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罢bà

❶停止。李白《北风行》: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峨摧。孟浩然《宴鲍二宅》:开襟成欢趣,对酒不能罢。
❷撤除。李白《怨歌行》:一朝不得意,世事徒为空。鹔鹴换美酒,舞衣罢雕龙。杜牧《鹔鹴骏》:瑶池罢游宴,良乐委尘沙。
❸免职。杜牧《同赵十二访张明府》;陶潜官罢酒瓶空,门掩扬花一夜风。
❹等于说“来”或“去”。用以表示时间,有“时”、“后”的意思。杜甫《闻斛斯六官未归》:老罢休无赖,归来省醉眠。韩愈《陇吏》:吏曰聊戏官,侬尝使往罢。往罢,往来。李白《秋夕旅怀》:梦长银河落,觉罢天星稀。杜甫《雨晴》:雨时山不改,晴罢峡如新。

罢bà

等于说“来”或“去”,用以表示时间,有“时”“后”的意思,作用与时间名词相当。《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一六刘孝绰《和咏歌人偏得日照》诗:“屡将歌~扇,回拂影中尘。”歌罢,歌时或歌后。又卷一七褚翔《雁门太守行》诗:“三月杨花合,四月麦秋初。幽州寒食~,郑国采桑疏。”亦犹云寒食后。杜甫《怀旧》诗:“老~知明镜,悲来望白云。”又《雨晴》诗:“雨时山不改,晴~峡如新。”“罢”均与“来”“时”互文,“老罢”等于说“老来”或“老时”,“晴罢”等于说“晴时”或“晴后”。施肩吾《杂古词》:“怜时鱼得水,怨~商与参。”皇甫冉《闲居作》诗:“多病辞官~,闲居作赋成。”韩翃《送山阴姚丞携妓之任兼寄山阴苏少府》诗:“山阴政简甚从容,到~唯求物外踪。”刘方平《新春》诗:“眠~梳云髻,妆成上锦车。”李商隐《鄠杜马上念汉书》诗:“世上苍龙种,人间武帝孙;小来惟射猎,兴~得乾坤。”“兴罢”与“小来”相应,犹言鼎盛之时。韩愈《泷吏》诗:“吏曰聊戏官,侬尝使往~。”此犹言“使往来”。苏轼《傅尧俞济源草堂》诗:“微官共有田园兴,老~方寻隐退庐。”与上引杜诗义同。另见“撇罢”。
“罢”有停止义,又有完毕义,可用作完成动词。《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一二王僧孺《咏宠姬》诗:“及君高堂还,值妾妍妆~。”此犹云妆毕。“时”“后”等义应是由此引申或虚化的。

读音b·ai(ˇ),为ai韵目,属ai—uai韵部。部买切,上,蟹韵。
❶[郎罢]闽人呼父为“郎罢”。

上一条: 下一条:

读音p·i(ˊ),为i韵目,属i—er韵部。符羁切,平,支韵。
❶疲;疲劳。韦昭注:“罢,劳也”。
❷软弱无能貌。

上一条: 下一条:

读音b·a(ˋ),为a韵目,属a—ia—ua韵部。皮彼切,上,纸韵。
❶停止;作罢。
❷免去;解除。
❸完了;罢了;完毕。

上一条: 下一条:

算了。《独弦操》(80):“不跟了罢!有了我这么好的人才,哪些去说不上个婆姨哩?!”

〔ba〕 ncad: 吃~饭。nongxncadhliet.

ㄅㄚˋ;˙ㄅㄚ;ㄆㄧˊbà; ·ba; pí4843指由于季节原因,蔬菜、水果等快下市。西南官话。四川成都〖pa213〗。李子都吃~了,你才来买。别哭了(儿童用语)。北京官话。北京〖pa35〗。~了,别委屈了‖~我孩儿。跨。湘语。湖南双峰〖bo33〗。不要。冀鲁官话。山西广灵〖〗。慢慢儿走,~跑。粤语。广东恩平。《重修恩平县志》:「休曰~。」完了;完毕。中原官话。新疆吐鲁番〖〗。宁夏固原〖pa33〗。吃~‖种~粮食‖研究~问题。陕西。欧阳山《高干大》:「我打~牌可多时了。」江苏徐州〖〗。吃~饭就去。河南。李准《冰化雪消》:「因此就在吃~晌午饭去找魏虎头,他打算和魏虎头把话谈透,并准备批评他一下。」兰银官话。新疆乌鲁木齐〖pa213〗。多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出现或完成,相当于「了」。吴语。浙江温州〖ba24〗。电报收到~‖会早早开好~‖饭熟~‖衣裳燥干显~‖杨梅老早红起~。浙江金华岩下〖〗。我吃~‖电影望歇完~‖天亮~‖用落去五块洋钿~。浙江丽水〖〗。来迟𠴼~来晚了‖热死~热极了‖气死人~气人极了‖头痛死~头痛极了。浙江平阳:那半日~还缩屋里呢怎么这半天了还在家里呢?

