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经济审判工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经济审判工作自治区各级人民法院对经济案件的审判活动。1980年3月,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成立经济审判庭。随后,全区其他各级人民法院相继成立经济审判庭。从1980—2002年,全区各级人民法院共审结各类一审经济纠纷案件30余万件。 经济审判工作 经济审判工作1978年前,国家的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属于薄弱环节,在商品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过程中发生的争议,多由行政主管机关用行政手段予以调整和解决。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和《经济合同法》等一系列经济法规的制定,过去那种由行政机关用行政手段解决经济问题的做法逐步得到改变。1980年以后,安徽各级人民法院相继建立经济审判庭,自1983年起开始受理经济纠纷案件,到1992年,全省各级人民法院共审结经济纠纷案件94347件,是1983年审结数的2.36倍。这反映了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需要用法律手段进行引导和调整。人民法院通过审判活动,调节各种经济关系,制裁违法经营活动,为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保障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顺利进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 刑事审判工作 民事审判工作 ☛ 经济审判工作亦称经济司法工作,是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对经济案件进行审判。我国经济审判工作的任务,是通过处理经济纠纷、经济犯罪案件和涉外经济案件,保障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我国自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 以来,各高级、中级人民法院,相继建立了经济审判庭,有些基层人民法院也在试建,着手审理有关经济案件。根据各地经济审判工作的经验,主要受理的案件有三类: (1)经济纠纷案件。主要是厂矿企业等生产单位之间产、供、运、销合同纠纷和基建、专利、信贷、保险、环保、商标等经济纠纷。(2)经济犯罪案件。主要是厂矿企业的职工与职务有关的经济犯罪案件。如工厂、矿山、企业的职工利用职务之便,进行贪污、受贿、盗窃、诈骗、敲诈勒索、投机倒把等犯罪案件; 处理经济纠纷案件过程中,发现与本案有关的犯罪案件; 工厂、矿山、建筑企业的重大责任事故案件; 航空、交通运输的重大责任事故案件; 走私案件等。(3)涉外经济案件。即具有涉外因素的经济案件,主要有中外贸易合同、来料来样加工合同、补偿贸易合同的纠纷案件; 航海、航空运输货损、货差、短卸和债权债务纠纷案件; 保险、承建合同纠纷案件; 专利、商标纠纷案件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