筯读音zh·u(ˋ),为u韵目,属u—ü韵部。迟据切,去,御韵。 ❶筷子,“箸”。 上一条: 箸 下一条: 櫡 箸筯{}五6846①名筷子。⑴东北官话。吉林长春〖 〗。⑵中原官话。河南原阳〖 〗。⑶兰银官话。宁夏灵武。1926年《朔方道志》:「~,俗谓筷子。」⑷江淮官话。江苏盐城〖 〗。~笼。江苏阜宁〖 〗。湖北麻城。⑸西南官话。四川荣县。1929年《荣县志》:「~,今曰快。」⑹徽语。浙江建德。⑺吴语。浙江黄岩、温州〖 〗、苍南金乡〖 〗、金华岩下〖 〗、丽水〖 〗。◇ 叶志坚《僻乡女人》:「(她)交待青青端碗~上桌。」江西玉山。福建浦城南浦〖 〗、浦城忠信〖 〗。⑻客话。福建永定下洋〖 〗。⑼粤语。广东宝安沙井〖 〗、中山隆都〖 〗。香港新界锦田〖 〗。⑽闽语。福建福州〖 〗、厦门〖 〗、寿宁〖 〗、浦城临江〖 〗、浦城石陂〖 〗、政和〖 〗、崇安〖 〗、建瓯〖 〗、顺昌埔上〖 〗、福清〖 〗、古田〖 〗、沙县〖 〗、莆田〖 〗、东山〖 〗。广东潮州〖 〗。翁辉东《潮汕方言・释器》:「俗呼朳饭之器曰~。」广东中山隆都〖 〗。台湾〖 〗。⑾土话。湖南宁远〖 〗。②量用筷子夹一次的量。⑴西南官话。湖北武汉〖 〗。他拈了一大~菜。四川成都〖 〗。罗广斌等《红岩》:「老太婆让江姐坐定,便把菜一~一~地夹到她的碗里。」⑵赣语。湖南平江〖 〗。一~菜。⑶粤语。广东广州〖 〗。碟菜都唔够两~这碟菜还不够夹两筷子。   古代名物 > 水族類 > 軟體部 > 瓣鰓 > 筯 筯 zhù 貝名。殼中有蟹寄宿,終生不離。《神異經》:“南海有水蟲,名曰筋。蚌蛤之類也。其小蟹大如榆莢,筋開甲食,則蟹亦出食,筋合甲,蟹亦還入,爲筯取食以始終,生死不相離。” 筯zhuB968 “箸(筷子)”的异体。 筯zhùZ224 “箸*”的异体。 筯zhù《本草纲目》服器部第38卷筯(58)。药名。 【基原】以竹所制之筷子。 【别名】箸(《本草纲目》)。 【功用主治】 ❶《本草纲目》:“吻上咽口疮,取筯头烧灰傅之。又狂狗咬者,乞取百家筯,煎汁饮。” ❷《本草拾遗》:“咽喉痹塞,取漆筋烧烟,含咽烟气入腹,发咳即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