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绛纱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绛纱袍jiàngshāpáo

也称“朱纱袍”。深红色纱袍。皇帝、太子在朝会、祭祀、册封等重大典礼时穿的一种服饰。用深红色纱制成,红里;领、袖、襟、裾俱以皂缘。交领大袖,下长及膝。通常与通天冠、白纱中单、白裙襦、绛纱蔽膝等配用。制出晋代。皇帝朝会时戴通天冠,服绛纱袍;皇太子、诸王朝服则戴远游冠,服绛纱袍。唐与隋同,唯诸王不再穿绛纱袍。宋代只有皇帝在大祭祀、致斋、正旦冬至、五月朔大朝会、大册命、亲耕籍田时服绛纱袍。明亡后,其制废除。《晋书·舆服志》:“(天子朝服)通天冠高九寸,金博山颜,黑介帻,绛纱袍,皂缘中衣。”《隋书·礼仪志六》:“又有通天冠,高九寸,前加金博山、述,黑介帻,绛纱袍,皂缘中衣,黑舄,是为朝服。”《通典》卷六一:“魏氏多因汉法,其所损益之制无闻。晋……朝服,通天冠、绛纱袍。”《新唐书·车服志》:“凡天子之服十四……绛纱袍,朱里红罗裳,白纱中单,朱领、褾、襈、裾,白裙、襦、绛纱蔽膝,白罗方心曲领,白袜,黑舄。”宋洪适《降仙台》诗:“披拂绛纱袍。云间瑞阙仰岹峣。”孙何《正旦病中》诗:“丹凤案明分曙色,绛纱袍暖起天香。”《宋史·舆服志三》:“绛纱袍,以织成云龙红金条纱为之,红里,皂褾、襈、裾,绛纱裙,蔽膝如袍饰,并皂褾、襈。”《辽史·仪卫志》:“绛纱袍,白纱中单,皂领褾,襈裾,白裙襦,白缎带方心曲领,绛纱蔽膝。”《大金集礼·冠服》:“天眷三年正月,以车驾将幸燕京,合用通天冠、绛纱袍,据见阙名件咨行省依样造成。”《明史·舆服志二》:“皇帝通天冠服。洪武元年定,郊庙、省牲,皇太子诸王冠婚、醮戒,则服通天冠、绛纱袍……绛纱袍,深衣制。白纱内单,皂领褾、襈、裾。绛纱蔽膝,白假带,方心曲领。白袜,赤舄。”清昭梿《啸亭续录·香色定制》:“古之东宫,皆服绛纱袍,盖次明黄一等。”

绛纱袍(明王圻《三才图会》)

绛纱袍

绛纱袍

皇帝、太子在朝会、祭祀、册封等重大典礼时穿的一种服饰。绛纱袍,是以绛 (大红) 色纱制的袍服。袍服式样为深衣制。据《晋书·舆服志》记载,“天子朝服,通天冠高九寸,金博山颜,黑介帻、绛纱袍、皂缘中衣。” 太子及诸子则穿朱衣绛纱袍。隋朝 “天子朝服为绛纱袍,深衣制……朔日受朝,元令及冬令、诸祭还,则服之”。皇太子、诸王朝服则戴远游冠,服绛纱袍。唐与隋同,唯诸王不再穿绛纱袍。宋代只有皇帝在大祭祀、致斋、正旦冬至、五月朔大朝会、大册命、亲耕籍田时服绛纱袍。皇太子也不能再穿此服,而穿红花金条纱衣。明代皇帝 “郊庙、省牲,皇太子诸王冠婚、醮戒,则服通天冠,绛纱袍”。同时,绛纱袍又作为皇帝和太子的皮弁服,在 “朔望视朝、降诏、降香、进表、四夷朝贡、外官朝觐、策士传胪皆服之”。清代推行满族服式,绛纱袍、深衣制则废弃。

☚ 玄端   穷绔 ☛
0000219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6:0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