罢ba

❶停止。成语:“欲罢不能”。王勃《滕王阁诗》:“佩玉鸣鸾~歌舞。”《庄子·盗跖》:“~兵休卒。”《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出兵,五国兵~。”(兵:军队。)杨巨源《观征人回》诗:“两河战~万方清,原上军回识旧营。”(原:高而平的地方。)
❷解除(官职)。同义合成词:“罢免”。《史记·齐悼惠王世家》:“乃~魏勃。”(乃:于是,就。)《晋书·魏舒传》:“非其才者~之。”(其:那。才者:有才能的人。)(pi):通“疲”,疲劳。《史记·李将军列传》:“汉军~,弗能追。”(弗:不。)贾谊《过秦论》:“率~散之卒,将数百之众。”(将:率领,与其前的“率”为同义对文。)《左传·成公七年》:“余必使尔~于奔命以死。”(余:我。必:一定。尔:你。以:而。)

〈隐〉旧时玉器业指数目四。参“旦、竺、清、罢、语、交、皂、未、丸、章”。

罢罷bà

❶停;歇
 △ 欲~不能|~手。
❷免去或解除(职务)
 △ ~官|~免。
❸完
 △ 听~一曲。
【注意】上边是“罒”,不是“四”。

罢罷

❶停止:~论丨~教丨~课丨~演丨~工丨~市丨~手丨~休丨作~丨欲~不能丨善~甘休。
❷免去;解除:~免丨~黜(chu)丨~官丨~职。
❸完了;毕:吃~饭丨洗~澡丨说~,他就走了。
另见 ba“吧”。

罢bà

❶ 停止:罢工|罢市。
❷ 免除:罢官。
❸ 完毕:吃罢饭。
❹ 姓。
另见10页bɑ。


罢bɑ

同助词“吧”(bɑ)。
另见9页bà。

罢bà

❶到尽头;终止。《离骚》:“时暧暧其将罢兮。”王逸注:“罢,极也。”
❷止息。《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我才。”刘宝楠正义引孙绰云:“罢,犹罢息也。”《说文·网部》:“罢,遣有罪也。”段玉裁注:“引申为止也。”《大招》:“举杰压陛,诛讥罢只。”蒋骥注:“罢,止息也。”
另见“pí”


罢pí

❶ 同“疲”,疲倦,疲惫。《左传·昭公三年》:“庶民罢敝,而宫室滋侈。”《国语·周语中》:“不夺民时,不蔑民功,有优无匮,有逸无罢。”《广雅·释诂一》:“罢,劳也。”王念孙疏证:“罢与疲同。”《思美人》:“命则处幽吾将罢兮。”王逸注:“受禄当穷,身劳苦也。”洪兴祖补注:“罢,读若疲。”金开诚校注:“罢,通‘疲’。疲倦,劳累。清刘梦鹏说:‘罢,衰老意。’(《屈子章句》)又一说作‘罢(bà)’,意为停止,结束。亦通。王夫之说:‘罢,止也。’吾将罢兮,指将要衰老,死亡。汪瑗说:‘罢,休也。吾将罢兮,犹吾已矣夫之意。”《哀时命》:“车既弊而马罢兮。”
❷衰败,凋敝。此指草木生机衰竭、枯萎。《九辩》:“颜淫溢而将罢兮。”王逸注:“罢,毁也。”马茂元《楚辞选》:“罢,完尽。植物到了秋天,生命力发舒的盛时已过,即将凋落。”
另见“bà”

罢bá

别哭了(哄小孩之语)。如:~了,别委屈了。/~我孩儿了。

罢ba

罢笔 罢斥 罢黜 罢工 罢官 罢教(jiao) 罢考 罢课 罢了(liao) 罢论 罢免 罢赛 罢市 罢手 罢讼1 罢诉 罢休 罢业罢演 罢宴 罢战 罢职 也罢 作罢 罢免权 总罢工 善罢甘休欲罢不能

