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Děng 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
等děng ❶等待。路德延《孩儿》:等鹊潜篱畔,听蛩伏砌边。 ❷犹“底”,何也。王维《叹殷遥》:念君等为死,万事伤人情。慈母未及葬,一女才十龄。
等děng ❶同樣,齊同。禰衡《鸚鵡賦》:“配鸞皇而等美,焉比德於眾禽。” ❷稱量,比較。邊讓《章華臺賦》:“建列藩於南楚兮,等威靈於二伯。” ❸等級,等差。張衡《東京賦》:“然後百辟乃入,司儀辨等。” ❹表示同等物列舉未盡。班固《兩都賦》序:“而公卿大臣御史大夫倪寬、太常孔臧、太中大夫董仲舒、宗正劉德、太子太傅蕭望之等,時時間作。”
等děnɡ ❶犹底也;何也。应璩《百一诗》:“问我何功德?三入承明庐。所以占此土,是谓仁智居。文章不经国,筐箧无尺书。用~称才学?往往见叹誉。”上所引八句皆为问词,前用何字,后用等字,互文也,等犹何也,用等犹云以何也。王维《叹殷遥》诗:“念君~为死?万事伤人情。慈母未及葬,一女才十龄。”等为死犹云何为死,意即何可死也;“慈母”两句即申说其不可死之理由。苏轼《和子由除夜元日省宿致斋》诗:“江湖流落岂关天,禁省相望亦偶然。~是新年未相见?此身应坐不归田。”等是即底是,犹云为何也;意言为何而新年不相见乎,无非为官事所羁耳,无非为此身不归田之故耳。《宋百家诗存》陈藻《寄刘九》诗:“暗中魑魅籍姓名,我有朋俦~不足!”等不足犹云何不足,即何缺憾之意。《鸳鸯被》剧一:“他是名门旧族,现有百万家财,何~不好?”等与何联用而重文,言有何不好也。颜师古《匡谬正俗》六:“问曰,俗谓何物为底,底义何训?答曰,此本言何等物,其后遂省,但言直云等物尔……应瑗(瑗当是璩)诗云……用等称才学……以是知去何而直言等,其言已旧。今人不详其本,乃作底字,非也。”按此,可知由“何等”而演变为“等”,又由“等”而演变为“底”也。 ❷介词,相当于“让”,和表等待义的动词有所不同。《窦娥冤》剧三:“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他四下里皆瞧见。”《东堂老》剧楔子:“老夫一生辛勤,挣这铜斗儿家计,~他这般废败,便死在九泉也不瞑目!”《倩女离魂》剧三:“梅香,休要炒闹!~他歇息,我且回去咱。”《渔樵闲话》剧一:“你不晓的意思,~我解与你听。”《杀狗劝夫》剧四:“则着他背狗皮号令在长街市,也~那一辈儿狗党狐朋做样子!”按“等”的此种用法,今西南方言尚如此。
等
等 短篇小说。张爱玲著。写于1934年11月,收入短篇小说集《传奇》,上海时代图书公司出版。小说以沦陷区为背景,描写了一部分城市中上层人物在敌伪统治下苟且偷生和卑微的精神状态。作品写一个诊所里一群等推拿的病人的闲聊。在闲聊中,这些太太们所关心和感到紧张的是奚太太所谈的关于大后方的新闻:到大后方去的“公务人员”,“太太不在身边两年,就可以重新讨”。小说讽刺了这些人的麻木生活,在闲聊中让“生命自顾自走过去了”。作品笔调轻柔、含蓄,善于通过对话和动作刻画人物精神状态。特别是对城市上层人物心理的真切描写,表现了作者海派都市小说的艺术个性。
☚ 利娜 月牙儿 ☛
等
等 何。陈藻《寄刘九》:“暗中魑魅籍姓名,我有朋俦等不足!”等,足 犹言何不足。
☚ 稍 等闲 ☛
等
等 何。赵彦端《画堂春》(满城风雨近重阳):“客胜不知门陋,酒新如趁春狂。故人相见等相亡。一语千觞。”
☚ 剩添 等见 ☛
