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等慈寺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等慈寺碑 等慈寺碑唐。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后立。据《金石萃编》载:“碑高丈一尺四寸,宽四尺六寸。”原位于河南省汜水等慈寺内。现存河南省郑州市博物馆。由颜师古奉敕撰文,未署书人姓名,碑文楷书32行,行65字。记述了隋末农民起义期间,唐太宗李世民击败王世充、窦建德后,在交战之地建寺为阵亡将士祭祀荐福之事。此碑不仅具有书法价值,还具有史料价值,历代评价甚多。清王澍《舟山题跋》云:“书法工绝,上援丁道护,下开徐季海,腴润跌宕,致有杰思。”清杨守敬《平碑记》评云:“结构全法魏人,而姿态横生。劲利异常,无一弱笔,直堪与欧、虞抗行。”此碑所存清拓本,第13行“此焉捻获”之“焉”字,字好无损。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拓本。河南美术出版社、长征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日本二玄社有影印本。 ☚ 秦王告少林寺主教碑 褚遂良楷书伊阙佛龛碑 ☛ 等慈寺碑等慈寺碑(局部) 唐顔師古撰,無書者姓名,恐即師古自書。正書三十二行,行六十五字。有額,篆書陽文九字。無立碑年月,宋趙明誠《金石録》與清畢沅《中州金石記》等,謂成于貞觀 二 年(628); 清王昶 《金石萃编》作貞觀三年;方若《校碑隨筆》等以為恐成于貞觀 十 一 年(637)。碑文署有“琅琊臺開國子顏師古奉敕”。顏師古由男升子,蓋為貞觀四年以後之事,十九年卒,故是碑當撰于其間。“奉敕”以下欠泐,故書者不詳。清楊守敬《平碑記》 曰:“不載書碑姓名,師古故工書,當即其筆。”碑記唐太宗 (李世民) 破王世充、寶建德,乃于戰處建寺,為陣亡將士薦福。書法全宗北魏,結體横平,運筆不滞,剥蝕極少,可為實用書法之範本。橱守敬評云: “结構全法魏人,而姿態横生,勁利異常,無一弱筆,直堪與歐(陽詢)、虞 (世南)抗行。世人狃于習見,故不見寳重,而尊仰六朝者,又限于時代,不復留意唐人,故仍寂寂也。”清·道光間 (1821——1850)補刻跋文,無跋者為舊拓。碑在河南汜水 (今滎陽縣) 等慈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