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统一公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统一公债 统一公债国民党政府于1936年2月1日开始发行的一种统一替换此前发行而尚未偿还或还清的33种国债的公债,正式名称为“民国二十五年统一公债”。发行额为146000万元,年利率为6%。据当时官方的说法,发行统一公债是为了解决过去“历年发行或认可之国内公债、库券、凭证等,名称三十余种,期限长短不一,而库券凭证等按月领取本息,数目奇零,持票人常感不便”的问题。但根本原因并不在此。当时的政府穷兵黩武,为解决大打内战的经费需要而滥发公债,可谓负债累累,在民生凋敝、经济危机的形势下继续借债,自然无力按期偿还历年旧欠,只好采取“整理”的方式以新债替代累积的旧债,用统一的一种公债去“换偿”过去多年所发的名目繁多的国债券,这才是问题的实质。统一公债按偿还期限的不同分为5类:甲种债票定额15000万元,偿还期为12年,换偿二十二年爱国国库券、短期国库证、十八年关税库券、二十二年华北战区公债、治安债券、十九年关税库券等债券;乙种债票定额15000万元,偿还期为15年,换偿十九年善后库券、二四库券、二十四年整理四川金融库券、二十三年关税库券、二十年卷烟税库券等债券;丙种债票定额35000万元,偿还期限为18年,换偿十八年编遣库券、二十年统税库券、二十年金融短期公债、二十年盐税库券、二十年江浙丝业公债、十八年赈灾公债、军需公债、十八年裁兵公债、二十年关税库券等债券;丁种债票定额55000万元,偿还期限为21年,换偿十九年关税公债、七年六厘公债、二十年赈灾公债、意庚款凭证、二十四年金融公债、二十三年关税公债、俄款凭证等;戊种债票定额26000万元,偿还期限为24年,换偿二十二年关税库券、二十四年水灾工赈公债、整理七厘公债、整理六厘公债、十五年春节库券等。此次公债的本息基金,规定在关税项下除拨付赔偿外债外所余之税款支付,由财政部命令总税务司按预定应还本息数目按月平均拨交中央银行收入国债基金管理委员会本公债帐户,专款存储备用。统一公债票面分为5000元、1000元、100元、10元四种,每年1月31日和7月31日各抽签还本付息一次。此公债为无记名式,可以自由买卖抵押,如公务上须缴纳保证金时,可以作为替代品,可作银行的保证准备金。统一公债的发行大大损害了投资人(原有公债持有人)的利益,这不仅表现在延长了此前各种公债的偿还期,还表现在它的利率比被它替代的以往的多数公债的利率低(在被它统进去的33种公债中,比它利率高的占60%以上),而且终国民党统治之世,统一公债并未全部偿还。 ☚ 九六债券 复兴公债 ☛ 统一公债 统一公债consols指英国政府发行的一种长期债券。consols是首次发行统一公债的缩写。统一公债支付固定的利息,因此被称作债券。但它没有规定到期日,因此又具有股票的特征,可以在股票市场进行交易,具有较高的流动性。 ☚ 国债 金融市场 ☛ 统一公债 统一公债全称“民国25年统一公债。国民政府为“换偿旧有各种债券”而发行的内债。截至1936年1月底,国民政府发行和认可的内国公债、库券、凭证等多达30余种,负债总额146000多万元,每月应付本息1500多万元,政府已无力支付。同年2月,财政部借口旧有未偿债券品种多且乱,期限参差,本息清偿繁杂,故以统一的“法币”债券等额掉换各种旧债券,从而延长了还本付息期限,降低了利率。利息一律年息6厘,概以关余担保,新债券根据旧债券期限不同分别归集为甲、乙、丙、丁、戊五种,分别发行15000万元、15000万元、35000万元、55000万元和26000万元,还本付息期限依次为12年、15年、18年、21年、24年。通过这样以新换旧以后腾出了公债基金,紧接着于同年3月发行了总额为34000万元的“复兴公债”。 ☚ 棉麦借款 救国公债 ☛ 统一公债 统一公债“民国二十五年统一公债”的简称。到1936年1月,国民党政府未偿付的债券共有30余种,总额13亿元,每月偿付本息1500万元。国民政府无力偿还这些债券,遂以 “清理旧债、统一债券”名称为由,用新债券调换旧债券的方式,发行统一公债14.6亿元。年息6厘,分甲、乙、丙、丁、戊五种。还本付息期限分别为12、15、19、21、24年。以关税余额支付。1939年1月宣布,因日军扣留关税,不能按期偿付本息。1948年9月,国民政府发布金圆券时,公布的“法币公债处理办法”,规定照票面加27000倍,再按法币300万元对金圆券1元的比率折合偿还。即1936年购100元公债,偿付时仅得金圆券9角。金圆券的大幅度贬值,使债券持有者遭受很大损失。 ☚ 统一中国建国大纲 统一共和党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