罢(一)bà (二)ba (三)pí

【辨形】 上是罒,不是四。10画。会意。
【辨义】罢(一)bà
❶ 停止,结束:罢笔|罢工|罢教|罢课|罢论|罢市|罢手|罢休|罢业|作罢|总罢工|善罢甘休|欲罢不能。
❷ 免去,解除:罢斥|罢黜(chù) |罢官|罢免|罢职。
❸ 完了,完毕:吃罢饭|洗罢澡|说罢,他就走了。
〔罢了(le)〕用在陈述句末尾,表示如此而已。
〔罢了(liǎo)〕算了。
〔也罢〕
❶ 表示容忍或只得如此。
❷ 表示在任何情况下都如此。
(二)ba同“吧(二)ba”。语气助词。
(三)pí 〈古〉通“疲(pí)”。劳累,懈怠。
【辨析】三音主要区别是:
一、词性有所不同:罢(一)bà构成动词、助词,并作动词性语素构成成语;(二)ba只作助词;(三)pí作形容词。
二、表义范围不同: 罢(一)bà“罢了(le)”作助词表示“如此而已”外,主要表示事情的终止;(二)ba表示语气;(三)pí表示身体和精神状态。
三、字音沿革状况不同: 罢(一)bà是古今传承字音,现仍常用;(二)ba多见于早期白话,现多用“吧(二)ba”;(三)pí是“疲(pí)”的通假字音,只用于古语词。

罢bà

❶停止;完毕:于是戏完乐~,贾母命将些汤点果菜与文官等吃去。(五四·1275)乱烘烘,你方唱~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一·23)
❷罢休;了事:宝玉深知其情,十分劝慰了一番方~。(四九·1129)众人忙把柚子与了板儿,将板儿的佛手哄过来与他才~。(四一·943)
❸表示不同意而加以制止:黛玉听了笑道,“~,~!我再不敢作诗了,作一回罚一回,没的怪羞的。”(五二·1211)袭人笑道,“~,~,~!今儿可别闹,再闹就有人说话了。”(六三·1500)鸳鸯道,“~哟,还提凤丫头虎丫头呢,他也可怜见儿的。”(七一·1742)
❹作罢;算了,(用于情况相反的选择句):我回来还说(酒令)呢。说是了,~;不是了,不过罚上几杯,那里就醉死了。(二八·643) (凤姐)又嘱咐袭人道,“你妈若好了就~;若不中用了,只管住下,打发人来回我。”(五一·1189)
另见·ba。


罢ba

语气助词,用在句末。
❶表示商量,提议:不然,往我屋里去~。(五·99)我们索性吃了饭再过去~,也省好些事。(十一·241)
❷表示请求,嘱咐:快给我喝一口~,这就是茶了。(七七·1916)这里有风,石头上又冷,坐坐去~。(五八·1371)
❸表示疑问:薛蟠道,“人人说我杀了人,也就信了~?”(三四·782)刘姥姥听了想了半日,说道,“是个庄稼人~?”(四十·928)
❹表示惊叹: 你看那河里怎么像个人在黑影里去了,敢是个鬼~! (七六·1885)我的姑娘,你这么大年纪儿,又这么个好模样,还有这个能幹,别是个神仙脱生的~! (四十·906)
❺表示停顿:待要劝宝玉不哭~,一则又恐宝玉有什么委曲闷在心里,二则又恐薄了林黛玉。(二九·679)请示下,就演~,还是再等一会子? (四一·939)
❻在叙述句中表示非常肯定的口吻:实告诉你~,我昨日把王善保的那老婆子打了,我还顶着个罪呢。(七五·1838)你如今要闹出了这个学房,再要找这么个地方,我告诉你说~,比登天的还难呢。(十·218)另见 ba。


