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罗布林卡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罗布林卡

西藏园林建筑。意为“宝贝园林”或“珍珠苑”。在拉萨市西郊,占地约36万平方米。始建于18世纪中期七世达赖执政时代,后屡经扩建,为历世达赖居住的夏宫。主体建筑分“格桑颇章”、“金色颇章”、“达旦明久颇章”三组风格不同的建筑群,共有房屋370余间。达旦明久颇章最富丽堂皇。宫内有多幅反映历史和佛教典故的壁画,宫区有楼台亭榭、花卉林木、珍禽异兽。1959年之后,成为广大人民的游乐场所,已辟为人民公园。节假日里,罗布林卡更是歌舞升平,一派喜庆欢乐景象。

罗布林卡

亦称“隆布岭卡”、“御东园”。藏语意为“宝贝园”或“珍珠苑”。在西藏拉萨市西郊。始建于十八世纪五十年代达赖七世执政时代,后屡经扩建,为历世达赖居住的夏宫。每年藏历四至九月,达赖在此消夏避暑,处理政务并举行宗教活动。全园占地约三十六万平方米,共有房屋三百七十余间。主体建筑分格桑颇章、金色颇章、达旦明久颇章三组建筑群,造型别致,各有风格。其中以达旦明久颇章最富丽堂皇。宫内有引人注目的壁画多幅,概述西藏历史和佛教典故。宫区周围的楼台亭榭, 掩映于葱郁的林木之间。并有人工小湖,花卉品类繁多,还饲养有多种珍禽异兽,极富园林情趣。1959年后,成为广大人民的游览场所,已辟为人民公园。

罗布林卡

中国园林。藏语意为宝贝园林。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布达拉宫西南,占地36 hm2,始建于7世达赖喇嘛时期(约1751),后8世达赖(1758~1804)醉心罗布林卡的风光景色,大力扩建,始具园林规模,至13世达赖(1876~1933)又大规模扩建。整个园林分为罗布林卡与金色林卡两部分。罗布林卡是7世达赖以后历世达赖夏天居住的离宫别墅,位于整个园林的东部,内有宫区、宫前区及噶厦机关等。宫区西南为措吉颇章景区,是全园的精华。面积约2.2 hm2,园内以水池为中心,池中南岛植柏树,中岛建措吉颇章(湖心亭),北岛建西龙王宫。金色林卡由宫区、林区、草地3个景区组成。宫区由3组宫殿建筑组成;林区占地9.5 hm2,有藏青杨林、松柏、榆柳等;草地散布在林区边沿,面积约2.9 hm2

