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2.第二阶段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2.第二阶段 2.第二阶段1958—1965年1958—1962年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由于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不足,在指导方针上发生了严重失误,加上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原因,造成农民生产和生活极端困难。1961年,全省粮食低于200万吨,农民人均总收入只有66.7元,比1956年减少72.7%,导致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西北局兰州会议后,逐步纠正了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经过3年调整,到1965年,全省粮食总产量恢复到371.3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8.9元,比1961年增加32.2元,增长48.3%。 ☚ 1.第一阶段 3.第三阶段 ☛ 2.第二阶段 2.第二阶段1957—1978年在这一阶段,由于所有制变革过快,人民公社、大跃进等共产风、浮夸风及自然灾害等原因,加上农业生态条件极为脆弱,甘肃省的农业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破坏。为解决口粮不足而制定的“以粮为纲”方针使农业生态进一步陷入恶性循环。加上1950—1957年和1962—1975年连续两个人口生育高峰,甘肃省总人口从1949年的968.45万人猛增到1975年的1 806.56万人。使这一历史阶段农业生产处于整个历史的最低阶段。农业经济效益也随之下降徘徊。全省粮食每公顷产量由1957年的1 005公斤降至1960年的645公斤和1961年的660公斤,到1974年才突破1 500公斤达到1 635公斤,1978年增到1 710公斤,年平均递增速度为1.8%,比第一阶段低4.4个百分点,比历史平均水平低0.9个百分点;油料每公顷产量最低下降到165公斤,到1978年也只有525公斤;甜菜每公顷产量由1957年的12 045公斤降至1978年的6 015公斤。这一阶段,粮食产量年平均递增速度为1.4%,而人口年平均递增速度为2.1%,从而人均占有粮食由1956年的312公斤降至1957年的252公斤,1960年、1961年降至161公斤,到1978年也只达到273公斤。21年中人均占有粮食年平均递减0.6%。与粮食情况相似,油料人均占有量由1956年的6.8公斤降至1957年的5.2公斤,1978年降至4.6公斤,年平均递减1.8%。甜菜人均占有量1956年1.2公斤、1957年1.1公斤,到1978年只增加到3.1公斤,年平均递增速度4.6%。由于这一阶段农业生产滞后,农产品产量增加缓慢,而劳动力增加较快,农业劳动生产率也处于下降和徘徊状态。每个农业劳动力提供的农业总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由1956年的921元降至1957年的791元,到1978年才逐步上升到1 134元,年平均递增速度为1%,为三个历史阶段中增长最慢的时期。 ☚ 1.第一阶段 3.第三阶段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