罢bà

罢bà

旧时玉器商业谓数目四。参“旦、竺、清、罢、语、交、皂、未、丸、章”条。

罢、撤、黜、免;拜、除、任、授

○罢bà

(动)免去;解除:~官|~职|~免|~黜|~了他的官。

○撤chè

(动)除去:~职|~差(旧指撤官职)|~封位,处以极刑|玩忽职守的乡长被~了 |~了事务局长。

○黜chù

(动)〈书〉罢免;革除:~退|~斥|~陟|~职|罢~|贬~|屏~|~免官职。

○免miǎn

(动)免除:罢~|黜~|任~名单|任~手续|他犯错误后受到~职处分。

●拜bài

(动)〈书〉授给官职:~相|~帅|~官|登坛~将|~诸葛亮为丞相|~为大将军。

●除chú

(动)〈书〉任命;授职:拜~|~徐州刺史|~吴郡太守 | 臣蒙恩,~兵部侍郎。

●任rèn

(动)任用:~命|~免|委~|选~|新~|~人唯亲|~人唯贤|~贤使能|举能~贤|知人善~|被~为厂长。

●授shòu

(动)给予:~官|~职|~爵|~衔|~命|~以特权|~权行事。


罢、毕;开、启、兴

○罢bà

(动)停止:~休|~考|~演|~工|~市|~课|~教|~手|欲~不能|善~甘休。

○毕bì

(动)完结;完成:礼~|~业|说~|完~|饮弹~命|~其功于一役。

●开kāi

(动)开始:~学|~张|~课|~演|~场白|~业|节后~市|月底~工。

●启qǐ

(动)开始:~动|~用|~行|~航|~运|~碇|~动马达|借端~衅|择日~程。

●兴xīng

(动)开始;发动:破土~工|捐资~学|~兵讨伐|~师问罪|~师动众|方~未艾|百废俱~|大~土木。

罢bà

〖动词〗
一、停止(4)。《滑稽列传》:乃罢长夜之饮。——就下令停止长夜宴饮。《滑稽列传》:佩玉鸣鸾罢歌舞。——佩玉声、车铃声响了,歌舞也停止了。《义田记》:仕而居官者罢莫给。——出仕做官的人停止供给。
二、免职,放遣(6)。《贾谊治安策一》:汉之傅相称病而赐罢。——汉朝的太傅国相,只好称病请求赐予免职。《祭十二郎文》:吾又罢去。——我又免职离开。《泷冈阡表》:又七年而罢。——又过了七年才免职。


罢pí

〖形容词〗
用同“疲”。疲劳(2)。《单子知陈必亡》:有逸无罢。——生活安乐而不疲劳。《单子知陈必亡》:民罢于逸乐。——人民为国君的安逸欢乐而疲劳。

罢罷bà

❶ 停止,结束。《廉颇蔺相如列传》:“既~,归国。”《信陵君窃符救赵》:“于是~酒。”
❷ 罢官,免职。高启《书博鸡者事》:“又投间蔑污使君,使~。”方苞《狱中杂记》:“请复之,吾辈无生理,而主谳者亦各~去。”
❸ 通“疲”。❶ 疲劳,疲乏。贾谊《论积贮疏》:“~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
❷ 软弱无能。《战国策·秦策二》:“夫齐,~国也。”

*

B0D5
(一)ba❶停止:~课/不达目的,誓不~休。
❷免除:~免/~官。
❸完毕:一曲唱~,台下一片掌声。
(二)ba语气词,与“吧”同。

商量

商量

商 讲 洽 评论 说道 思量 量衷 计会 计较 计校 计挍 谘诹
表示商量的语气:罢 啵 乎
商量和讨论事情:议事
跟人商量彼此有关的事项:接洽 接头
共同商量:共商 合计 相谋
 双方或多方共同商量:会商
共同商量以便取得一致意见:协商 协议议协
同对方协商以期解决有关问题:交涉(多方~)
当面商量:面商 当面鼓,对面锣
接洽商量:洽商
 当面洽商:面洽
咨询商量:谘商
商量决定:商定 量定
反复商量:磋商
仔细商量:细商量
诚恳相商:恳商
好商量:好说(好说话)
商量妥当:商妥 说结
互不商量:各不相谋
无商量的余地:没有说的
(交换意见:商量)