罗布林卡

罗布林卡

罗布林卡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西郊拉萨河北岸,是一座林木参天,花团簇簇的园林。 “罗布”藏语意为“宝贝”、“珍珠”等,“林卡”藏语意为“林园”及风景优美,草木丰茂之处。故罗布林卡即是“宝贝园”,又名“珍珠苑”。它始建于18世纪40年代达赖七世纪格桑嘉措在位时。此后屡有增建,并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夏宫。每年藏历四月至九月,达赖都居住在这里,处理西藏地方的政教事务,举行各种庆典,所以在藏族僧俗群众的心目中,罗布林卡与布达拉宫一样,占有崇高的地位。罗布林卡建筑按其自然区域可分为五个部分:一是以格桑颇章为主体的建筑群,二是以措吉颇章为主体的建筑群,三是以金色颇章为主体的建筑群,四是以厦布典拉康为主体的建筑群,五是以达旦明久颇章(新宫)为主体的建筑群。第一部分建筑群包括乌光颇章、格桑颇章、缺扎、曲然、康松恩轮等。乌光颇章是罗布林卡最初形成时的第一座建筑。据藏文献记载,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当政时,常患病在身,故每年夏天到此处沐浴,治疗疾病。为此,当时的驻藏大臣代表清廷出资,专为七世达赖修建了供其洗澡后休息的房子,即乌光颇章,或称凉亭宫。它是一座北向南的二层平顶藏式建筑,规模较小。未建达旦明久颇章以前,十四世达赖丹增嘉措曾居住于此。格桑颇章位于乌光颇章东侧,是七世达赖以自己的名字加以命名,于1751年开始兴建的。其高三层,第一层主厅殿中央设置七世达赖的宝座。座后台上置有木雕大佛橱,橱内供佛像。主殿四面墙壁挂近百幅唐卡(藏族卷轴画),内容多为各种度母,还有一些是护法神。每根柱子都挂饰着绚丽的柱衣。二层楼有16罗汉殿,殿中央置佛橱,橱内供释迦牟尼铜像,两侧经架上,有宗喀巴大师所著的佛教经典十二卷,墙上壁画绘有松赞干布,赤松德赞等吐蕃诸王的传记等。“推桑噶珙”卧室是历代达赖习修经法的房间。三层楼上的卧室,是十三世达赖时扩建的,室内置木雕佛橱,橱内供时轮金刚、神忿金刚等护法神的铜像。屋顶竖有法轮、牦尾法幢、宝瓶等物,整个建筑显得堂皇富丽。缺扎在格桑颇章东北,是达赖习读经书的地方,为八世达赖时所建。曲然位于格桑颇章北,是大喇嘛辨经场和讲经场,也为八世达赖时所建。康松恩轮(威镇三界阁)位于格桑颇章东北,是座二层亭台建筑,为汉式金顶,原来是汉式林亭,是达赖看戏的小看亭。20世纪中,土旦降白益西旦坚赞摄政时,将小木亭拆毁,在原址上修建了这座房子,并在其前加修了藏戏台。第二部分有措吉颇章(湖心亭)、鲁康(龙王亭)、鲁康厦(东龙王亭)、春增颇章等达赖休息室等建筑。措吉颇章即湖心亭,位于格桑颇章西北,是八世达赖强白嘉措在执政的第四年(公元1784年)由当时掌办商业事务的甘丹喜热图诺仍汗(即策满林)负责修建的。它的外形与内地的水榭建筑相类似,属歇山博脊挑角汉式结构。殿顶四角饰摩羯鱼套兽,顶涂黄釉,殿周围有露天回廊,并修有大理石栏杆,殿内置达赖的法座、法器等,殿外的池水经十三世达赖扩建修葺,宽阔秀丽,与湖心殿宇相映,意趣颇浓。鲁康位于湖心殿北端,属亭阁式建筑。其内供龙王塑像,墙上画格萨尔王传及杰尊米拉、龙王等形象,是每年举行祭祀龙王、 卜算吉凶活动的地方。十四世纪达赖时期,每逢藏历5月5日,都要在这里举行庆祝达赖的诞生日,届时达赖还在这里举行摸顶等仪式。鱼康厦(东龙王庙)位于湖心亭东侧,它既是存放祭祀龙王祭器的地方,也是一个龙王供庙。春增颇章位于湖心亭西,是一座面东坐西的藏式二层楼建筑,殿内主供观音菩萨泥塑像、长寿之尊银像、无量寿佛合金铜像,四周经架上摆满经书和其他有关书籍。上层为内分二室、进深三间的卧室。此楼即是历代达赖的阅览室。第三部分主要有金色颇章、格桑德吉、曲敏确杰等。第四部分主要有厦布典拉康、噶厦政府官员办公室等。第五部分主要为达旦明久颇章。这几部分均为20世纪中期的产物。罗布林卡以大面积丛植和列植树木以及大片草地为基调,间以花卉、水池和藏族碉房式建筑,采用散点式布局,空间开敞,曲迥深邃,是西藏最具地方特色的著名园林。它已于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建筑   萨迦寺 ☛
罗布林卡

