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罢工与停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罢工与停业Strikes and Lockouts

罢工是工人为获取更好的工作条件和待遇而停止工作。罢工往往有一系列的示威活动,如设纠察线、游行和集会等。停业是雇主采取暂时关闭工厂停止营业的措施,迫使雇员接受某些条件。
罢工早在工会出现之前便已出现。19世纪40年代,修筑运河的爱尔兰工人在秘密社团的支持下举行过大罢工。这次罢工与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大多数大罢工 样,遭到残酷镇压。加拿大的罢工多发生于劳工组织始建和重建之时。19世纪的文献中很少提及罢工事件。1836年,多伦多印刷工人为争取10小时工作制而罢工。1855年,蒙特利尔铁路工人罢工。19世纪60年代有几座城市的工人罢工。当时的罢工几乎无一成功。当经济发展、劳动力匮乏时,工人罢工才在某种程度上达到预期目的。19世纪最著名的是1872年多伦多印刷工人举行的罢工。该罢工是争取9小时工作制运动的一部分,始于1872年3月25日,止于同年5月中旬。19世纪后半期,加拿大铁路、建筑、雪茄烟制造、采矿等行业爆发多次罢工。20世纪初,许多行业(特别是铁路)爆发大罢工。其中最重要的是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养路工人大罢工,从1901年6月一直持续到8月底,参加者包括从大西洋到太平洋铁路沿线的5000名工人。这些大罢工促使联邦政府首次采取强制性措施,对劳资纠纷进行调查和调解,并促使形成一些劳工立法法案。1901年,《劳工报》问世,为人民大众提供劳资纠纷情况。据其记载,20世纪中出现过三次长短不一的罢工浪潮。第一次和第二次罢工浪潮的时间大体上与第一、二两次世界大战的时间吻合。第三次罢工浪潮始于1965年,止于1981年,其中仅1977年相对平静。过去,人们在统计数据时往往未把雇主停业与工人罢工分开,把两者都视为停业,理由是工人罢工和雇主停业都会导致停工。其实停业很少发生,只是在20世纪60年代有所增加,但仍少于罢工。
面对工人罢工,雇主或以停业对付,或是利用工贼来破坏罢工。19世纪及20世纪初便出现过雇主雇海外劳工取代罢工工人干活的情况。过去,这种做法往往引起劳资双方激烈的冲突。1975年以来,加拿大失业现象很普遍,工人们也怕被开除而失业。因此,雇主们很重视利用工贼来破坏罢工。有些人认为,工人有罢工的自由,这种自由是人的基本权利,并且是劳资和解所不可缺少的基础。加拿大劳工法和大多数省份的地方法规均明确规定:罢工者仍具有雇员身份。这表明,参加罢工的雇员仍享有一定的权利。有两个省对破坏罢工的行为作了明确限制。从70年代起,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明令禁止利用职业的罢工破坏者来破坏罢工。魁北克省则禁止雇主将罢工者的工作转包给他人,禁止任何雇员在合法的罢工期间上工(当地管理人员除外)。
加拿大的工会1944年获得合法地位。在此之前,罢工的目的多为争取工会的合法地位,即获得政府对工会的承认。自从产生《工会批准法》后,从理论上工人已没有必要为争取工会的合法地位而罢工,因为这类罢工活动已成为非法。此后的罢工主要是为了改善工作条件和待遇。70年代末,以政府各级机构为雇主或法人的国营单位的罢工日趋普遍,政府成了众矢之的。对社会的影响来说,国营单位发生的罢工比私人企业的罢工对社会的冲击更大。一般来说,失业率高时工人罢工的可能性较小,经济发展时工人罢工的可能性较大。例如,加拿大第三次罢工浪潮的高峰便出现在一段相对繁荣、通货不断膨胀的时期内。而80年代初,因经济衰退,罢工的延续期便较短。与罢工有关的另一个因素是国营单位工会组织的发展。国营单位罢工涉及的雇员比私营企业多,罢工损失的时间较多,辐射面较宽,影响较大。70年代,加拿大的劳资冲突更为激烈,罢工中出现的违法行为也较多。雇主为了达到让工人复工的目的,往往对罢工工人不予追究法律责任,不处罚,罢工中采取的任何行动几乎都不会受到制裁。除一般为改善工作条件和增加待遇而举行罢工外,还有为达到某一政治目的而举行的政治性罢工,也有未经工会批准的罢工。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3:1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