另见:交换 意见 商讨 讨论 商定

☚ 商量   商议 ☛

停止1

停止1

停(停住) 止(止泊) 住(止住;打住) 杀(~住歪风) 煞 罢(~宴) 偃(偃息) 戢(顿戢) 刹 顿 收(收歇;收住) 休(休歇;休罢;~战;~会) 舍(次舍;锲而不~) 释驾
停止俸禄:解禄
车辆停止:驻盖 停车 立车
停止活动:歇马 息迹静处 处静息迹
 停止或结束行动:收旗卷伞
 停止或结束活动:收锣罢鼓
 停止某项活动或某种行为:刹车 煞车
停止或结束某项运动或活动:封刀挂剑
停止学业:辍业
 中途停学:辍学
停止供电:停电
停止飞翔:顿羽 顿翔
停止运用:滞用
停止议论:罢论 罢议
停止饮酒:停杯
停止作祸:敛祸
停止进行:搁(搁置)
 拖延搁置:延捺
停止不行:追寝
停一下:慢来
结束,停止:闭(~馆;~会)
截止,停止:杀止
中途停止:辍(辍塗) 中断 间歇
知难而止:望峰息心
遇阻碍而停止:卡壳
勉强停止:苟止
想停止而停不下来:欲罢不能
动作停止的样子:慢然
(有意识地中止:停止)

☚ 停止1   停止做某件事情 ☛

不计较

不计较

不计较报酬:不计报酬 分文不取 分文未取 分毫不取
想求大的利益,不能计较眼前的小利益:大利不利
不计较别人的过失:不录人过
不计较别人过去的错误或恩怨:不念旧恶岂念旧恶
不计较过去的怨恨或仇恨:不念旧怨
不计较过去的嫌隙:不计前嫌
做事不怕辛苦,不计较别人的埋怨:任劳任怨
已过去的事无须计较:成事不说 成谋不说
不再计较:罢(罢了;罢休;罢咧;作罢;作为罢论) 算了 拉倒
 情愿罢休:甘罢 甘休(善罢甘休) 干休(善罢干休) 干罢
 才罢休:便罢
 用头朝人怀里撞,表示不肯善罢甘休:磕头撞脑
宽容而不计较:容之度外
宽宏大度,不计较小事:置而不较

☚ 体谅   不介意 ☛

疲劳

疲劳

劳(劳倦;劳乏;劳疲;劳罢;劳惫;惫劳) 罢(罢劳)
疲劳无力:乏力
衰弱疲劳:衰惫 疲弱
烦躁疲劳:烦困
非常疲劳:疲极 疲剧
十分疲劳,没有力气:筋疲力倦
忙于奔走应付,非常疲劳:罢于奔命 疲于奔命 疲于供命
极度疲劳:行眠立盹 立盹行眠
疲劳到极点:疲殚
体力用尽,十分疲劳:人困马乏 马困人乏 人极马倦
疲劳的样子:痯痯 委惰 款矻
疲劳不堪的样子:马疲人倦
(因体力或脑力消耗过度而需要休息:疲劳)

另见:劳动 辛苦 体力 脑力 消耗 感觉

☚ 疲劳   劳累 ☛

免除

免除

免(免去;免掉;倚免;寝免;蠲免) 除(除豁) 解(解释) 罢(罢去) 逭 豁(豁免;豁除;豁略;蠲豁) 撤 革(革除) 洗 寝夺 开去 开除 蠲除 蠲略 蠲罢 蠲省 赐蠲
减轻或免除:蠲减 蠲削 蠲削 减免 擦免 擦减 亏除
免除的范围:除例
免除债务:免债
撤销,免去:撤免
设法免除:规免
甄别免除:甄免
酌量免除:量蠲
饶恕免除:饶免
特予免除:特赦 曲赦
恩准免除:恩免
不按常规的免除:特除
(免去;除掉:免除)

另见:免税 免职 免罪

☚ 排除   撤除 ☛

停止2

停止2

停(停住;停歇;停辍;停缀;停罢) 止(止艮:辍止) 收 住(住罢;打住) 罢(毕~;说~)悛(长恶不~) 歇 息肩 罢休 寝废
到一定期限停止:截止
截止收稿:截稿
遇难而停止:坎止
暂时停止:暂停 消停
短时停止:稍停 少停 少间
突然停止:戞(戞然而止) 闟然而止
突然停止的样子:戞然 辍然
长时停止:久停
事物不再继续:停止