罗布林卡

罗布林卡位于拉萨的西部,是历代达赖喇嘛的夏宫,也是他们处理政务和举行宗教活动之地。布达拉宫西行2公里,民族路中段即是罗布林卡的正门。藏语即“宝贝园林”,分为宫前区、宫区、森林区三部分,殿堂林立,集朝拜、休闲、度假、观赏于一体,还可考察藏式宫殿建筑的独特之处。
罗布林卡建于18世纪40年代。全园占地36万平方米,建筑以格桑颇章、金色颇章、达登明久颇章为主体,有房374间,是西藏人造园林中规模最大、风景最佳、古迹最多的园林。
罗布林卡四面都有门,东面是正门。康松思轮是正面最醒目的一座阁楼,它原是座汉式小木亭,后改修为观戏楼,东边又加修了一片便于演出的开阔场地,专供达赖喇嘛看戏用。它旁边就是夏布甸拉康,是进行宗教礼仪的场所。它的北侧设有噶厦的办公室和会议室。每到夏日,布达拉宫内的许多政府机构,都要随着达赖喇嘛转移到罗布林卡办公。
18世纪40年代以前,罗布林卡还是一片野兽出没,杂草矮柳丛生的荒地。后来,由于七世达赖喜欢并常来这个地方,所以当时的明代驻藏大臣便为其修建了一座鸟尧颇章(凉亭宫)。1751年,七世达赖在鸟尧颇章东侧又建了一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三层宫殿—格桑颇章(贤杰宫),内设佛堂、卧室、阅览室及护法神殿等,被历代达赖用为夏天办公和接见西藏僧俗官员的地方。
八世达赖在此基础上扩建了恰白康(阅览室)、康松司伦(威镇三界阁)、曲然(讲经院),并把旧有的水塘开挖成湖,按汉式亭台楼阁的建筑风格,在湖心建了龙王庙和湖心宫,两侧架设了石桥。1922年,十三世达赖对罗布林卡再兴土木,在西面建金色林卡和三层楼的金色颇章,并种植大量花、草、树木。1954年十四世达赖又在北面建了新宫,使罗布林卡发展为今天的规模。
罗布林卡里面有苍松翠柏等树木49种,有牡丹芍药等名花异草62种,飞禽走兽各类动物15种。园内有修葺工整的花池草坪,玲珑别致的凉亭水榭,还有戏台和木制的桌凳。每逢佳节,游人纷至,罗布林卡沉没在歌声弦声欢笑声中。
新宫是坐落在罗布林卡内的建筑之一。新宫内,栩栩如生的壁画丰富多彩。引人注目的是新宫北殿西侧经堂内画的菩提树下的释迦牟尼与八大弟子图。释迦牟尼画最大、最细致,一幅善良平静的尊容。八大弟子形象很生动,那种静穆沉思的虔诚神态刻画得非常逼真,是一幅不可多得的精彩作品。
新宫南殿的壁画,从西沿北到东,是用连环画的形式表现的一部西藏简史,它的内容包括:藏族起源、吐蕃王朝兴亡、846-1391年西藏佛教后弘及噶当、噶举、萨加、格鲁等教派的陆续兴起,1391年一世达赖根登竹巴出世至十四世达赖丹增嘉措于1955年从北京返回拉萨为止的各世达赖传记等共301幅画面。这些画面为研究藏族的历史和藏汉关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料。整个画面生动活泼,色彩和谐,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是西藏绘画艺术的一个集锦。
地址:拉萨市罗布林卡路21号 邮编:850000
电话:86-891-6822644

☚ 风景名胜/度假区   药王山 ☛
罗布林卡

243 罗布林卡

在西藏拉萨市。藏语为“宝贝园”之意。18世纪40年代达赖七世始建,后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夏宫。宏伟的宫殿建筑分为宫区、宫前区、森林区三部分。宫内花木繁多、环境清幽,富有西藏特色,已辟为人民公园。

☚ 大昭寺   札什伦布寺 ☛
罗布林卡

罗布林卡

在西藏拉萨西郊,意为“有如珍宝一般的园林”。占地三十六公顷,是西藏宗教领袖达赖避暑消夏、游憩居住的行宫,并兼有政治活动宗教活动中心的功能。初建于清乾隆年间,以后曾经三次扩建,形成园中有园的格局,内有三座相对独立的小园林。第一处有桑颇章,具宫的性质,和以长方形大水池为中心的苑。池中三岛并列,居北的二岛上分别建湖心宫和龙王殿。南面小岛种植树木。花木掩映中若隐若现地散布着一些小巧精致的建筑物,仿佛“极乐国土”。东墙中段建威镇三界阁,阁东有演藏戏和举行宗教活动的广场。第二处是靠北的新宫一区。宫两层,位于园林中央,周围环绕着草地树林,其间点缀少量的花架、亭、廊。第三处是西半部的金色林卡,主体建筑物金色颇章高三层,底层南面两侧有廊,呈两翼环抱之势,颇具宫廷气派。南面庭院略成方形,一条笔直的园路直达金色颇章,布局由开朗自然渐变到宫殿的封闭建筑环境。此一处的西北部是一组和金色林卡成对比的小巧、造型活泼的建筑,这是达赖居住和习经的别墅。罗布林卡以大面积的绿化和植物成景,构成粗犷的原野风光,也包含着自由式和规整式的布局,显示了藏族园林的特色。三处小园林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园林意境的表现均以佛教为主题,建筑均为藏族风格,局部的装饰和亭廊等建筑则受到汉族的影响,某些小品还受到西方影响。

