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大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大椎

太极拳修炼重要穴位。属督脉,为三阳、督脉之会。位于背部中线,第七颈椎棘突下。关乎身体之中正。太极拳练习时要求大椎松畅,以使督脉通顺。

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軀幹部 > 經穴 > 大椎
大椎  dàzhuī

督脈經穴。在第一胸椎上凹陷處。因其椎骨最大,故名。主治熱病,瘧疾,癲狂。其穴秦漢典籍已載,達於當代。《素問·骨空論》:“灸寒熱之法,先灸項大椎。”晉·皇甫謐《針灸甲乙經》卷三:“大椎,在第一椎上陷者中,三陽督脈之會,刺入五分,灸九壯。”清·廖潤鴻《針灸集成·督脈》:“大椎,主治五勞七傷,乏力,風勞食氣,痎瘧久不愈,肺脹脅滿,嘔吐上氣,背膊拘急,項頸强不得迴顧。”

大椎dazhui

针灸穴名。见《兽医针灸学》。位于肩胛前缘的颈背侧,向前数第一个骨间隙中,即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间的凹陷中,一穴。皮下为项韧带索状部,有颈横动、静脉及胸神经背侧支分布。当家畜作颈部上、下运动时,颈椎可随颈部运动而活动,胸椎则不活动,从而确定第一胸椎,在第一胸椎前方凹陷处,即是穴。用毫针、圆利针稍向前下方刺入。马6~9厘米,猪3~5厘米;或灸烙。有解热作用。主治感冒、发热、咳嗽、癫痫、腰背风湿。

大椎

经穴名。代号DU14出《素问·气府论》。《肘后备急方》作大槌,《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作大顀。别名百劳、上杼。属督脉。手、足三阳、督脉之会。位于背部第七颈椎棘突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约与肩平高。布有第八颈神经后支及第一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颈横动脉分支。主治发热,疟疾,中暑,感冒,癫狂,癫痫,骨蒸潮热,盗汗,咳喘,脊背强急,项强;以及肺结核,支气管炎等。向上斜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大椎Tachui

系督脉上的一个针灸穴位。此穴位于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施针时向上斜刺1~1.5寸,徐徐进针。主治热病、疟疾、感冒、咳嗽、气喘、项强、癫痫等。

大椎

经穴名。别名“百劳”、“上杼”。属督脉。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热病,疟疾,咳喘,骨蒸潮热,项强,肩背强痛,角弓反张,小儿惊风,癫狂痫证,五劳七伤,中暑,呕吐,黄疸,风疹等。斜刺0.5—1寸;可灸。

大椎

大椎

督脉穴。取穴:在第一椎上陷中处,即第七颈椎棘突下(见图2-1-6)。主治:热病、疟疾、咳嗽、气喘、骨蒸、盗汗、癫痫、头痛、项强、风疹、感冒。针灸法:
❶向上斜刺0.5~1寸。局部有针感。
❷以70度角左右从椎间孔正中进针,针尖稍向下压进1.5寸。针感沿督脉向腰背部放射。
❸以70度角左右进针,针向患侧上肢刺入1.5寸,针感即可到患处。
❹以80度角左右进针1寸,针尖向下压进,针感可直达下肢。艾炷灸5~10壮;温灸10~20分钟。

☚ 命门   风府 ☛

大椎dàzhuī

经穴名。代号DU14。出《素问·气府论》。别名百劳、上杼。属督脉。位于后正中线上, 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发热、疟疾、中暑、流行性感冒、虚劳、癫痫、精神病、项背痛。向上斜刺0. 5 ~1寸。灸3 ~7 壮或5 ~15 分钟。

大椎

大椎GV14Dazhui

督脉穴。首见《素问·气府论》。别名百劳、上杼。是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与督脉的会穴。
位于后正中线,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间凹陷中。伏卧取之。局部有腰背筋膜,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深部是椎管;有棘间皮下静脉丛;并有第八颈神经和第一胸神经后支内侧支。
一般直刺0.5~0.8寸。针后局部痠胀,或向下或向两肩部传导。艾炷灸5~7壮;艾卷灸10~15分钟。
本穴是临床常用的穴位。主治外感,胸肺、心神等疾患,如发热恶寒,头项强痛,肩背痛,肺胀胁满,咳嗽上气,疟疾,中暑,呕吐,黄疸,痿痹,癫疾,五劳七伤,项背拘急等。现又多用以治疗感冒,支气管炎,肺结核,支气管哮喘,颈椎病,神经衰弱,小儿舞蹈病,精神分裂症,贫血等。实验研究表明: 针刺大椎对各种急性传染病患者大多数有退热效应,但其中有少数短时间内又有回升。对病程短,温度高者降温效果好。针刺或电针家兔“大椎”部位,对实验性发热有退热效应;与对照组相比,其发热反应被抑制或减弱。针刺家兔或大白鼠“大椎”部位,观察对人工创伤或化学性炎症的影响,在炎症形成前针刺可预防炎症;在炎症形成后针刺,可减轻炎性渗出,并加强增殖过程。电针正常家兔“大椎”和一侧“水突”部位,能引起甲状腺滤泡变大,摄碘量下降。在哮喘病人的大椎、肺俞行化脓灸,发现对白细胞有调整效应,使淋巴细胞转化率、玫瑰花结试验显著提高。大量动物实验表明,针刺或电针“大椎”部位或“大椎”、“命门”,或“大椎”、“陶道”部位,能增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使调理素、凝集素、溶血素、补体等效价明显增加。“大椎”穴部位行抗原注射,凝集素效价与肌肉注射相比有明显的增高。封闭穴位其退热和对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效应消失。

☚ 陶道   哑门 ☛
0000155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9: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