另见:不动2 停留 止息

☚ 停止2   停滞 ☛

停止3

停止3

停(停息;停缀;停辍;停罢;停断;停绝;停歇;停寝;停顿;消停) 匽 偃(偃息;偃戢) 止(止止;止歇;止住;止息;止泊;止艮;止驻;休止;引止;中止;终止;为~;截~;缀止;磨止)休(休已;休歇) 罢(罢止;寝罢) 辍(辍休;辍已) 住(住罢)已 卒 定(定止) 凝(凝止;凝绝) 济(大风~) 解(解已;解息;解休;解止;解舍;难~难分) 艾(方兴未~) 弥 弭 息(息止;息停;~事;~怒;省息;消息;隐息;讫息;归息;谧息;镇息) 歇(歇绝;歇落;销歇;消歇;间歇;顿歇;衰歇) 阕 落(话音刚~) 疑 居(岁月不~)寝(寝息;寝废;其议遂~) 底极穷尽 竟已 讫竟 落脚 盬滞 迟顿
风势、纷乱等停止:平息
消歇停止:销偃
结束,停止:闭(~经)
间断,停止:间歇 闲息 隔顿
穷尽,终止:穷了
衰而止息:衰息
衰减而止息:衰止
无止息:靡盬
永远终止:永终
(事物自己停止:停止)

☚ 不动1   重量 ☛

解除

解除

解(解落;解纾;解散) 开(开除;开豁) 纾(毁家~难) 罢 弛 卸(卸除) 释(除释;蠲释)
用自己喜欢的事物来解除不快的情绪:羯鼓解秽 羯鼓洗秽 花奴解秽
解除疑难:破疑 释疑 拔丁抽楔
 辨别、解除疑惑:辩惑
治理混乱,解除迷惑:治烦去惑 理烦去惑
卸去负担:息肩
解除职务:解职
 解除政务:解政
有所解除或得以解除:有豸
(去掉;消除:解除)

另见:消除 撤消 取消

☚ 解除   解除束缚 ☛

罢罷bà;pí

(一)薄蟹切,上蟹。
❶停止;罢休。《易·中孚》:“或鼓或~,或泣或歌。”
❷放遣,罢免。《史记·齐悼惠王世家》:“乃~魏勃。”
(二) 符羁切,平支。
❶疲沓,无能。《荀子·王霸》:“无国而不有贤士,无国而不有~士。”
❷疲劳,疲乏。《孙子兵法·军争》:“劲者先,~者后。”

古解剖部位,即背。《素问·六节藏象论》: “肿者,罢极之本。”

罢罷bà

❶停止。如:罢工,罢课,罢市,
❷免去,解除。如:罢职,罢免。
❸完毕。如:罢休,吃罢午饭。
❹古同“疲”。

罢(罷)bà

 ❶ (停;歇) stop;cease:~ 手 give up;
欲 ~ 不能 try to stop but cannot;cannot refrain from carrying on;
决不 ~ 休 will not give up;will not let the matter drop
❷(免去;解除) dismiss;terminate;recall:~ 职 dismiss;terminate official duties;remove from office
❸[方] (完了;完毕) finish:听 ~ finish listening;
吃 ~ 饭 after dinner;
说 ~,他站了起来。 With these words [In so saying] he stood up.
❹ (罢论;算了) let it be [pass];abandoned idea;forget about it:也 ~ all right,then;
作 ~ let the matter drop
另见 see also bɑ。
◆罢兵媾和 withdraw troops and negotiate for peace;
罢黜 [书] dismiss from office;ban;reject;
罢工 strike;go on strike;down tools;walk off the job;
罢官 dismiss from office;
罢官归田 resign (from office) and go home;remove sb. from office and banish him to his family estate in the country;
罢课 students' strike;boycott classes;
罢免 recall;remove from office;dismiss sb. from his post;
罢免权 right of recall;
罢市 shopkeepers' strike;close up shops in going on strike;cease trade;merchants' strike;
罢手 give up;stop;
罢休 give up;stop;let the matter drop

罢 (bà) 读疲 (pí)

