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米勒《拾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米勒《拾穗》

米勒《拾穗》

在渐渐远去的广阔田野和接近模模糊糊的地平线的背景上,画家描绘进了三个农妇弯着腰的重复姿势——一种让人联想到累断脊骨的劳动的姿势。拾穗者的形象在米勒居住巴比松的头几年里,就以素描的形式出现了。开始动态造作,不久删掉又重画,直到最后较为定型。终于以古典手法,创作出了这一幅法国绘画史上的杰作。画中每一根线条,甚至拾穗者手中的麦叶,米勒都精推细敲过。在人物与背景的关系上,他也花费了不少的心思。他始终设想在人物背后筑起一个大干草堆来。他把阳光下劳动者的艰辛表达得如此传神与不朽,同时画中也透露出一种充满大气的美,这色彩魔术般地烘托出形体的立体感。不过米勒在这里不只是表现了 一种切身的生活体验,而且他想暗示出所谓 “劳动” 也有一般精神上和宗教上的价值。他曾说: “我所希望的是人们在进行劳动,具有安静、朴素和善良的感情。”
1814年,米勒诞生在诺曼底半岛的 一个小村子里。这个小村子离海边不远,穿过一片田野与果园,便可猝然看见大海,村里大半的人都知道他是个农夫的儿子,从小就开始在田间劳动。
米勒一边放羊一边画画。家人随即一本正经地把他的素描拿给地方上一位画家看。这画家告诉他双亲,他们的大儿子应该离开农田成为 一个艺术家。画家的话立刻有如上帝的旨意般被接纳了,年纪轻轻的米勒开始临摹包西与米开朗基罗的复制品,诵读圣经与维吉尔的诗作,这些后来成了他一生的想象的源泉。
1837年米勒刚来巴黎时,还腼腆得不敢请问往卢佛尔宫的路怎么走,只得一路徘徊于每栋大建筑物旁,直到碰对了为止。有些传记作家还爱替他这个时期画的 《床上裸女》 一类轻率作品打圆场,说是为了糊口而画的。那么,后来到底又怎样了呢?有一天,米勒正站在画店橱窗前观赏自己的画,他听到两个过路人在对话: “这是谁画的?” “当然是米勒哪! 他是专攻胸部与臀部的画家呀!”米勒回家后,对妻子说起这件事,并说道: “只要你同意,我便不再作这类画了。”


拾穗 米勒


事实上,米勒后来愈来愈深信: “农民题材最适合我的性情……艺术里有关人性的一面是最能感动我的东西。”(1850年的信)当1848年及以后的两年里,许多画家在沙龙里展出了他们的农民画,但到1851年以后,又都纷纷回到流行的题材上去了的时候,米勒却继续画着在田间劳作的男女。此时他已迁至巴比松村了。当年巴黎霍乱流行,米勒除了听人说枫丹白露附近有个小村庄外,他不知道该上哪儿去,于是他就这样带着全家来到了巴比松村,往后便一直住在那儿。
现在的巴比松村已经相当街市化了。村子的入口处竖立着醒目的路标,上面写着:“画家之村——巴比松”。在村子约中央的地方,有米勒美术馆。米勒的画室原是将碓房改造而成的,在俭朴的房间里,现在仍然依原来狭长的样子,摆放着他使用过的画架、调色板、餐具、以及家具等等,墙上挂着巴比松画家们的一些绘画,当然都是临摹品。在距村子不远、进入枫丹白露森林的路上,在那里建有颂赞米勒和卢梭两人友情的纪念碑。米勒于1875年去世。死后和他的好友卢梭葬在 一起。
☚ 杜米埃《堂吉诃德和桑丘·潘沙》   库尔贝《画室》 ☛
0000328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5:4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