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绵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绵愉》绵愉(1814—1864),仁宗第五子。初封惠郡王,道光十九年晋亲王。咸丰三年 (1853)授奉命大将军。同治三年卒,谥曰端。《晚晴簃诗汇》收其诗1首,有《爱日斋集》2卷、《古欢堂集》。 绵愉1814—1865清宗室。清仁宗嘉庆帝第5子,道光帝即位,封惠郡王,道光十九年 (1839) 晋亲王。咸丰三年 (1853) 太平天国北伐军进逼京畿,拜为奉命大将军,命将京旗兵及诸路满蒙兵防剿,然以不习兵事,留京师,督僧格林沁及胜保等迎战,胜之。同治二年(1863),穆宗典学,太后命在弘德殿督责。其人性和易,不重威仪,重言诺,喜读书。著《爱日斋随笔》1卷,谥曰端。 绵愉 绵愉?—1864清朝宗室。仁宗顒琰第五子,母恭顺皇贵妃钮祜禄氏。嘉庆二十五年 (1820)七月,宣宗即位,封为惠郡王,在内廷行走,上书房读书。十九年,进封亲王。文宗奕詝即位,绵愉以皇帝叔父之尊,免去叩拜礼。咸丰三年 (1853)洪秀全的太平军北征威胁京师,绵愉任 “奉命大将军”,与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一起防御。五年,京师安定,交回大将军印。八年,耆英受命赴天津与英法联军交涉,擅自回京,被赐死。绵愉因保荐不当被免去中正殿、雍和宫等职任。十年,英法联军进攻天津,绵愉受命到通州与僧格林沁一起筹办防务。同治二年 (1863) 穆宗开始读书,奉皇太后之旨在弘德殿专门督促皇帝进学,并由他的二个儿子伴读。三年十二月死,谥号端。有奕详、奕洵、奕谟等六子。 ☚ 永璘 奕訢 ☛ 绵愉?—1875清朝大臣、宗室贵族。满族,爱新觉罗氏。嘉庆帝※顒琰第五子。嘉庆二十五年(1820),道光帝即位,封惠郡王。道光十九年(1839),进亲王。咸丰三年(1853),以太平天国北伐军进逼北京,授奉命大将军,同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胜保率师出御堵击。为解决军需困难,主张发行纸币、铸造铁钱,收夺民财。十年(1860),英法联军侵犯天津。受命至通州与僧格林沁抵御侵略军,后参与与英法联军谈判。同治二年(1863),帝典学。以其行辈最尊、品行端正,受太后命在弘德殿专司督责。卒,谥端。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