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红色风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红色风暴 红色风暴三幕七场话剧。中国青年艺术剧院集体创作,金山执笔。发表于《剧本》1958年第4期。剧本以北洋军阀吴佩孚血腥镇压工人罢工的“二七”惨案为中心,生动地再现了波澜壮阔的京汉铁路工人革命斗争的历史,成功地塑造工人林祥谦、律师施洋等革命先烈的英雄形象,热情歌颂了中国工人阶级高涨的革命精神。作者从大量的史料中精选了几个富有代表性的片段,如“压道车事件”、工人代表与军警的正面冲突、林祥谦被捕与英勇就义等,从而勾画出整个斗争的全貌。结尾采用革命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林祥谦的塑像巍然矗立,国际歌声响彻云霄,使全剧增添了催人奋进的力量。 ☚ 关汉卿 最后一幕 ☛ 红色风暴话剧。剧作家金山执笔创作。1958年发表。以“二七惨案”的真实史料为依据,成功地塑造了林祥谦、施洋两个性格鲜明的光辉形象。剧作基调昂扬、气势壮阔。后据以改编的电影《风暴》,影响较大。 红色风暴 红色风暴话剧剧本。金山执笔。1958年创作、演出,并发表于《剧本》月刊,1963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单行本。金山,沅陵人,著名影剧艺术家。剧本以二七惨案为中心,有力反映了1923年二七运动的革命斗争历史,激情地歌颂了工人阶级的伟大气魄,成功地塑造了施洋、林祥谦等革命先烈的英雄形象。全剧结构精炼,气势磅礴,洋溢着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精神。罢工的暂时失败,烈士的英勇就义,预示着革命胜利的远景。该剧由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演出后,受到评论家和铁路工人的热情称赞,被认为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话剧创作的一个非常可喜的收获; 据此改编的电影,也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 ☚ 江湖奇侠传 那山·那人·那狗 ☛ 《红色风暴》hong se feng baoThe Red Storm,stage play→金山 (Jin Shan)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