【罢】疲劳。
例1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素问·六节藏象论》)
译文 (肝主筋) 肝脏是耐受疲劳的本脏,是藏魂的器官。
例2 治五脏虚损,久病罢疗 (当作 “癃”) 人,川鳗鲡鱼和五味,以米煮食之。(《普济方·卷二百五十九·食治五脏》)
译文 治疗五脏虚损或久病疲劳肢体痿软的人,用川鳗鲡鱼和五味子煮水吃。
例3 养生贵养气,养气贵养心,养心贵寡欲,寡欲以保养元气,则形强而神不罢。(王文禄 《医先》卷一)
译文 养生重在养气,养气重在养心,养心重在少欲,少欲可以保养元气,元气旺盛则身体强健而精神不疲劳。
例4 夫劳极则精罢,思极则精离,饮食少则精减,房欲频则精耗。(王文禄 《医先》卷一)
译文 人体疲劳则精气作用减退,思念过度则往往引起遗精,饮食减少则精液化源减少,性欲频繁则精液消耗。
例5 又下此则张机之 《金匮玉函经》、伤寒诸论,诚千古不刊之典,第详于六气所伤,而于情欲、饮食、罢劳之所致者,略而弗议。(宋濂 《赠医师贾某序》)
译文 又其次,则张机的 《金匮玉函经》、伤寒诸论,确实是千古不能改易的经典,但详于说明六气 (风、寒、暑、湿、燥、火),而对由于情欲、饮食、疲劳所致的疾病,则省略了而没有论及。
例6 庙堂之上,罢兵不能用。(喻嘉言 《寓意草》)
译文 在朝廷用兵这个问题上,已疲劳的兵不能用于作战。
疲,古作罢。《周礼·秋官·大司寇》: “以嘉石平罢民。” 《礼记·少仪》: “师役曰罢。”郑玄注:“罢之言罢劳也。”《释文》: “罢音皮。” 《左传·昭公十九年》: “劳罢死转。” 《释文》: “罢音皮。” 马王堆帛书《战国策》十五:“攻而弗拔,秦兵必罢。”《战国策·燕策一》: “民憔悴,士罢弊。”鲍彪注:“罢音疲。”《国语·楚语上》: “国民罢焉。”《管子·正世》: “罢民力。”《荀子·成相》: “曷谓罢? 国多私。”杨倞注:“罢读曰疲。”《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国罢民害。”《墨子·尚贤下》: “王公大臣有一罢马不能治。” 《群书治要》引罢作疲。《韩非子·六反》:“授之以鼎俎,则罢健效矣。” 《吕氏春秋·适戌》: “骤战则民罢。”《新序·杂事五》罢作疲。《楚辞·九章》: “命则处幽吾将罢兮。”洪兴祖补注:“罢读若疲。” 《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罢驽以辅治。”《汉书·石奋传》罢作疲。《辞通·四支》: “罢、疲古今字。”
古罢极连用同义。 《汉书·匈奴传》: “匈奴孕重堕㱩, 罢极苦之。”颜师古注:“罢读曰疲。极,困也。” 罢极与疲极同义。《备急千金要方》卷九第一:“曾有人作事疲极汗出。” 《医宗必读·脉法十四》: “疲极精力便伤肝。”
疲与极同义。《广雅·释诂一》: “疲,极也。” 《三国志·魏书·华佗传》: “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 “腰痛背强不能行,必短气而极也。”以上诸 “极”字皆疲义。
《说文·网部》: “罢,遣有罪也。从网能,言有贤能而入网,而贳遣之。”马叙伦疏:“遣有罪者,即史所罢免也。” (《说文解字六书疏证》卷十四) 《说文·疒部》 “癃”字下段玉裁注:“罢者,废置之义。”罢的本义是罢免。罢职闲居则人消极,故引申有疲劳义。《史记 ·秦本纪》: “下罢极则仁义怨望于上。” 《正义》:“罢音皮。”后来写作疲。《说文·疒部》: “疲,劳也。”疑此字不古,秦汉以前古籍皆以罢为疲。
古音罢、疲皆属并母歌部。

☚ 第二节 古今字异读汇释_与字形无关的古今字   华 ☛

傣语音译。云南傣族古代秤银子的计量单位。“罢”相当于3厘。

罢bà

黜百家

❷善甘休|欲不能

❸息兵战|休兵

罢罷

(10画)
❶bà
❷ba

*罢(罷)bà

10画 罒部 
(1) 免除;解除: ~免|~官。
(2) 停止: ~工|~手|~休|欲~不能。
(3) 完毕;结束: 说~就走了|吃~饭。
 另见·ba(9页)。


*罢(罷)·ba

10画 罒部 语气词,同“吧”。用于句尾,表示请求、无奈、疑问、揣测等语气(今多用“吧”): 没办法,就这样~|他不来了,咱们还是走~|雨这么大,他不会来了~?
 另见bà(9页)。

罢罷1. bà 2. ba

1.bà 繁体作“罷”,会意字。从网(罒)捕熊(能)。简化字作“罢”,下面的“去”是“能”的草书楷化。又有去掉左面“䏍”的写法,见于清代木刻图书中。
1.bà 古义引申为停,歇。如:罢休|罢工。引申为免去。如:罢官。又有完了义。如:吃罢饭。古代又用为“疲”(pí)。
2.ba 同“吧(2)”。

