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纯音测听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纯音测听法

纯音测听法

纯音测听法系指应用纯音听力计测试听力的方法。大致可分为纯音听阈测定和阈上测听两部分,后者另有专条,本条只介绍听阈测定。
听阈是指某一纯音信号能引起人耳听觉的最小有效声压,其值用声压级dB数(参考声压,即声学零级=2×10-5Pa或N/M2) 表示。但在临床测听时所记录的是听力级的分贝值(相对于听力零级或听力计零级)(见“听力零级”); 在听觉有损害者,即为听力损失dB数,也就是与正常人平均听阈之差。
听阈测定
分气导和骨导两种。通常先测气导,两耳分别进行; 如两耳听力相差不多,亦可左右耳交替进行;若仅一耳有听力损害或两耳损害的性质和程度不同,则先测听力较佳的一耳。气导听阈测定用气导耳机进行,一般采用极限法,从1000Hz开始,先通过衰减器将纯音信号的强度迅速提高到超过听力损失的估计水平,待受检者表示听到后,再将声音减弱至受检者听不到为止。然后在此二极限之间,以5dB一档上下进退,最后确定该频率纯音的听阈dB值。其后如法循序测试1000Hz以上的高频音;再后测试1000Hz以下的低频音。测完一耳,再测另耳。
骨导听阈测定用骨导器(或骨导耳机)进行,骨导器应放在受检耳乳突的相当于鼓窦处。在测试过程中一般不摘下气导耳机,方法与气导测试相同,但不一定从1000Hz开始,可先测低频。
测得的气导和骨导听阈分别记录在听力表上。该表一般为坐标式的方格图,横坐标表示频率,纵坐标表示听力级。记录符号通常以“0”代表右耳,“×”代表左耳,气导以实线“——”连接之,骨导以虚线“……”连接。骨导亦常用“[”或“<”和“]”或“>”分别代表右左耳。如在测试某一纯音听阈时虽将衰减器调节到听力计最大输出的听力级而受检耳仍然听不到,则以“↓”记录之。(“↓”亦常记录于听力曲线的末端,用以表示受检耳所能感受的音频的上限。)各种记录符号一般都在听力表下方附有说明。但在实际工作中,左右两耳听力表常分开记录,并用蓝、红两色分别表示气、骨导,则无需其他符号亦可一目了然,且便于复查时重复记录以观察听力变化。依上法记录的听阈线,惯称听力曲线或听力图。正常听力、传音性聋、感音神经性聋和混合性聋的典型曲线见图1。
坐标式听力表亦可用数字听力表代替,即直接填写听阈的dB值数据,不绘出曲线图形。
纯音听力计发出的纯音信号,有连续音和断续音(脉冲音)两种,用后者测试听阈时不易引起听觉疲劳。结果比较准确。再者,由于纯音测听是主观测听,初次受试者,尤其是儿童,常不在刚能察觉到微弱声音信号(阈音)时,而是在声音听得相当清晰时才作出反应,因此记录到的听力级数值常超过实际听阈,为免除此种误差,多须反复核实。
自描听力计测听法
自描听力计(见“听力计”)是由受检者自己操作的自动记录测听装置,其衰减器可自动调节,由开关控制。发出的纯音信号亦有连续音和断续音两种,并以较缓慢的速度由低到高连续变频。听力计开动后,在纯音信号变频的同时,强度亦自动由弱变强,受检者听到声音即按开关,则衰减器向相反方向运动,音强乃渐减弱,到受检者听不到时即放松开关,声音再渐增强,听到后又按开关,……如此周而复始,通过其自动记录系统便可描绘出锯齿形听力曲线。本法每一耳均用连续音和断续音测试,由于后者不易产生疲劳,依据两种曲线的位置关系,可分为下列4型(图2):


正常听力



传音性聋



感音神经性聋


混合性聋


图1 不同类型的典型听力曲线


Ⅰ型: 连续音与断续音两线基本重合,正常听力与传音性聋多为此类型。
Ⅱ型: 两线在低频重合,而在中频以上连续音听阈比断续音提高10~15dB,此型听力常见于耳蜗病变。
Ⅲ型: 开始时两线重合,但不久连续音阈值便有明显提高,两线间距离可扩大至40~50dB。
Ⅳ型: 全频程连续音阈值都高于断续音,两线几乎平行而保持20dB以上的差距。耳蜗后病变,特别是患听神经瘤时常呈Ⅲ型和Ⅳ型。
此外,尚有所谓Ⅴ型自描曲线,断续音听阈在某些频率甚或全程反而高于连续音,此型听力可见于精神性聋(见“精神性聋”)。
上述自描听力曲线具有明显的强度辨差阈特征(见“阈上测听”)。正常耳听见与听不见之间声音的级差为6~8dB或稍大于此数,高频差数较小; 感音神经性聋,尤其是有重振现象者,听阈线的级差将缩小,即锯齿波的上下变动幅度较窄。