等 我奶奶的一生,就是养孩子,后来我爷爷生病,她又接着养我爷爷。我爸双手捧棺为她下葬的时候说:“大母亲啊。”有人说,人生为一大事而来,我想奶奶就是来做大母亲的。 我姥姥,是为无数小事而来的,把每件小事都做得漂亮极了。一身手艺,洗涮换洗、晨练按摩、一日三餐。她灵巧的手编了好些小玩意和饰品,还织漂亮衣裳。 我快成年了,我觉得是妈妈成年了。十八岁,她就度过了十八加二十四个年头。她“无”中生“有”,经过这么多年的熬,熬出来一个并肩的生命。 她跟我吵架的时候会蹦出一句:“还不都是为了你!”我想,气话才是真话。她确实都是为了我,等我长大这事儿,简直是惊心动魄的长途跋涉的冒险。现在长大了,“等”成了互相的事。 在飞回北京的飞机卫生间里,我洗脸梳发抹粉。还有一个小时吧,国际到达B口一定有一个小镜头远远地举着、对着我,跟啊,拍啊,美啊。 以前最讨厌这时候照相了,灰头土脸的,瞎照什么。可是这两年,飞了十几趟,让飞机守时是不靠谱的,可是不想让那相机出现,它却从来不迟到。心软了些,又或者更有良心了,让妈照吧,她高兴就行。 我像个明星,满面笑容、挥舞右手,瞧啊,瞧啊……没有,挤挤吵吵的接机的人里,就是没一个无数次不用预订就等在那里的个子中不溜、不涂粉、不打扮的女人。 没过几分钟,她蹭着稍大的平底鞋,碎步朝我小跑过来,“对不起,没想到你们提前了。”我这憋着闷气的脸明明要说“不着急唷”,却来了句“怎么才到”。我低着头,好像忽然知道了我在等什么。 我猜,她等过我几个小时,但没说什么,因为她等一个归期等一个来日,其他的都无妨。 过了几天,我在北大百年讲堂主持一个活动的闭幕式。“再见”都说完了,她还是没来。她应该来啊,我等了她一晚上。她连陈西妮导演说的“一格,太棒了,就要你这样的!”……都没听见。原来她开一天会,累了在家休息,洗衣服、做家务。 近年,走远路或是上舞台,她常常不在身边了,我嘴上不说,心里是盼的。我今天的盼,是不是对她过去的等的呼应? 我以为她是等我拥有才艺和技能,等我成才。后来觉得,她等,不同于盼,有点无味,甚至麻木。她没有要求,她是等一个健健康康、踏踏实实的孩子长成一个健健康康、踏踏实实的人。原来我以为,等是使命是责任,现在觉得母亲的等是天分,是习惯。 这天,妈妈带着姥姥、小姨去广济寺为姥爷祈福。她买好稻香村的点心和鲜美的花朵。她越活越老也越活越小,我猜她心里说着很多悄悄话,等着姥爷从天上一口回答。 雪莲,等老人的阳光从天上来,等孩子的笑靥在人间开。这等,是世上最坚贞、勇敢、恒久的等。 很多女人已走进寺里许愿。 我猜,广济寺的僧人已经等在那里了。 李一格,北京四中道元实验班学生,多次组织、主持校内外大型活动,并赴欧美、日本、中国台湾、香港等地交流。 在《格外》一书中,作者以其充满正能量和大气场的90后形象,向读者描绘了一幅17岁中学生的人生地图,包含了一个青少年对生命、人生的看法,有感悟、思考,有探讨、追问,有一个女孩对生命精彩的体验,不平凡中体现出一代人特有的个性与思想。
《等》鉴赏、赏析和解读 - 可可诗词网 主页 > 诗歌大全 > 历代民歌 > 《等》
栀子花开六瓣头,
情哥郎约我黄昏头。
日长遥遥难得过,
双手扳窗看日头。
——明·冯梦龙辑《山歌》
本篇把一位少女等待与情郎约会时间到来前的焦急不安、急不可耐的心情,刻画得跃然纸上。
“栀子花开六瓣头”,这头一句是起兴。栀(zhi枝)子花,味香色白,极为惹人喜爱。段成式《酉阳杂俎·广动植之三》:“诸花少六出者,惟桅子花六出。”六出,即六个花瓣。正因为少见,它便显得更加珍贵。我国民间还以“六”为吉利的数字。因此这不是任意的一句起兴,而是从中寄寓着吉祥如意的祝愿,洋溢着热烈兴奋的感情。她为什么会感到这么兴奋呢?因为“情哥郎约我黄昏头”相会。黄昏头,指日落天色刚刚昏暗的时候。情哥郎主动来约会,意味着她的爱情得到了热烈的报偿,这在一个少女的心头怎么能不引起无比的激动和兴奋呢?
