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瓷注子、注碗 ●此器为宋代景德镇烧造的成套酒具,唐宋时称为“注子”。 明人李日华《紫桃轩又缀》说:“吴俗呼酒壶为注子,按周礼以注鸣者,注注味也。鸟喙亦音咒,古人用壶以大口泻,而今人加以长喙如鸟咮然,故名注子。”此器由酒壶及温酒用的碗两件组成,构思颇具匠心。 把酒壶置于“莲花”中,引发人们对美的遐思,使人在物质享受的同时,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壶为直口、筒颈、肩斜而宽、深腹、圈足、长曲柄、细长流、柱形盖、蹲狮形盖纽。注碗为莲花状,敞口、深腹、高圈足。 出于使用功能的考虑,壶的主要盛装容积置于腹部。注碗较大,可容壶腹,它的两侧轮廓线条与壶腹相一致,这样既可多蓄热水,又可均匀把热传给壶体。 筒状深盖扣合严密,可以保温,亦可以保味。作为成套的器具,造型既要注重单体形象,又要顾及整套造型的统一。壶体的瓜棱刻线与注碗的花瓣刻线,美化了壶、碗器形,又起到增强整体联系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