图2 各型自描听力曲线,上线为断续音,下线为连续音


掩蔽
人耳对某一特定声音的听阈将因有其他声音的存在而提高,此种现象称为掩蔽。为求结果准确,听力测试应在隔声室(隔音室)内进行。用于听力测试者亦称测听室。其修建选址应注意避开强噪声源,用单层或多层间隔层,材料密实而质重者隔声效应较好; 内壁用吸声材料结构; 天花板、地面和门窗(一般不设窗户)均需采用同样隔声和吸声措施。标准隔声室内的总噪声级应小于30dB(A)。如测听室隔声效果较差或只是在一般静室内测听,由于环境噪声以500Hz以下的低频成分较强,因此测得的正常耳听阈在1000Hz频率以下常有10~25dB的提高,而以250或500Hz处最为明显。在测试骨导听阈时,此种掩蔽现象尤为显著。由于气导耳机有隔声作用,故戴着耳机测得的骨导阈值较为准确,称为绝对骨导; 而不戴耳机测得者称为相对骨导。在标准隔声室中测听,绝对骨导和相对骨导应基本一致。如两者有差距,其差值大小对鉴别有无传音性听觉损害有一定意义。
掩蔽效应在听力测试中更有重要意义的是用以消除影子听力。按气导耳机内的声音信号绕过或通过颅骨传至对侧耳强度将衰减掉45~55dB,换言之,大于正常听阈阈值50±5dB的声音便可传至对侧,低频音传导的能力胜于高频音; 骨导更易传导,通过颅骨传到对侧仅衰减5~10dB。因此若一耳听力正常或损害轻微而另一耳听力丧失或重度聋时,在测试患耳听力的过程中,将测试音加大到一定强度时便会被健耳抢先感受,遂造成受检耳“听到”的假象,是为“影子听力”。如据此在患耳听力表上记录成听力曲线,便称为“影子曲线”,此实为健耳感受到的经过颅骨衰减后的测试音残余。所以,在测试一耳听力时,应使另一耳处于“无能”状态,以免其干预受检耳的检查,其法便是对非测试耳施加噪声掩蔽。
一般听力计上都有掩蔽用噪声装置。频率相近的声音掩蔽效果最大,故新型听力计多采用窄带噪声,即用滤波装置使耳机仅输出与测试纯音信号频率相近的噪声;但白噪声亦可应用。掩蔽噪声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并与测试耳的听阈相适应,太强将产生超掩蔽或过度掩蔽,亦即交叉掩蔽,从而影响测试耳的听阈。但在测试前无由得知听阈,可先试用60dB的噪声作掩蔽,在操作过程中再作适当调节。但在实际工作中,并非对所有受检者都需用掩蔽法。一般地说,在气导听阈测定时,如两耳听力正常或听力损害相差不多,以及在有传音性聋时,后者无论为一侧或双侧,通常都不需掩蔽; 凡是一侧感音神经性聋或混合性聋,或双侧感音神经性聋而程度轻重不等者,概需加掩蔽。在事先对两耳听力情况不了解时,是否需加掩蔽可用偏向试验决定之。该法的基础即为韦伯试验,将骨导器放在受检者前额或头顶正中,自250~4000Hz,五个倍频程频率逐一用骨导音信号测定其音感偏向患侧、健侧或居中,如一律偏向患侧或居中,则可不加掩蔽; 如偏向健侧,则在测试听力较差的一耳时,对侧应加噪声掩蔽; 如低频音偏向患侧而高频音又偏向健侧,则在侧试至开始转向的频率时要在听力较佳的一耳施加掩蔽。至于骨导听阈测试,通常均需加掩蔽。但如一耳为传音性聋,在测试该耳骨导听阈时,对侧耳不宜加掩蔽噪声,否则易产生交叉掩蔽。
☚ 听力零级   阈上听力检查 ☛
0001189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3: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