“日长遥遥难得过,双手扳窗看日头。”日长,指白天的时间很长。遥遥,形容时间长久。这位少女因为急切盼望着与情郎哥约会的黄昏时刻迅即来临,所以她感到白天的时间长得如同遥遥无期一样,实在太难以度过了。她简直有点怀疑日头(即太阳)是否在移动——时光是否在流逝?因此她要用“双手扳窗”,全神贯注地仔细看着日头,盼望着日头快快落山,与情哥郎约会的黄昏时刻早点到来。这“双手扳窗看日头”的诗句,不仅刻画出了那少女天真烂漫的身姿、情态,同时还使我仿佛看到了她那躁动不安的内心世界,可谓形神兼备,呼之欲出。
诗歌创作贵在要有独创性。这首情歌好就好在它宛如一个特写镜头,抓住等待情郎哥约会时间的到来,刻画出了这个少女心潮激荡的特定情态,使人感到自成奇格,弥足珍视。
等
等děng 底,何。如云怎可。赵彦端《画堂春》:“客胜不知门陋,酒新如趁春狂。故人相见等相忘?一语千觞。”(3—1452)
☚ 登瀛 等是 ☛
等 读音d·eng(ˇ),为eng韵目,属ing—eng韵部。多肯切,上,等韵。 ❶等于;相等;相同;全同;一样。 ❷等级。 ❸等待。 ❹表示列举未尽,即等等。
上一条: 燈 下一条: 戥
等dèng 比齐。例:~一~,看哪个长哪个短。 ❍ 把衣服搁在身上~~看看、长短、胖瘦合适不。 《说文》:“竱,等也。”段 注:“凡齐皆曰等。”
等 1.度量长短。歇后语:“芨芨棍等 哩——没个卡码。” 《团圆宝卷》:“一个说金莲三寸三,一个说金莲二寸半。互相争来互相论,找个尺子等脚印。”2.用戥子称量。
等 等待,拖延。如:“还早着哩,等一等了再去也不迟。”
等den3 (动)让:不免将我玉姐喊来,~她去看看可救得活否。(川汇四222)丨你们怕蛇,都让开,~我来。
等tən53 den53 让。元佚名《争报恩》第一折: “拿绳子来,绑得紧紧儿的,休等他挣脱了去。”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 “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佚名 《渔樵闲话》第一折: “你不晓的意思,等我解与你听。”
等təŋ53 丈量: 把布~一下,够不够做上衣。《说文》: “等,齐简也。”段注: “齐简者,叠简册齐之,如今人整齐书籍也,引申为凡齐之称。” 端母等韵上声,多肯切,等的丈量义为齐的引申义。等身齐,则为和身体一样长; 等棍齐,即要平均,一样高低。
等 〔deng〕 1.dangl: 你~我一会儿。moux dangl welad roul deb. 2.dent: 他立过二~功。wud lil guat eubdent gongd. 等待 〔deng dai〕 jid dangl. 等到 〔deng dao〕 dangl dand. 等候 〔deng hou〕 jid dangl. 等会儿 〔deng huir〕 dangl adroul. 等日 〔deng ri〕 dangl dabhneb.
