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羃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冠服類 > 首服部 > 巾幘帽 > 羃䍦
羃䍦  mìlí

初爲少數民族一種障面蔽塵之巾。罩於頭上,可裹全身,用輕薄稀疏之紗絹爲之。晉代以前已傳入中原,南北朝至初唐之時騎馬宫人服之。以半透明的網巾製成,可掩蔽自己而窺見它物,男女均可用之,視物窺人時可拉開。《晉書·四夷傳·吐谷渾》:“其男子通服長裙,帽或戴羃䍦。”《北史·隋宗室諸王傳》:“爲妃作七寳羃䍦,重不可戴,以馬負之而行。”《舊唐書·輿服志》:“武德、貞觀之時,宫人騎馬者,依齊、隋舊制,多著羃䍦,雖發自戎夷,而全身障蔽,不欲途路窺之。王公之家,亦同此制。永徽以後,皆用帷帽,拖裙到頸,漸以淺露,尋下敕禁斷,初雖暫息,旋又仍舊。”《通雅·衣服》:“羃䍦,障面也。《新唐志》:‘婦人施羃䍦以蔽身。永徽中,始用帷冒,施帬及頸。武后時,帷冒益盛,中宗後,無復羃䍦矣。’山簡倒著白接䍦,䍦似幅巾,羃則似罩耳,今人眼罩是也。”清·趙翼《題周昉背面美人圖》詩:“既無琵琶半遮面,又非羃䍦全罩身。”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7: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