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丹又名金丹,古代方士、道士用黄金炼成金液,用丹砂炼成还丹,故名。《抱朴子·金丹篇》:“夫金丹之为物,烧之愈久,变化愈妙;黄金入火,百炼不消,埋之毕天不朽。服此二药,炼人身体,故能令人不老不死。”《云笈七签》:“合丹法,火至七十日,药成,五色飞华,紫云乱映,名日紫金,其盖上紫霜,名曰神丹。”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生理只凭黄阁老,衰颜欲付紫金丹。”岑参《下外江舟中怀终南旧居》诗:“早年好金丹,方士传口诀。”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下) > 道教部 > 外丹服餌 > 紫金丹 紫金丹 zǐjīndān 古代方士所謂服之可以長生之丹藥。唐·杜甫《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詩之四:“生理秖憑黄閣老,衰顏欲付紫金丹。”仇兆鰲注引《雲笈七籤》:“合丹法:火至七十日,藥成,五色飛華,紫雲亂映,名曰紫金,其蓋上紫霜,名曰神丹。” 紫金丹❶《普济本事方》卷二方。砒石一钱半 (研飞),豆豉一两半 (水略润,以纸浥干,研成膏)。同杵极匀为丸,麻子大,每服十五丸,酌情加减,临卧用腊茶清冷服,以知为度。治多年肺气喘急,呴嗽晨夕不得眠。 ❷《普济本事方》 卷三方。胆矾三两,黄蜡一两,大枣五十个,头醋五升,先下矾、枣,慢火熬半日,取出枣,去皮核,次下蜡,再煮半日如膏,入腊茶末二两和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至三十丸,茶酒任下,如久患肠风痔漏,陈米饮送下。治食劳气劳,遍身黄肿,欲成水肿,及久患痃癖,面目悉黄。 ❸《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下方。代赭石、磋砺石各等分。醋糊为丸,每服二十至三十丸,酒送下,胸中痛,当归煎汤送下。治产后冲胀,胸中有物,状如噎气; 久服治血癖。 ❹《丹溪心法》卷二方。精猪肉二十两 (一作三十两,切作小块),砒石一两 (研极细)。以砒石末拌在肉上令匀,分作六份,纸筋黄泥包后烘干,炭火煅,青烟出尽为度,出火毒,研细,汤浸、蒸饼为丸,绿豆大,成人每服二十丸,小儿酌减,食前茶汤送下。治哮证,病延三年以上者。 ❺《医方类聚》卷二百三十八引 《医林》方。代赭石一两,炒桃仁泥三钱,大黄五钱。薄荷煎汤打糊为丸。服法、治证同 ❸。 ❻《医学入门》卷六方。砒石末一钱,豆豉 (捣烂) 一两,精猪肉(切细) 四两。三味拌和,分作三份,黄泥包后烘干,炭火煅令出尽青烟,出火毒,取末,汤浸蒸饼为丸,绿豆大,成人每服二十丸,小儿七丸,食后茶清送下。治痰火喘不得卧者。 ❼《增补万病回春》卷二方。白砒一钱,枯矾(另研) 三钱,豆豉 (蒸研如泥) 一两。共撚作丸,绿豆大,每服七丸,甚者九丸,小儿一至二丸,欲发作时冷茶送下。治哮吼,凡遇阴雨天便发齁喘,甚至坐卧不得,饮食不进。 ❽《伤科补要》卷三方。没药、降香、乳香、松节、苏木、川乌、蝼蛄各一两,自然铜二两,血竭、龙骨各五钱。为末,打糊为丸,朱砂为衣。治跌打损伤,瘀血疼痛。 ❾见《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六。即紫金锭。见该条。 紫金丹 《扁鹊心书》【组方药物】 代赭石(烧红、醋淬7次) 赤石脂(制法同上) 禹余粮(制法同上)各150克 【制剂用法】 上药3味,共研细末,入瓷罐,盐泥封固3厘米厚,阴干,大火煅3炷香,冷定,再研极细,醋糊为丸,如芡实大。每服10丸,用热酒送下。 【适应病证】 下元虚惫,子宫寒冷,月信不调,脐腹连腰疼痛,面黄肌瘦,泄泻精滑。
紫金丹 《本事方》卷二【组方药物】 信砒4.5克(研飞如粉) 豆豉45克好者(用水略润,少时,以纸浥干,研成膏) 【制剂用法】 上药用豆豉膏子和砒同杵极匀,丸如麻子大。每服15丸或10丸,小儿量大小与之,并用腊茶,澄清极冷吞下,临卧时服,以知为度。 【主要功效】 逐寒劫痰,止咳定喘。 【适应病证】 多年肺气,喘急咳嗽,晨夕不得眠者。 【注意事项】 心脏性气喘、肺结核喘息、支扩气喘忌用。 【方义分析】 此为温肺平喘名方。方中信砒辛酸大热,逐寒劫痰;豆豉善能宣通胸中郁气,兼能解信砒之毒。二药合力,劫寒痰,平喘急。但信砒为大毒之品,不宜多服、久服。热喘忌用。 【编者按语】 此为治疗寒喘的经验方。据边天羽等报告,以本方治疗寒喘532例。显效者80.6%,进步者占11.1%,无效或加重者占8.5%;总有效率为91.7%。其制剂要求极严(药粉混匀)、适应病证确实(寒喘)、剂量掌握精当(成人每次3~5克,小儿依年龄大小递减),并在使用中慎审观察(《中医临床经验初步总结汇编》一.1957,1)。本方主药为砒,但配伍有异。如《丹溪心法》以精猪肉20、砒石1组方;《医学入门》以精猪肉40、砒石末1、豆豉10组方;《万病回春》则以白砒1、枯矾3、豆豉10组方。可见组方略异。但均以砒为主,目的在于逐寒平喘。然笔者以为入门方配伍较佳,临床可供参考。
