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大棒政策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大棒政策美国第26届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提出的以武力干涉拉丁美洲各国内政的帝国主义政策。西奥多·罗斯福曾多次根据门罗主义得出结论:美国在拉美必要时应以武力防止欧洲干涉。1904年他在国情咨文中宣称,美国对门罗主义的信念可能迫使它在拉美行使“国际警察力量”的作用,他还引用非洲谚语“手持大棒口如蜜,走遍天涯不着急”,政策由此得名,后发展为“大棒加胡萝卜政策”。1903年美策划支持巴拿马政变,1904年美侵略多米尼加,1904年美对摩洛哥发出战争威胁,1906~1909年武装干涉古巴等都是大棒政策的体现。 大棒政策亦称“巨棒政策”或“实力政策”。指帝国主义国家所奉行的以武力相威胁和战争讹诈的政策。美国第26届总统西奥多·罗斯福1916年5月的一次演说中,公开宣称其对外政策是“言语柔和,手持大棒”。后来又演化成“胡萝卜加大棒政策”,亦即又拉又打的实力外交政策。 大棒政策 大棒政策亦译“巨棒政策”或“实力政策”。指帝国主义在外交上实行的武力威胁和战争讹作的政策。源自美国第26届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于1916年5月的一次演说,宣称: 他的外交政策是“言语柔和,手持大棒。”这又源于非洲谚语:“手持大棒口如蜜,走遍天涯不着急。”后来在美国报刊和漫画中常见此语,意指西奥多·罗斯福的外交政策,尤指他在中美洲和加勒比海的高压政策,后发展成为所谓“大棒加胡萝葡政策”。 ☚ 大使馆 大西洋主义 ☛ 大棒政策big stick policy 大棒政策big stick policy (20世纪初美国在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推行的武力恫吓政策,后泛指帝国主义国家的武力威胁政策) 大棒政策Big Stick Policy亦称“巨棒政策”和“大棒外交”。美国历史上常指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时期(1901—1909)的外交政策。以罗斯福在1900年的一次演说中引用的西非谚语“言语柔和,手持大棒”而得名。该政策当时主要针对拉丁美洲。主张用强大的军事力量(特别是海上霸权)作为向外扩张的后盾。后成为美国对其他国家奉行的武力威胁和战争讹诈政策的泛称。和金元外交一起构成美国外交政策的两大特征。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