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勒模拟实验milemonishiyan
一个模拟原始地球还原性大气中雷鸣闪电能产生有机物(特别是氨基酸),以论证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的实验。1953年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生米勒(S.L.Miller,1930~)在其导师尤利(H.C.Urey,1893~1981)指导下完成。实验的装置如图。将水注入左下方的500毫升烧瓶内。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从左方泵入CH4、NH3和H2的混合气体(模拟还原性大气)。将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中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1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内(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共生成20种有机化

图608 米勒模拟实验装置
1.钨电板 2.5升烧瓶 3.冷凝器 4.500毫升烧瓶
5,6.抽提样品的活栓
合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门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这个实验证明,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简单无机物生成有机物(包括组成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是完全可能的,这就论证了化学进化(论)的科学性,为生命起源的实验研究开辟了道路。目前,除了赖氨酸、精氨酸和组氨酸之外,其余17种天然氨基酸都能用模拟方法在实验室合成(上述3种氨基酸未能合成主要是技术问题)。米勒实验中生成氨基酸的化学反应过程大致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