紫金丹 《本事方》卷三【组方药物】 胆矾90克 黄蜡30克 青州枣50个 【制剂用法】 上药3味,用头醋3升,放瓷盒内,先下矾、枣,慢火熬半日,取出枣,去皮、核,次下蜡,再煮半日如膏,入好腊茶末60克同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30丸,用茶或白汤送下;如久患肠风痔漏,用陈米饮送下。 【适应病证】 食劳,气劳,遍身黄肿,欲变成水肿;久患痃癖,面目悉黄者。 【编者按语】 本方又名“胆矾丸”(《卫生宝鉴》卷十四)。
紫金丹 《保命集》卷下【组方药物】 代赭石 磋砺石各等份 【制剂用法】 上药2味,研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50丸,用酒送下;胸中痛,用当归汤送下。 【适应病证】 妇人产后肝气上冲,胸脘胀闷,如有物状,噎食不能遽下。 【方义分析】 此治产后肝气上逆,胃气不能顺下,故上冲作胀而噎食,食不能遽下之方。方中代赭石镇肝和血,磋砺石镇逆平肝,合用则冲胀自退,食不噎而能下矣。
紫金丹 《医方类聚》二百三十八引《医林方》【组方药物】 代赭石30克(烧红,醋淬7遍,研细) 桃仁9克(去皮、尖,炒) 大黄15克 【制剂用法】 上药3味,为细末,用薄荷水打面糊为丸。每服30丸,加至50丸。脐腹痛,煎四物汤送下;血癖,酒煎四物汤加延胡索送下。 【适应病证】 产后败血冲心,脐腹胁肋痛。
紫金丹 《张氏医通》卷十四【组方药物】 琥珀屑 降真香末 血竭各等份 【制剂用法】 上药3味,研极细末,敷伤处。无瘢痕。 【主要功效】 散瘀止血。 【适应病证】 金疮出血不止。 【编者按语】 原书未提用何物调。笔者经验可用鲜生地捣汁调敷甚佳,或白芨磨汁调亦可。
紫金丹 《仙拈集》卷四【组方药物】 龟版60克(酒炙3次焦黄) 石决明(煅红,童便渍) 朱砂各6克 【制剂用法】 上药3味,为末,烂米饭丸,如麻子大。每服3克,量病大小,食前后服之。筋骨疼痛,用酒送下;腐烂,用土茯苓汤送下。至重者40日愈。 【主要功效】 养阴解毒。 【适应病证】 杨梅结毒,疼痛腐烂,甚至咽喉唇鼻破坏者。
紫金丹 《伤科补要》卷三【组方药物】 没药30克 血竭15克 降香30克 自然铜60克 乳香 松节 苏木 川乌 蝼蛄各30克 龙骨15克 【制剂用法】 上药10味,研极细末,糯米粥汤捣和为丸,朱砂为衣。每次3~6克,温开水送下。 【主要功效】 散瘀止痛。 【适应病证】 跌打损伤,瘀血疼痛。 紫金丹zǐjīndān❶《普济本事方》方。 ❶砒石(研粉) 一钱五分, 豆豉(水略润, 研成膏) 一两五钱。以豉膏和砒, 混为丸, 麻子大, 每服十五丸, 睡前用腊茶清冷服。治多年肺气喘急, 咳嗽朝夕不得眠。 ❷胆矾三两, 黄蜡一两, 大枣五十个。用醋五升, 先下矾、枣, 慢火熬半日, 取出枣, 去皮核,次下蜡一处, 再煮半日如膏, 入腊茶末二两为丸, 梧桐子大, 每服二三十丸, 茶酒送服。治食劳气劳, 遍身黄肿, 欲成水肿。 ❷《丹溪心法》方。精猪肉二十两(一作三十两, 切成小块), 砒石(研细) 一两。用砒石末拌在肉上令匀, 分作六份, 纸筋黄泥包后烘干, 炭火煅, 青烟出尽为度, 出火毒,为末, 汤浸蒸饼为丸, 绿豆大, 大人每服二十丸, 小儿酌减, 饭前茶、汤送服。治哮证, 病延三年以上者。 紫金丹 紫金丹钱半,豆豉(好者,水略润少时,以纸浥干,研成膏)一两半组成。用膏子和砒同杵极匀,丸如麻子大,每服十五丸,小儿量大小与之,临卧用腊茶清极冷吞下,以知为度。功能逐寒劫痰。主治多年肺气喘急,呴嗽晨晨不得眠。本方所治证属治寒痰哮喘以致呴嗽晨夕不得眠,治当逐寒劫痰,以止喘逆。方中信砒辛酸大热,逐寒劫痰;豆豉善能宣通胸中郁气,兼解信砒之毒。二药合力,劫寒痰、平喘急,力猛毒大,惟形气壮实而病发急重者可用,不宜多服、常服。 ☚ 青州白丸子 冷哮丸 ☛ 000041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