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乌什起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乌什起义

清代新疆乌什维吾尔族人民反抗封建统治的武装斗争。乾隆三十年(1765)二月, 清驻乌什办事大臣素诚(苏诚)与阿奇木伯克阿卜都拉征派民伕二百四十名运送沙枣树, 因运夫询问运送地点,遭到毒打,引起强烈不满,遂共推小伯克赖和木图拉为领袖, 于十四日夜在城中举行起义,将阿卜都拉、素诚及家奴兵丁等全部杀死,放火焚烧衙署。当地人民平日受素诚与阿卜都拉的残害,愤恨至极, 纷纷响应。清军闻讯前来镇压,乌什人民坚决抵抗,城垣被围达半年之久。后因弹尽粮绝, 赖和木图拉中箭身亡,内部发生动摇,起义失败。

乌什起义

乌什起义

清朝乌什维吾尔族人民反抗封建统治者的武装起义。清朝派驻乌什的办事大臣素诚骄淫无度,奸污维吾尔族妇女,连小伯克赖和木图拉之妻都未能幸免;乌什的阿奇木伯克阿不都拉贪横不法,额外勒索银钱,滥派差役,鞭打民众。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清政府向乌什人民差派“沙枣科”,逼迫240名农民放弃春耕春种,运送沙枣树苗至内地。维吾尔族农民在赖和木图拉的领导下举行起义,武装进攻办事大臣的衙门和阿奇木伯克的家,素诚自杀,阿不都拉被擒。起义军占领乌什城,共同推举赖和木图拉为阿奇木伯克,一边生产,一边战斗,先后击败了阿克苏大臣卞塔海、库车办事大臣鄂宝、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纳世通、伊犁将军明瑞、乾隆皇帝特派的大臣阿桂等人的率兵围剿。同年五月,赖和木图拉中箭身亡,其父额色木图拉又被推举为阿奇木伯克,继续领导起义群众坚持斗争。清政府几乎动员了全新疆的兵力,长围猛攻,都未能攻陷乌什城。同年八月十五日,内奸沙布勒、锡拉卜等设计捆缚额色木图拉等起义领袖,开门献城,轰轰烈烈的起义才归于失败。乌什起义自二月十四日举事,至八月十五日失败,一共坚持了半年之久,充分表现了维吾尔族民众敢于反抗封建统治、勇于战斗和不怕牺牲的高贵精神。

☚ 吐鲁番维吾尔族东迁瓜州   赖和木图拉 ☛

乌什起义

清代乾隆年间新疆维吾尔族农民起义。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统一西北地区后,为加强对天山南北的统治,于当地置屯田、建立军府制度,派伊犁将军、都统、参赞大臣、办事大臣等分别统兵驻伊犁、乌鲁木齐、喀什噶尔(今喀什)、塔尔巴哈台(今塔城)等地,复保留原有的伯克制度,以加强对维吾尔人民的控制。随着统一局面的实现,派驻新疆的军政官员日渐腐化。乌什办事大臣素诚、阿奇木伯克阿布都拉,更是恣意暴敛,残虐群众,奸淫妇女,广大民众怨声载道。乾隆三十年(1765)二月,乌什四品伯克额色木图拉子赖和木图拉,奉素诚和阿布都拉命,运送沙枣树苗,定于十五日起程。时因其妻曾遭素诚污辱,遂谋反抗,于十四日晚聚集奉差者240人围攻素诚衙署,执杀阿布都拉。素诚被迫自尽。义军夺取乌什城后,共举赖和木图拉为阿奇木,复将附近乡村群众迁入城内,构筑防御工事,以备清军反攻。阿克苏办事大臣卞塔海、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纳世通、伊犁将军明瑞闻讯,相继领兵前往镇压,战败。清廷令阿桂率兵往助剿。阿桂排列大炮,发动猛攻。赖和木图拉在战斗中阵亡,其父额色木图拉领导义军继续守城。清军坚壁清野,把乌什城东门水磨和积粮全部投入水中,断绝义军粮源。七月九日,清军逼城,掘沟筑墙。义军粮尽,谋突围,未果。八月十日,因叛变者投敌,额色木图拉与子阿穆尔拿拉、婿塔伊勒及起义重要将领被擒献清军。持续半年的反封建压迫和民族压迫起义失败。起义群众大都遭屠杀,幸免于难的则被分为四起押往伊犁,受严密监视。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1: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