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问科举考试内容之一。元代对蒙古人、色目人的考试即有经问一项。方法是从《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四书中提出一些问题,要考生回答,且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的内容为答题标准。以义理精明、文辞典雅者为合格。其难度要小于对汉人、南人考试的“经疑”。参见“经疑”。 经问 经问科举考试内容之一。见于元代对蒙古人、色目人的考试。其方法是从《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四书中提出一些问题,要考生回答,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标准,以义理精明、文辞典雅者为合格。 ☚ 经义 经疑 ☛ 经问十八卷。《经问补》三卷。清毛奇龄(详见《仲氏易》)撰。此书为奇龄说经之语,其门人录之成编,皆一问一答,所以取名《经问》。《经问补》三卷,是其子远宗所补录,体例与前者相同。此书对诸经的训释证佐分明,可称精核。奇龄喜攻讦辩难,书中所攻击者,大都隐其名氏,指名而攻者,只有顾炎武、阎若璩、胡渭三人,认为这三个人博学重望,足以攻击,其余则不足挂齿,可见其自视之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