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会hóng shí zì huì一种国际性的志愿救济团体。1894年李提摩太《列国变通兴盛·日本变通兴盛记》:“有皇后自立之会,名曰红十字会。此会系西国救世教中人所创。无论何国交兵,有被伤者,会中人即舁去为之医治。及愈,则于其衣上画一红色十字,以后再遇兵弁,并无一人加害者。”1894年林乐知《中东之战关系地球全局说》:“好善之士,则纠集红十字会,各绣红色十字于襟头,并备有旗帜,随营前往。”1912年2月6日伍廷芳《致袁世凯电》:“倪嗣冲令人揭红十字会旗出城,在战线前后侦察。嗣将我在四十铺待该会医治伤兵全泼洋油焚毙;死者破棺弃尸,惨无人理,请向袁内阁严重交涉,以警将来而清界限。否则再有战事,红十字会我军不认保护。”◇红会、赤十字会、十字会、赤十字社。 红十字会Red Cross Society一种志愿的、国际性的救护、救济团体。加拿大红十字会由10个省会及下属的608个站组成,总部设在多伦多。红十字运动发起人是乔治·斯德林·赖尔生,1885年西北地区发生叛乱时,随前往平叛的民兵武装带着马拉的急救车进行战地救护。救护车以简易的红十字架作为保护标志。1896年组建英国红十字会加拿大分会(设在多伦多)。在随后的美西战争和南非战争中,加拿大红十字会都筹款救护伤员,散发医药用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加拿大红十字会筹集价值3500万加元的救济物资,在英国开设5家医院,在法国开设1家医院,提供娱乐设施和救护车队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提供志愿者服务和1.25亿加元的物资、资金,还进行孤儿和难民的救济、自愿献血、安全用水、老弱病残的护理等活动。 红十字会各国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的国际联合会。成立于1919年2月1日。5月定名为红十字会协会。1983年10月改现名。截止1990年5月,共有成员149个。最高决策机构为全体成员大会,设有执行理事会和秘书处。总部设在日内瓦。中国红十字会为该组织成员。 红十字会亦称“红十字会协会”。1864年8月由瑞士发起在日内瓦召开国际会议成立,是为进行救护、救济而组织的志愿团体。是红十字组织之一。见“红新月会”。 红十字会 红十字会国际红十字(The International Red Cross,IRC)是由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红十字协会以及得到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承认的各国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组成。1863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国际委员会敦促下,于日内瓦召开了有16个国家代表参加的一次国际会议,规定: ❶在每个国家成立救护委员会,以便战时协助军队医疗队工作; ❷平时开展训练男护士的工作; ❸救护车、陆军医院和医院人员中立化; ❹采取统一的识别标志即白底红十字臂章。这样就为国际红十字运动奠定了基础。1864年8月22日在日内瓦签订了第一个《改善战地陆军伤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该公约概括地将1863年国际会议决议用国际公约的形式固定下来。国际红十字从此正式得到国际公约的承认。 国际红十字大会是国际红十字的最高讲坛。参加大会的是经正式承认的各国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的代表团、日内瓦公约缔约各国的政府代表团、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代表团和红十字会协会代表团。每个代表团只有一票表决权。一般每4年举行一次,从1867年在巴黎举行第一次大会以来,到1981年已经开过二十四次国际大会。常设委员会一般每年召开两次会议。国际红十字总部设在日内瓦。 中国红十字会1912年1月15日获得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承认后,即成为国际红十字会的一员。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和红十字会代表团曾多次参加国际大会,与国际红十字会各方面进行友好合作。1981年11月,在菲律宾马尼拉召开了第廿四次国际大会,中国政府和红十字会均派代表团参加了这次大会。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Comité International dela Croix-Rouge,CICR) 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红十字组织。初名“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1880年改为现名。它系瑞士民间团体,受瑞士民法的约束。最高权力机构是每年一次的全体大会。大会闭会时由执行局领导日常事务。总部设在日内瓦。 由于历史的原因,其特殊的中立地位一直得到历次日内瓦公约的承认,在各种类型的武装冲突中,均作为中立居间人,向受武装冲突影响的武装人员和平民提供保护和救济。目前在世界各地区派有常驻代表,定期访问难民营、战俘营、拘留营及监狱,与难民、战俘、被拘留人员和政治犯谈话,传递包裹、家信和发放救济品等。 该委员会系第一次日内瓦公约的发起人,是红十字会的创建组织。