等děng <绥德>量: 拿尺子~给下,看有多长|~给下,看两根对子一样长不一样。
等 {} 四 6186 ① 动 估量;用手掂量。 ⑴ 中原官话。 陕西商县张家塬〖 〗。 你把这两只子鞋~一下,看呵一个大,呵一个小? 山西洪洞。 ⑵ 晋语。 山西。 清光绪十年《山西通志》:「以手比势曰~。」 ◈ 《今古奇观・转运汉巧遇洞庭红》:「文若虚接了银钱,手中等等看。」 ② 动 承接高处落下的东西。 ⑴ 江淮官话。 江苏盐城〖 〗。 我把钢笔撂下去了,你~住啦‖东房间漏雨,拿个面盆去~水。 ⑵ 粤语。 广西陆川〖 〗。 ~住。 ③ 动 蹲;两腿弯曲如坐状而臀部不着地。 吴语。 《官场现形记》:「还有些上不得占盘的,都在天井里~着吃。」 ④ 动 称重量。 闽语。 广东汕头〖 〗。 你~看只把菜岂有二斤你称称看这把菜有没有两斤? 广东潮州〖 〗。 ~重。 ⑤ 动 迎。 闽语。 海南琼山〖 〗。 ~春‖~亲‖~候。 广东海康〖 〗。 ~新娘。 ⑥ 名 树桩。 吴语。 江苏常州〖 〗。 树~头。 ⑦ 名 竹器的底部。 吴语。 浙江。 清茹敦和《越言释》:「越人所用竹器…以底而言,谓之~。」 ⑧ 名 地方。 吴语。 浙江宁波。 应钟《甬言稽诂・释地》:「俗称上~、下~,即上方、下方。」 ⑨ 名 坑;洼。 吴语。 浙江金华岩下〖 〗。 ⑩ 形 水分少。 江淮官话。 江苏盐城〖 〗。 菜汤烧个~些‖粥烧得干~~的,我就不欢喜吃。 ⑪ 介 让;被(表示被动)。 ⑴ 西南官话。 四川成都〖 〗。 ~老人先上车!‖不听劝告的人,~他去碰壁! 《川剧传统剧目汇编》第四集:「不免将玉姐喊来,~她去看看可救得活否。」 李劼人《大波》第四章四:「太太问你,为啥不把帮少爷弄进去,~他在客面前没规没矩的。」 ⑵ 官话。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他四下里皆瞧见。」 元武汉臣《生金阁》第一折:「还要分付后槽,将这厮收的好者,不要~他溜了。」 《长生殿・窥浴》:「两位姐姐,看得高兴啊,也~我每看看。」 ⑶ 吴语。 江苏苏州。 《海上花列传》第二一回:「就来仔末,~俚哚亭子间里吃。」 浙江金华岩下〖 〗。 ⑷ 湘语。 湖南长沙〖 〗。 ~我想一下‖~他去买菜。 ⑸ 赣语。 江西南昌〖 〗、莲花〖 〗、高安老屋周家〖 〗。 ~渠拿走个。 江西宜春〖 〗。 不听话~渠去挨打‖~渠打刮一下。 江西永修。 湖南平江〖 〗。 他~狗咬了一口。 ⑹ 客话。 江西上犹社溪〖 〗。 福建武平武东〖 〗。 佢~癫狗咬哩一口。 ⑺ 粤语。 广东广州〖 〗。 ~我睇下让我看看‖打开窗口,~啲新鲜空气入嚟把窗户打开,让新鲜空气进来。 ⑫ 介 替;给;跟。 ⑴ 赣语。 江西高安老屋周家〖 〗。 你~我写封信‖我俚娘~我买个一双鞋子‖你~渠话。 ⑵ 客话。 江西南部。 张岭坡《赣南的客家民歌》:「高车跌水跌条槽,~你娇娇害死了。」 ⑬ 介 赶(用在时间词前表示等到某个时候)。 闽语。 福建厦门〖 〗。 ~明仔日则佫去明天再去。 ⑭ 助 表动作正在进行,相当于「着」。 客话。 广东惠州。 ⑮ 连 和。 客话。 江西南部。 张岭坡《赣南的客家民歌》:「哥子~你山上嬲。」 等;等候děnɡ děnɡhòu 【同】 都是动词;都表示对所期望出现的人、事物或情况,自己不采取行动,一直盼着。 【异】 “等”在意义上可以和“等候”一致或“等待”一致;适用范围较宽,既可以用于具体的人和事物,又可用于抽象的事物;多用于口语。[例]母亲~着上班的儿子回来吃饭。|老师默默地看着我,~我作出解释。“等候”着重在“候”,静候;适用范围较窄,多用于具体的人或事物;较多用于书面语,带有郑重的态度色彩。[例]战士们静卧在寒冷的冰雪中~总攻击的命令。|全家人~在电话机旁,期盼着比赛场传回佳音。
等děng ❶(程度或数量等)相同 △ 高下不~|相~|~速。 ❷等级 △ 次~品|上~。 ❸表示列举未完 △ 煤、铁~矿藏。 ❹表示列举后收尾 △ 足球、排球、篮球~三大球类。 ❺等待 △ ~车。 ❻姓。
