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细菌的芽胞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细菌的芽胞

细菌的芽胞

少数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形成一个折光强的圆形或椭圆形结构物,称为芽胞。当芽胞在菌体内成熟后,菌体崩解,留下芽胞。细菌当它未形成芽胞时,称为繁殖体,一旦形成芽胞,细菌就停止分裂,进入休眠状态,只有当条件适宜时芽胞发芽回复形成繁殖体时,细菌才恢复繁殖的能力。因此,芽胞的生成,不是细菌繁殖的方式。即一个繁殖体只能形成一个芽胞,同样一个芽胞经发芽也只能形成一个繁殖体。绝大多数能形成芽胞的细菌是非致病菌。在医学上具重要性的有炭疽杆菌、破伤风杆菌、肉毒杆菌和气性坏疽病原菌等。不同细菌形成芽胞的位置不同,有的在菌体中央,有的在末端,也有的在次末端。
形成芽胞需要一定条件,并随各菌种不同而异。如炭疽杆菌需有氧条件,而破伤风杆菌则要厌氧条件,与温度、pH、碳源、氮源以及钾、镁等离子亦有关。芽胞具有多层膜结构,厚而坚实,通透性低,含有类似角质的蛋白质。因此,对理化因素抗力远比细菌繁殖体强。又因芽胞体内水分浓缩,含水量少,这是芽胞对热抵抗力很强的重要原因。形成芽胞的原理不详。一般常在对数生长期的末期容易形成芽胞,这可能与环境缺乏碳或氮源、生长因子或无机盐类等某些营养物质有关。亦有学者提出,在培养环境中可以生成一种芽胞形成因子,若将含有该因子的培养液加入能形成芽胞的繁殖体细菌中,可促进芽胞的形成。多种因素可促使芽胞发芽,一般是在合适的营养条件、温度、酸碱度情况下,易激活芽胞发芽。如对人类或动物致病的病菌芽胞,当进入机体组织时,就可发芽成繁殖体而进行分裂繁殖。芽胞经激活后,其外壳蛋白质间的二硫键断裂,外壳的外膜及皮质均随之发生解聚作用。由于通透性的改变,水份与养料渗入原芽胞的内膜,使芽胞肿胀并伸长,与此同时,芽胞体内DNA、RNA、核蛋白体和各种酶类活化,代谢活动恢复,形成的新的繁殖体从芽胞的一端或中心部位突破而出。因芽胞对外界因素的抵抗力很强,对疑有被芽胞污染的用具、敷料、手术器械等必须采用杀灭芽胞有效的方法进行消毒灭菌。

☚ 细菌的鞭毛与菌毛   细菌的化学组成 ☛
0001464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3:3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