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绣襦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绣襦记 绣襦记传奇剧本。明徐霖作。一说薛近兖作。取材于唐白行简传奇小说《李娃传》。情节较同一题材的元石君宝、明朱有燉所作同名杂剧《李亚仙花酒曲江池》有所发展。写书生郑元和与妓女李亚仙相爱。元和金尽,鸨母遂用计拆散二人。元和流落市井,以替人唱哀歌为生。其父郑儋进京途中,意外发现儿子,将其打死,抛在荒郊。元和醒后,唱莲花落行乞。后为亚仙找回,用绣襦给他御寒,调理病体,又赎己身与之结为夫妇。元和状元及第后,授成都府参军,上任途中适与新授成都府尹的郑儋相遇。最后以郑儋承认元和与亚仙的爱情、父子妥协为结。作品歌颂亚仙与元和的真挚爱情,对郑儋的蛮横、残暴给予鞭挞。许多戏曲剧种都有改编演出。 ☚ 红拂记 雷峰塔 ☛ 绣襦记 绣襦记❶徐霖作。《金陵琐事》云:“徐霖少年数游狭斜,所填南北词,大有才情,语语入律。武宗南狩时,伶人臧贤荐之于上,令填新曲。余所见戏文《绣襦》、《三元》、《梅花》、《留鞋》、《枕中》、《种瓜》、《两团圆》各种行于世。”此书又记南京名丑刘淮善演《绣襦记》中来兴,“演至杀五花马,卖来兴保儿”,真切感人。由此可见,徐霖确有《绣襦记》传奇。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说《绣襦记》“出于成弘间”,而徐霖生于明天顺六年(1462),卒于嘉靖十七年(1538),正历经成化、弘治、正德三朝,与《野获编》之说相符合。今存本是否为徐氏之作,尚难确定,因为他人亦作《绣襦》,而资料又不足,姑且存疑。 ☚ 鲛绡记 梅花记 ☛ 《绣襦记》《绣襦记》
传奇剧本。明薛近兖著。明吕天成《曲品》以此剧入“上下品”,说:“元有《花酒曲江池》剧。此作照汧国夫人本传而谱之者,情节亦新。词多可观,虽不逮《玉玦》,而亦非庸品。尝闻:《玉玦》出而曲中无宿客,乃此记出而客复来。词之足以感人如此。”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以此剧入“雅品”,说:“闻有演《玉玦》而青楼绝迹,诸妓醵金构此曲,为红裙吐气,为荡子解嘲。”明沈德符《顾曲杂言》说:“南曲则《四节》、《连环》、《绣襦》之属,出于化、治间,稍为时所称。”又说:“《拜月亭》之外,余最爱《绣襦记》中《鹅毛雪》一折,皆乞儿家常口头话,溶铸浑成,不见斧凿痕迹,可与古诗‘孔雀东南飞’、‘唧唧复唧唧’并驱。余谓此必元人笔,非化、治间人所能办也。”明郑仲夔《隽区》说:《绣襦》等剧,“点缀俱不入俗”。清梁廷楠《曲话》说:“《绣襦记》传奇、《曲江池》杂剧,皆郑元和、李亚仙事也。元和之父曰郑公弼,为洛阳府尹;《绣襦记》作郑儋,为常州刺史:各不相符。《曲江》之张千,即《绣襦》之来兴。《曲江》以元和授官县令,不肯遽认其父;《绣襦》则谓以状元出参成都军事,父子萍逢。两剧虽属冰炭,要于曲义无关。惟亚仙刺目劝学一事,《绣襦》极意写出,《曲江》概不叙入,似乎疏密判然。第杂剧限于四折,且正名以‘李亚仙花酒曲江池’为题,似此闲笔,亦可无庸烦缕也。”日本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针对《曲品》等有关记载,说:“然此说过巧,使人疑似捏造之说,且观《玉玦记》亦仅为寻常妓女之薄情事,非足以使游冶之徒自戒之深刻作品也。盖《绣襦记》正面搬演《李娃传》,而《玉玦记》则自其侧面翻案,以其事相关,好事之徒捏为此说,而作话柄耳。故余不取此说,姑从《顾曲杂言》,而以之为成化、弘治间之作。《玉玦》以其辞富丽,为曲苑所艳称,以余观之竟不若《绣襦》之结构曲辞有精彩而生动者。”此剧取材于唐人小说《李娃传》,主要写李亚仙和郑元和的爱情故事。作品热情地歌颂了男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忠贞不二,批判了封建门阀制度的罪恶,暴露了封建家长的冷酷和虚伪。作品人物性格鲜明,情节生动,结构谨严,语言清新洗炼。 绣襦记戏曲。明薛近兖撰,四十一出。吕天成《曲品》注为郑虚舟作,《曲考》等以为郑若庸作,今人郑振铎考定为明薛近兖撰。近兖字百昌,江苏武进(今常州)人。万历进士,历官浙江、河南布政使,以清介绝俗著称。此剧取材唐白行简传奇小说《李娃传》,并采《曲江池》等元杂剧情节,演书生郑元和与妓女李亚仙爱情故事,歌颂李亚仙坚贞、正直性格和反抗精神。孔尚任《桃花扇》传奇中李香君这一形象颇受其影响。有明万历间萧腾鸿原刻本,李卓吾评本,明末汲古阁原刻本,凌氏朱墨套印本等。《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据明末凌氏朱墨本影印。 《绣襦记》川剧传统剧目。高腔,大幕。又称《白天院》、《李亚仙》。剧本见《川剧选集》 第二集。宦门子弟郑元和上京赴考,途中与扬州名妓李亚仙相恋。不料元和钱财尽失,竟遭鸨母逐出,沦为乞丐。元和之父路经扬州偶遇儿子,怒责其玷辱门风,用杖暴打元和。元和被弃曲江河边,幸遇乞丐救活,从此卖唱乞讨度日。李亚仙风雪中巧遇元和,以绣襦为之御寒,将元和扶回家中。亚仙见元和沉迷私情不求上进,毅然刺瞎自己双目励其发奋。最后,元和醒悟,刻苦攻读,魁首天下,治愈亚仙。并终与亚仙结为夫妇,与其父团聚一堂。该剧《曲江打子》、《花子教歌》、《刺目劝学》、《荣归还目》 等场常作单折演出。 绣襦记 077 绣襦记明传奇剧本。明徐霖撰。或说薛近兖撰。取材于唐传奇《李娃传》;又据宋元南戏《李亚仙》,元高文秀杂剧《郑元和》、元石君宝杂剧《曲江池》、明朱有燉杂剧《曲江池》等改编而成。仍写郑元和恋妓李亚仙,重金用尽,被设计逐出,唱挽歌为生,其父鞭之几死,行乞市中,被李亚仙救起,后中状元,喜结婚姻、父子相认的故事。唯描写之细腻、结构关目之完整,非它本所及;另增剔目劝学的情节,对塑造李亚仙的形象亦较有益。 ☚ 玉簪记 红梅记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