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称“等功原则”。由美国早期行为主义者拉什里(S.Lashley)提出的大脑皮层功能活动的原则之一,指大脑皮层各个不同部分几乎以均等的程度对学习发生作用。一个简单任务的记忆广泛贮存于加工这个任务的输入信息的整个感觉区。学习和记忆是属于整个大脑皮层的功能,没有区域性的定位,大脑皮层的神经元同等地参与功能活动,在这方面整个大脑皮层是等势的。如果把头脑某一部位切除,其他部位亦可以代行其功能。
等势原则principle of equipotenciality
即等功原则。行为主义者拉施里(Lashley,K.S.)应用白鼠作为被试,记录脑组织毁坏对智慧(如学习迷津时的速度和错误)和感觉辨别的影响。实验表明,学习有赖于有效的皮层组织的数量(皮层组织毁损面积愈大,学习时错误愈多),而并不依赖于特定的皮层组织。就是说,大脑皮层的各个部位都有同样的功能,并没有功能的分工。这个说法与功能定位说针锋相对,后者认为皮层各部位有特定的机能分工。目前认为较低等的动物皮层分工不严格,一部分皮层毁损后,另一部分皮层可以代偿,符合等势原则,但在人类和高等动物,大脑皮层有相对的功能分工,这条原则并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