等děng 等 ❶等级:~次︱~第︱~外︱对~︱同~︱超~︱特~︱优~︱头~︱高~︱甲~︱ 上~︱中~︱下~︱次~︱劣~︱初~︱躐(lie)~︱~而下之︱三六九~。 ❷程度、数量相同:~同︱~号︱~价︱~份︱~于︱~式︱相~︱均~︱平~︱恒~︱不~︱~量齐观︱著作~身。 ❸等候:~待︱~车。 ❹辈;类:我~︱此~事。 ❺表示多数或列举未尽:纸、笔~文具︱ 山西、陕西、河南~省。 ○~闲((一)平常。(二)随便;轻易)︱~闲视之︱~因(公文的套语。结束所引来文用“等因”)奉此。
等děng ❶ 等级:特等│优等生│二等功。 ❷ 相同,等同:相等│等于│数量不等。 ❸ 等候,等待:等车│稍等│立等可取。 ❹ 等到:等明年上学│等他长大再说了。 ❺ 姓。
等 ❶又称“等第”、“等列”。等韵学术语,是汉语语音结构分析的基本单位之一。唐末守温《韵学残卷》有《四等重轻例》,是目前看到的最早的分等材料,《韵镜》、《七音略》等早期韵图每图都把韵分为四等,就是分作四行,每一行代表一等。目前一般认为古人之所以把韵分等,是为了区分韵母的不同。清人江永《音学辨微·辨等列》说:“一等洪大,二等次大,三四皆细,而四尤细。”学者们一般认为江氏的解释比较合理,即等的划分是以韵母的洪细为主要标准,其中既有主要元音也有介音的成分,即一等开口度最大,二等次之,三等(有i介音)开口度较小,四等开口度最小。同韵多等的情况,比如东韵是一三等,其区别是介音的不同,三等有[i]介音,一等无。庚韵是二三等,三等有[i]介音,二等无。它们的主要元音都相同。等的划分同时还用于声母,声母在第几行出现就有几等,比如端、精两组在一四等出现,就说它们是一四等的声母。声母的分等跟韵母的分等有相一致的一面,也有不合的一面。比如端、精组不只限于一四等,也可跟二三等的韵母相拼,但由于二三等有其他声母占用,只好把它们一律排在一四等。其他如知三、庄三、喻等也存在这个问题。所有声母跟韵母不合的方面都在各种门法中进行了解释,这是由韵图本身的局限所造成的。中古时期的四等是客观存在的,由于语音的发展,四等的区别逐渐消失,到明清时候,一般把一二等、三四等合并,实际成为两等,再加上开合的不同,就发展成为四呼,等就消失了。 ❷也有人把近代的开齐合撮四呼称为四等。
等deng 等差 等次 等待 等到 等第1 等分 等份 等号 等候等级 等价 等内 等人 等日2 等身 等式 等死 等速 等同等外 等温 等闲 等效 等腰 等于 不等 超等 初等 此等 次等 低等 对等 分等 高等 何等 恒等 甲等 均等 老等 立等劣等 平等 汝等 上等 特等 同等 头等 我等 吾等 下等 相等 乙等 优等 这等 中等 坐等 等高线 等积体 等级赛 等级线 等价物 等距离 等温层 等于零 等韵图 等韵学 等额选举等而上之 等而下之 等价连城 等礼相抗 等量齐观 等米下锅 等闲视之 等闲之辈 等因奉此3 等值标语 同等学力 著作等身 高人一等 各式人等 加人一等 三六九等 罪加一等 等腰三角形
等deng ❶等级:三~车箱|二~公民|优~生|这次评奖,共分三~。 ❷〈量〉种;类:竟有这~事!|此~人不可交往。 ❸等待;等候:~到春天到来的时候,我们就去郊游|~他来了我们就走|我在公共汽车站~车~了半个多钟头。 ❹〈助〉表示列举的项目未尽: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的有北京、上海、南京~十个城市|代表团走访了辽宁、吉林、河北~地|今年我国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嘉兴~县盛产稻米。 ❺〈助〉表示列举的项目已尽,用“等”煞尾,一般要点明列举的总数:我国有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四大河流|我国的直辖市是北京、上海、天津~三个城市。[等等]〈助〉表示列举的项目未尽,语气比“等”重,后面不再有其他词语,可以重复:这次运动会的比赛项目有田径、体操、马术、游泳~|商场里商品真不少,有家用电器、纺织用品、竹木家具~,~。
