敛,大量有轻泻作用。并能反射性的利胆。
❹毒性:羊蹄含草酸,大剂量应用时有毒。

羊蹄yángtí

中药名。出《神农本草经》。别名土大黄、野菠菜、牛舌大黄。为蓼科植物羊蹄Rumex japonicus Houtt. 的根。分布于华东、中南及四川等地。苦、酸, 寒, 有小毒。凉血止血, 清热解毒, 通便, 杀虫。治鼻衄、吐血、便血、子宫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淋浊、黄疸、肛门周围炎、大便秘结, 煎服: 9 ~ 15 克。治痈肿、头风白屑,捣烂外敷; 顽癣, 疥疮, 加醋磨汁涂敷。本品含大黄酚、大黄素等。

羊蹄

羊蹄

羊蹄,又名羊蹄大黄、土大黄、牛舌根、败毒菜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蓼科植物羊蹄Rumex japon-icus Houtt.及尼泊尔酸模R.nepalensis Spreng.等的根。原植物前者分布于华东、中南地区及四川等省; 后者分布于湖北、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等省区。
本品味苦,性寒。归心、肝、大肠经。功能凉血止血,清热除湿,通便,解毒杀虫。主治吐血、衄血、便血、痔血、血崩、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黄疸、赤白痢疾、淋浊、大便秘结、癣疥湿疹、白秃、痈疖肿毒、女子阴蚀以及跌打损伤等证。本品用于血热引起的吐血,配麦门冬煎汤饮,或熬膏服;衄血,配蒲黄、茅根;痔血、便血,配地榆、槐花;血崩,配莲房炭、棕榈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间大枣煎水服,亦疗过敏性紫癜。黄疸、赤白痢疾、淋浊等属于湿热为患者,除单味应用外,亦可配合清热利湿药同用。大便热秘,取羊蹄捣汁饮或煎服,其泻下作用与大黄相似; 对目赤,咽喉肿痛而便秘者,尤为相宜。羊蹄又为治疮癣之常用药。如手足癣、体癣,可用羊蹄、枯矾共研末和匀,醋调擦患处。《证治准绳》杀疥药,以羊蹄配草乌、硫黄、白矾、生姜为末,醋和匀,入浴时抓破疮敷之,稍迟,再以温汤洗去。《疡医大全》治脓窠疮,用羊蹄和醋捣烂,入盐少许涂之。白秃疮,羊蹄和醋捣烂敷之。头风白屑,羊蹄末、羊胆汁调涂患处。湿疹皮炎,煎水洗。痈疖肿毒,鲜品捣敷。妇女阴疮搔痒疼痛,煎汤熏洗。烫火伤,研末油调外涂。跌打损伤,羊蹄捣烂,以酒炒热敷。煎服,9~15g。脾胃虚寒、泄泻、食欲不佳者忌服。
实验研究: 羊蹄根含大黄酚、大黄素、尼泊尔酸模素即2-乙酰基-1.8-二羟基-3-甲基萘等。尼泊尔酸模根含大黄酚、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尼泊尔酸模素,大黄酚-8-半乳糖甙,羽扇豆醇、谷甾醇及其葡萄糖甙、3-甲氧基-5,6-亚甲二氧基甲醛、荭草酮等。
羊蹄根的酊剂在试管内对多种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尼泊尔酸模素对红色毛发癣菌及趾间发癣菌有明显抑制作用。临床上用羊蹄根内服或外用治疗一些真菌感染的皮肤病,常能收到良好效果。
根中所含大黄酚能明显缩短兔的凝血时间,其鞣质亦有收敛止血作用,煎剂对血小板减少症亦有一定效果。

☚ 牛西西   酸模 ☛
0000247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6:1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