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导向的平等原则
舆论引导主要不是政府机关发布命令、指示,而是利用宣传的特殊作用,采取潜移默化的方式,对人们的心理、思想和言论实施积极的影响。舆论的引导应做到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这样人们才乐于接受;反之,如果采取居高临下,我打你通的方式,人们就会产生逆反情绪和逆向思维,达不到舆论引导的目的。舆论引导的平等原则首先体现在宣传形式上,报纸、广播、电视以至黑板报都要有选择地编发群众的来稿,让群众直接表达情感和愿望,使群众感到自己就是社会的主人。记者要多写双向交流形式的稿件,让群众感到新闻媒介是在同自己心平气和地讨论问题。其次,在宣传的内容上,要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说明群众关注最多、议论最多的热点问题。再次,宣传工作者应站在广大群众的立场上说话,调查研究不是视察巡视,批评不良现象不能挖苦、斥责、表扬好人好事不是吹捧、抬轿子,揭露丑恶腐败现象不能畏首畏尾、含糊其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