等děng ❶等候;等待:三劫后,我在北邙山~你,会齐了同往太虚幻境销号。(一·14)咱们家虽不~这几两银子使,多少是皇上天恩。(五三·1230) ❷等到:既这么着,老太太、太太且请回房,~是时候再来也不迟。(十七—十八·380)~我闲一闲,先揭了你的皮,再和那不长进的算帐。(九·199) ❸表示由谁去做;让:那一年不放几回子(风筝),今忽然又心疼了。姑娘不放,~我放。(七十·1717)我是不怕鬼的,~我打他一下。(七六·1885) ❹用在指人的名词后面,表示还有同类的别人:(李纨)惟知供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针黹诵读而已。(四·78)(薛蟠)不过赖祖父之旧日情分,户部挂虚名,支领钱粮,其余事体,自有伙计老家人~措办。(四·88) ❺用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词后,表示列举未尽:因东边宁府中花园内梅花盛开,贾珍之妻尤氏乃治酒请贾母邢夫人王夫人~赏花。(五·98)次日(宝玉)便懒进饮食,身体作热,此皆近日抄检大观园,逐司棋,别迎春,悲晴雯~羞辱惊恐悲悽之所至。(七九·1975) ❻(~儿)等级: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富贵风流之地。(一·9)(宝玉)如今身上好了,各处还完了愿,叫他跟着的人都按着~儿赏他们。(二六·585)
等děng 等 ❶猶“齊等” 也。《周禮·春官·大宗伯》: “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國。” 鄭玄注:“等,猶齊等也。” ❷猶“差” 也。《周禮·夏官·小司馬》: “司勳掌六鄉賞地之法,以等其功。” 鄭玄注: “等,猶差也。” 《禮記·樂記》: “然後立之學等,廣其節奏,省其文采,以繩德厚。” 鄭玄注: “等,差也。” ❸階級也。《禮記·樂記》: “禮義立則貴賤等矣。” 鄭玄注: “等,階級也。”
古代名物 > 科技類 > 度量部 > 衡具 > 等
等 děng
亦作“戥”。亦稱“等子”、“戥子”。用以稱貴重物品或藥材的小桿稱。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録·育子》:“生子百日置會,謂之百晬。……羅列盤盞於地,盛果木飲食、官誥、筆、研、算、秤、等、經卷、針錢應用之物,觀其所先拈者以爲徵兆,謂之試晬。”宋·李廌《師友談記》:“邢和叔嘗曰:‘子之文銖兩不差,非秤上秤來,乃等子上等來也。’”《警世通言·宋小官團圓破氈笠》:“便取出銀子,剛剛一塊,討等來一稱,叫聲慚愧。原來是塊元寳,……到有七錢多重。”《紅樓夢》卷五十一:“麝月便拏了一塊銀,提起戥子來問寳宝:‘那是一兩的星麼? ’”清·吳榮光《吾學録·權量》:“權之屬曰法馬,曰秤,曰戥。”
等 等
等 “等”是宋元学者分析汉语语音的一种特殊方法,就是根据韵母中主要元音和介音的发音状况的差异而划分的类别。主要元音的开口度由洪到细分为四个等类,并把所有的韵母分别纳入韵图的四层格子里,叫做“四等”。一等韵母中没有[i]介音,主要元音发音的开口度最大,舌位较后,如[ ə]、[a]、[ ɒ]、[o]、[u];二等韵母中没有[i]介音,主要元音发音的开口度次大,舌音较前,如[æ]、[a]、[ɐ]、[ɔ];三等韵母中有[i]介音,主要元音发音的开口度较小,舌位在前;四等韵母中有[i]介音,主要元音为[e],开口度最小,舌位最前。 等和声母关系也很密切。大体上端、精两组只见于一、四等,知、照两组只见于二、三等,来母、晓母、见、帮两组一、二、三、四等都有,日母、非母只见于三等。刘鉴《经史正音切韵指南》有声母归等口诀云:“端精二位两头居,知照中间次第呼,来晓见帮居四等,日非三等外全无。”
☚ 等子 呼 ☛