拉萨罗布林卡湖心宫

☚ 林家花园   风景名胜园林和祠庙园林 ☛
罗布林卡

罗布林卡

“林卡” 为藏语园林之意,位于西藏拉萨市布达拉宫偏南约1公里处,此处原名拉瓦采,是灌木丛生之地。1755年七世达赖在此营建宫殿消夏理政,改名罗布林卡。以后陆续建成凉亭宫、阅书室、讲经院等建筑。十三、十四达赖陆续添建新宫,形成占地约36公顷的别墅式园林。全园分为三区,东部是宫前区入口和前园,中部是宫殿区,西部是自然丛林野趣特色的金色林卡。园林结合自然环境,或宫墙高院古木成荫,或密草疏林繁花似锦,并吸取内地造园的传统手法,以建筑和山石、水面、树木结合创造出不同的意境。湖心岛的设计则借鉴内地皇家园林“ 一池三山” 的布局传统,园林内新老建筑金顶辉煌,彩绘绚丽,统一和谐中富于变化,新宫内四壁的西藏历史和佛教典故的大型壁画,反映了西藏民族和宗教特色,是雪域高原上独具特色的中国园林。


罗布林卡

☚ 残粒园   卢沟桥 ☛
罗布林卡

罗布林卡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西郊拉萨河北岸,东距布达拉宫2公里。罗布林卡,是我国古代藏式园林,藏语意为“宝贝园”,或名珍珠苑。原为丛莽,唯一眼清泉,甘冽而可疗疾。清乾隆十六年(1751),七世达赖格桑嘉措于此建凉亭宫,名乌尧颇章,夏日常来此休沐。乾隆二十年又于其旁建设富丽堂皇的宫室群,名格桑颇章。其后历世达赖均有所增扩修缮。每至阳春,达赖即由冬宫(布达拉宫)移此夏宫(罗布林卡)处理政务,举行各种庆典。占地约360万平方米。宫殿建筑主要有格桑颇章、金色颇章(1922年建)、达旦明久颇章(1954年建)等三组,各围以红色院墙,每组又分为宫区、宫前区、林区三个部分,合称罗布林卡。正门东临拉萨河,门内草坪如茵,花树似锦,栽有喜马拉雅山南北麓的奇卉异草,及自内地和外国的名贵花木,计百余种。建筑多以木石为料,规整宏敞,凡有活佛活动的殿顶装饰尤为辉煌。殿堂内满绘精美壁画,并藏有大量文物典籍。园内碧池回廊,绿树浓荫,珍禽异兽散缀其间,别饶生趣。格桑颇章西北120米处,为罗布林卡最美景区,碧水所捧的湖心亭中还置放着达赖宝座和法器。

☚ 小昭寺   哲蚌寺 ☛

罗布林卡

西藏宫名。又作罗卜岭岗、隆布岭卡,皆藏语音译,意“宝贝林园”或“珍珠林苑”。清代曾作“御东园”。在西藏拉萨市西郊。原是一片杂草丛生的沼泽滩。18世纪40年代,七世达赖在此沐浴疗养,清朝驻藏大臣曾修筑一名为“乌尧颇章”的凉亭供其休息。清乾隆十六年(1751),七世达赖命人在凉亭旁建第一座宫室,名“格桑颇章”,遂成为达赖每年夏秋季居住和处理西藏政教事务的地方。八世达赖时(1758—1804)续仿汉族建筑风格,开挖池塘,修建湖心殿、龙王庙、阅览室和石桥等。1922年后,十三、十四达赖又鸠工建成金色颇章和达旦米久颇章两座宫室,植树养花,增设喷水池、藏戏台,扩建宫墙,始具现今的规模。宫墙内共占地36万平方米,有亭台楼阁等房舍近400间,植树50种,花卉60种,还有珍稀鸟兽10余种。是集宫殿、庙堂和西藏地方首脑人物办事处于一体的优美园林。今已辟为人民公园。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5:5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