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舆论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舆论学

舆论学

研究社会舆论的性质、功能及其产生、发展规律的科学。探讨舆论的各种法则,从而使人们正确地运用这些法则改造社会,是舆论学研究的目的和任务。舆论学具有多学科的庞大体系,包括基础舆论学、实用舆论学、舆论发展史和分支舆论学四个部类。在舆论学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和建构基础的学科是舆论学原理,即基础舆论学,它包括舆论学知识的全部构架和全部内容,是舆论学的基本学科。基础舆论学,或称舆论学原理,阐述社会舆论的本质和普遍规律,对纷繁复杂的舆论现象做出理论说明。实用舆论学主要研究民意测验的方法和结果,确定舆论测量的指标和原则,为社会各种团体和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手段。历史舆论学以各历史时期或以古、近代舆论产生、发展的过程和规律为研究对象,阐明舆论历史现象的客观必然性。分支舆论学以各种特殊舆论或特殊的舆论观为对象进行专题性研究,比如:社会主义舆论学,资本主义舆论学,中国“文化大革命”的舆论研究,比较舆论学,马克思主义舆论学,新闻舆论学,商业舆论学,道德舆论学,等等。舆论学的创立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古希腊伯利克里时期,崇尚慷慨陈词、唇枪舌剑的雄辩,孕育了一批像高尔基、普罗塔哥拉、苏格拉底那样杰出的传授论辩术的舆论旗手,并产生了人类最早的舆论研究。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资产阶级思想家高度重视社会舆论问题。英国的葛德文、德国的黑格尔和法国的孔德都在其著作中对舆论进行过探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孙子、孟子、荀子、管子、韩非子以及后来的左丘明、李斯等人,先后阐述过深刻的舆论见解,精辟地揭示了舆论规律的某些基本原理。19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彻底形成,舆论学研究进入了第一个高峰期。1889年,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写了《舆论与公众》一书,是人类舆论研究史上第一本专著。1922年,美国的专栏作家李普曼出版了《舆论》一书,标志着舆论学在西方已成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此后,舆论研究广泛渗透到政治学、社会学、新闻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学等领域,成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边缘性科学,涌现出一批令人瞩目的鸿篇巨制。自80年代以来,我国的舆论学研究开始起步,出版了一批学术专著。

☚ 新闻传播学   宣传学 ☛
舆论学

舆论学

研究社会舆论的性质、功能及其产生、发展规律的科学。探讨舆论的各种法则,从而使人们正确地运用这些法则改造社会,是舆论学研究的目的和任务。舆论学具有多学科的庞大体系,包括基础舆论学、实用舆论学、舆论发展史和分支舆论学四个部类。在舆论学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和建构其基础的学科是舆论学原理,即基础舆论学,它包括舆论学知识的全部框架和全部内容,是舆论学的基本学科。基础舆论学,或称舆论学原理,阐述社会舆论的本质和普遍规律,对纷繁复杂的舆论现象作出理论说明。实用舆论学主要研究民意测验方法和结果,确定舆论测量的指标和分析问卷的原则,为社会各种团体和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手段。历史舆论学以各历史时期或以古、近代舆论产生、发展的过程和规律作为研究对象,阐明舆论历史现象的客观必然性。分支舆论学以各种特殊舆论或特殊的舆论观为对象进行专题性研究,比如:社会主义舆论学,资本主义舆论学,中国“文化大革命”的舆论研究,比较舆论学,马克思主义舆论学,新闻舆论学,商业舆论学,道德舆论学,等等。舆论学的创立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古希腊伯利克里时期,崇尚慷慨陈词、唇枪舌剑的雄辩,孕育了一批象高尔基亚、普罗塔哥拉、苏格拉底那样杰出的传授论辩术的舆论旗手,并产生了人类最早的舆论研究。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资产阶级思想家高度重视社会舆论问题。英国的葛德文、德国的黑格尔和法国的孔德都在其著作中对舆论进行过探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孙子、孟子、荀子、管子、韩非以及后来的左丘明、李斯等人,先后阐述过深刻的舆论见解,精辟地揭示了舆论规律的某些基本原理。19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彻底形成,舆论学研究进入了第一个高峰。1889年,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写了《舆论与公众》一书,是人类舆论研究史上第一本专著。1922年,美国的专栏作家李普曼出版了《舆论》一书,标志着舆论在西方已成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此后,舆论研究广泛渗透到政治学、社会学、新闻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学等领域,成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边缘性科学,涌现出一批令人瞩目的鸿篇巨制。自80年代以来,我国的舆论学研究开始起步,出版了第一批学术专著,其中主要有《基础舆论学》(刘建明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声张自我的艺术——舆论社会学》(杨张乔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年版),《当代中国舆论形态》(刘建明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版),《揭示公共关系的奥秘——舆论学》(孟小平著,中国新闻出版社1989年版),《舆论学通论》(李广智等编著,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当代舆论学》(刘建明著,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 舆论   舆论学 ☛

舆论学

《舆论学》

〔美〕沃尔特·李普曼著,林姗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7月出版。沃尔特·李普曼是美国著名的政论家、专栏作家,美国传播学奠基人之一,《舆论学》被列为新闻传播学的奠基作品。该书是作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纵观国内外形势,根据时代的需要而著的,出版后深受美国新闻界和政治学界的重视。全书包括八个部分,着重探讨了什么是舆论、怎样形成舆论,舆论的作用和力量等舆论学基本问题。第一部分引言——现实世界与我们的想象;第二部分探讨现实世界;第三部分为固定成见;第四部分阐述兴趣;第五部分是创造一种共同的愿望;第六部分为民主政体的偶像;第七部分报纸;第八部分论述有组织的情报。在这之前,没有任何一本论述舆论的书这样全面、完整。更可贵的是,作者对某些舆论术语作出了界说,标志着舆论学的诞生。它的缺陷是:没有囊括舆论知识的各种元素,学科的布局缺乏严格的结构性,在知识体系与知识元素的联结形式与内在构成方面也没有取得相对的稳定。尽管如此,该书还是阐明了舆论的本质、舆论的形成、舆论的功能、舆论与民主政治的关系、舆论与新闻报道的关系等五个主要问题,为后人研究舆论初步规划了学说范畴。可以说,舆论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由李普曼创立的。该书也给西方各国政治家驾驭民意带来福音。因此它不仅博得美国新闻、社会学与哲学界的高度评价,也引起世界各国政治家的重视。《舆论学》一书不仅为舆论学的创立提供了某些理论范畴,而且还揭示了社会舆论现象的某些规律,例如:舆论是一种利益均衡的表现,在许多情况下,表现为“民族的意志”、“集团的意见”和“社会的意图”;舆论是一种超越个体行为空间与时间的意识,是一种扩大到多数人的集合观念;信念能够驱使人们参与社会的舆论活动,对相应的意见产生强烈的感应,正是信念的力量,促使人们迎合某种与己信念有关的意见;舆论领袖在表达公众流行意见方面责无旁贷地成为号召力的象征,并常常运用说服的艺术征服公众;报刊一般只是反映舆论,但也能造成舆论,它却不能成为调整社会松散情况的唯一力量,等等。这些原理都为现代与当代的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 舆论学   舆论学通论 ☛
0000232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7:5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