鉴于这一历史事实,各国新建的红十字会都须经它正式承认才能成为国际红十字的一员。 红十字会协会(The League of Red Cross Societies,LRCS) 是各国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的国际联合会,是非政府、非宗教的人道主义团体。该会于1919年5月5日在巴黎正式成立。到1981年11月止,先后加入协会的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已有128个,其中使用红十字标志的有107个,使用红新月标志的有21个。协会秘书处估计共有会员2~3亿,其中成年会员1.4亿,青少年会员9,000万。 最高决策机构是大会。每两年召开常会一次; 遇紧急情况,召开特别大会。执行理事会是执行机构,负责监督执行大会的决议,每年举行两次会议。秘书处负责日常事务。总部设在日内瓦。 中国红十字会在1919年7月8日正式加入该协会。1950年中国红十字会迁北京改组后,曾多次蝉联协会执行理事会委员。1979年中国接受26万多印支难民来国内定居时,协会曾呼吁国际红十字在医疗和福利方面支援安置工作。1980年2月,四川省道孚县遭受强烈地震,协会也及时协调了有限的国际红十字支援活动,协助进行救灾工作。多年来中国也通过协会支援了许多国家的灾害救济活动。 中国红十字会 中国红十字会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领导下的人民团体。它协助政府各有关部门,办理群众卫生、社会福利和人民外交等工作。宗旨是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遵循国家有关的各项工作方针,在国内为社会群众服务,帮助群众提高健康水平;在国际活动中,增进与各国人民的友谊,发展友好关系。其主要工作是:群众性的卫生救护活动; 献血的宣传动员组织工作;社会服务工作,如发动会员尊老助残,扶危济困等;发动会员带头并宣传组织群众,参加爱国卫生运动、计划生育、建设精神文明的各项工作;红十字青少年工作; 国际间的灾害救济;参加国际间的各种红十字会议,进行友好往来,交流救护和献血以及各项红十字工作的经验与技术;国际间的查人转信,遣返战俘,医疗救护和社会服务及其它政府委托办理的工作。 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于1904年,它采用日内瓦公约规定的白底红十字为标志。于1912年经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承认,1919年加入红十字会协会,成为国际红十字组织的一员。1950年,中国政府宣布,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国唯一合法的红十字组织,并进行了改组。1950年10月,中国红十字会代表团参加国际红十字协会第二十一届理事会,被选为协会本届执行委员会委员。 1952年,当时外交部长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声明,承认1949年四个日内瓦公约(改善战地伤者境遇、改善海上伤者病者境遇、关于战俘待遇、关于战时保护平民)。195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了这四个日内瓦公约。从而中国成为四个公约的缔约国。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设在北京。在全国各地发展建立红十字会组织。其全国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大会闭会期间,设理事会为领导机构,并设常务理事会领导日常工作。总会设办公室、国际联络部、宣传部等办理日常业务活动。 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可参加为会员,学生会员称红十字青少年,愿为红十字工作服务的医药卫生等团体、单位,可为团体会员。 ☚ 世界卫生组织 二十世纪医史学家 ☛ 红十字会Red Cross Society
红十字会red cross society 红十字会国际慈善组织。起源于公元1792年法国兵士创设的战地医院,以救护战地伤兵、掩埋尸体为主要任务,其后逐渐发展进而进行各种救济事业,如自然灾害救济、社会救济等,其经费全由募捐而得,公元1864年8月,由瑞士发起在日内瓦召开国际会议,公认以瑞士红地白十字国旗改换颜色为白地红十字为会旗,故名红十字会。会议签订了《日内瓦国际红十字会公约》,规定了有关改善战地伤病者境遇的国际通则,同时规定各国的伤兵救护组织有受保护和使用红十字标志的特权。各国红十字会的工作性质和范围等各有其侧重方面。我国于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加入国际红十字会。北洋政府于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九月二十四日公布《红十字会条例》,规定红十字会依陆军部和海军部的指定,辅助陆海军战时卫生勤务;依内务部的指定,分任赈灾、施诊和其他救护事项;并得募款设立医院,培育救护人材,储备救护材料。红十字会在北京设立总会,总会会长、副会长各一人,由大总统选任;各省设立分会,分会长由分会推选,经会长认可后方能就任,并由会长报明内务、陆军、海军各部。红十字会的资产和帐簿,得由内务、陆军、海军各部随时派员检查;每年收支帐目和工作情况并得向内务、陆军、海军各部报告。国民党政府时期沿置红十字会,属于非官方机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