罢罷★繁◎常★常◎异


罷,表意,从网从能,网指法网,能指贤能,表示贤能之人偶触罪网应宽恕。本义读bà,释放罪人,引申为免去官职、停止、完毕等;又读pí,假借为“疲”。清代俗字、《手头字》、《简体字表》、《简化字表》简作“罢”,据草书楷化。
【辨析】
❶以“罢”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读音不同。bǎi:摆∣pí:罴(繁体作“羆”,从熊,罷省声,一说从熊省,罷声)。
❷“罢(罷)”可作类推简化偏旁使用,如:摆(擺)、罴(羆)。

〈动〉 (1)表示劝止;停住。常两个“罢”连用。
《金》三二: 韩玉钏儿见他吃过一杯,又斟出一杯。伯爵道:“~~,少斟些,我吃不得了!”又七九: 李铭等上来弹唱,那西门庆不住只是在椅子上打睡。吴大舅道:“姐夫连日辛苦了,~,~,咱每告辞罢。”
(2) 表示不再坚持原来的决定而不得已做出让步,或不再顾及别的而下定决心去做某事。常两个或三个“罢”连用。
《金》五: 西门庆道:“干娘此计甚妙。自古道: 欲求生快活,须下死工夫。~~~,一不做,二不休。”又六一: 那西门庆坐了一回,说道:“~,~,你不留我,等我往潘六儿那边睡去罢。”
《醒》三: [太公]又将珍哥炕上帐子挑起,举起杖来就要劈头打下……随又缩住了手,道:“~!~!又只苦了我的孙儿!”又四八: 薛夫人见他强头别项的,只得说道:“~,~!你往屋里去罢!……你要只是这们等的不改,我也只好从今日卖断这路罢了!”
《聊·翻》四: ~~~!我就狠一狠,交给那杀人贼,也省的我路上着他抓住,使那巴棍打我这腿。又
《禳》二三: 夫人背云:“你看江城还是不改的话,~,~!且自由他。”
(3) 表示容忍或将就,有勉强放过暂不深究的意思。罢了(liǎo);算了。
《金》二五: 你既没此事,~,平白和人合甚气!又: 这金莲不听见便~,听了此言,粉面通红,银牙咬碎。
《醒》五六: 素姐说:“娘不合我去,~!我自己合俺爹说去。”
《聊·姑》二: 论起来你今日不去也~,随你的心从你的意就且住下。
另见bɑ,pí(“罢软”)。


〈助〉语气助词。
(1) 后来多写作“吧”。(a) 用于陈述句或祈使句末尾,表示确定、催促等语气。
《金》十六: 西门庆笑道:“我教众位得知~,亲事已都定当了。”又三二: 好好抱进房里去~,休要唬他!
《醒》四: 管家,你拿个茶杯来我吃几杯~,这小杯闷的人慌。又五五: 要寻人,爽利寻个好的~,要叫他做菜哩。
《聊·姑》一: 我儿,你哭出血来了!休哭~!又
《禳》二二: 来的这样凶恶,我若挡他,必定不妙,不如做个人情~。
<异>吧。《聊·翻》八: 你的人多,你就自家做饭吃吧,我合咱娘照常。又
《寒》一: 你性子不好,说话忒也直戆,还是我去吧。又
《禳》三: 过来,我背着你走吧。(b) 用于疑问句末尾,表示询问或反问。
《聊·禳》二十: 公子问说:“我进去~?”江城说:“还等什么!”又
《磨》六: 你把人藏在家,难道说说就干休~?
(2) 同“罢了(le)”。表示容忍或仅此而已。
《聊·翻》五: 这是甚么话!娘是俩~,老可是一个呀。又
《禳》二六: 公子说:“我中了举,怎么还叫我小长命?”江城说:“好大的个举人哪!也就是在炕头上称~。”
(3) 用同“吗”。表示疑问或反问。
《金》十九: 你如何把硬话儿不认?莫不人家就不问你要~?
《醒》四八: 亲家说那里话?没的为孩子们淘气,咱老妯娌们断了往来~?又四九: 你没的往省下进场、京里会试,你也都叫娘跟着你~?
《聊·禳》七: 这两日酒饭不能下咽,难道就死了~?
(4) 用同“嘛”。用在陈述句句末,表示道理显而易见。
《醒》四九: 晁夫人道:“我合你沈姐在炕上睡~。怎么又铺床?”
另见bà,pí(“罢软”)。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0:4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