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管子·侈靡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管子·侈靡

管子·侈靡

先秦论述消费理论的著作。托名春秋初期管子(生平见《管子》)条)著。本篇认为消费必须以财富为前提,而财富起源于土地与劳动。提出“辩于地利而民可富”,即充分发挥土地的作用能生产出大量的物质财富;又说“劳教定而国富”,肯定劳动创造财富,因而教育人民辛勤劳动就能使国家财富充裕。人们的消费和其贫富的状况是相联系的。《管子》反对贫富过于悬殊,认为人民太贫困了,会导致道德的堕落,“甚贫不知耻”,但也反对人民太富足,因为这样就不便于使唤他们了,“甚富不可使”。从土地和劳动两个要素来考察财富以及“贫富有度”的主张,是其消费理论的出发点。
在俭侈并重的基础上,论述了侈靡在一定的条件对生产也可能产生积极的作用。认为“兴时化,若何?曰莫善于侈靡”。所谓“时兴化”,即生产品积压,社会生产不振。在这种条件下提倡侈靡是推动生产的好办法。同时,侈靡只能在有积蓄的条件下实行。“积者立余食而侈,美车马而驰,多酒醴而靡”。有富余的资财即不妨在衣食、车马、酒醴等方面有侈靡的消费。认为倘如客观条件允许的,即使是重葬,对增加生产与就业也是有利的。因为“巨瘗堷,所以使贫民也。美垄墓,所以文明也。巨棺椁,所以起木工也。多衣衾,所以起女工也”。总之,这些重葬的办法足以增加人民的生计。先秦的墨子反对厚葬,以为这样浪费财物会使国贫,这是仅从财物的消耗方面去理解问题。《管子》认为商品在消费以前必须先就存在,即有人早已生产出来,在消费以后,要进行生产加以补充,而任何生产都必须由劳动者来进行,刺激生产必然会增加人民的就业,也就是增加人民的生计。
因此,《管子》强调“富者靡之,贫者为之”,即富者侈靡的消费给贫者提供了工作机会。这样,人们的生产谋食活动,不仅为了自己,“非独自为也”,也是为了他人的消费。反之,他人的消费也会推动自己的生产。这一观点推到极端,就是所谓“雕卵然后瀹之,雕橑然后爨之”,即在煮鸡蛋或烧木柴前先将它们加以雕绘,亦无不可,因为这样可以增加从事雕绘者的生计。
《管子·侈靡》篇的消费理论的根本观点是:“不侈,本事不得立”,即没有侈靡的消费,社会生产就得不到振兴。从人以“自利”为本性的观点出发,认为侈靡的消费是合乎人的欲望的,“饮食者,民之所欲也,侈乐者,民之所愿也”。侈靡消费论指出了消费与生产不能脱节,看到了消费对于生产的刺激作用。这在先秦时期是很独特的。“五四”以后,《管子》的这一消费理论得到郭沫若,胡寄窗等人的重视和研究。胡寄窗以为这一思想可以和西欧十七世纪经济学家威廉·配第的思想相媲美。
版本情况见《管子》条。

☚ 经济学   管子·轻重 ☛
0000033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2:5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