等děng 〖名词〗 等级(2)。《单子知陈必亡》:其贵国之宾至,则以班加一等。——如果大国的客人来到,就按次序加一个等级的礼仪。《高祖功臣侯年表》:明其等曰伐。——明确功劳的等级称为“伐”。
等děng 〖形容词〗 相等,一样(5)。《诸葛亮后出师表》:劳费正等。——所消耗的劳力和费用正好相等。《杂说四》: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想要同平常的马一样还做不到,怎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三槐堂铭》:功名富贵略与王氏等。——功名富贵大致与王家相等。
等děng 〖助词〗 用在表示人或事物的名词后,标志列举未尽。今语同(11)。《邹阳狱中上梁王书》:胜等疾阳,恶之孝王。——羊胜等忌恨邹阳,就向梁孝王谗谤他。《朋党论》: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结成一个朋党。《亲政篇》:大臣蹇义、夏元吉等,常奏对便殿。——大臣蹇义、夏元吉等时常在便殿启奏政事,回答皇帝询问。
等děng 〖词尾〗 用在人称代词之后,表多数。可译为“们”(6)。《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公等或居汉地,或叶周亲。——你们有的保有国家封地,有的是皇室至亲。《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臣等才有限而道无穷。——我们才学有限,可是圣贤之道没有穷尽。《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臣等不胜区区之意。——我们说不尽愚笨的心意。
等děng ❶ 相同,同样。《陈涉世家》:“~死,死国可乎?”韩愈《马说》:“且欲与常马~不可得。” ❷ 等级,等差。《荀子·富国》:“礼者,贵贱有~,长幼有差。”《史记·平准书》:“金有三~:黄金为上,白金为中,赤金为下。” ❸ 种,类。《吕氏春秋·有始》:“泽有九薮,风有八~,水有九川。” ❹ 助词。用在人称代词或指人的名词后面。❶ 表示复数。《陈涉世家》:“公~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文天祥《〈指南录〉后序》:“贾馀庆~以祈请使诣北。” ❷ 表示列举未尽。诸葛亮《出师表》:“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之慢。”《赤壁之战》:“瑜~率轻锐继其后。”
等 等韵学分析语音发音状况的术语。韵图设四个格子,把所有的字音按发音情况的不同分别归入其中,即成四等。各等间的差异主要是韵腹元音的区别, “一等洪大,二等次大,三四皆细,而四尤细”(清·江永《音学辨微》)。一等的韵母没有介音〔-i-〕,韵腹元音开口度最大,舌位最后;二等的韵母也没有介音〔-i-〕,但韵腹元音开口度比一等小,舌位较前;三四等的韵母含介音〔-i-〕,韵腹元音开口度较小,舌位靠前,其中四等的韵母开口度最小,舌位最前。中古的各个韵类中,“冬模泰灰咍魂痕寒桓豪歌唐登覃谈”等韵只有一等韵母, “江佳皆夬删山肴耕咸衔”等韵只有二等韵母, “齐先萧青添”等韵只有四等韵母; “东戈”兼有一等和三等韵母, “麻庚”兼有二等、三等的韵母, “钟支脂之鱼虞祭真谆仙霄阳清蒸尤侵盐”兼有三等和四等韵母。声母分等是根据声母和各等韵母的配合关系来划分的。《韵镜》和《七音略》将三十六字母分为二十三行,重唇与轻唇同行、舌头与舌上同行、齿头与正齿同行, 它们的一、二、三、四等互补,反映了它们的发音部位、方法接近以及它们在更早的历史上的联系,另外“照二”与“照三”、“喻三”与“喻四”分等,是因为韵书反切系联表现的差异。字音分“等”,是等韵学的核心。现存的最早材料是唐末守温《韵学残卷》里的《四等轻重例》,其中的分等已和后世一致。
等* deng B5C8 ❶一样;相同:相~/~同。 ❷等级;级别:竞赛中,他得了一~奖/优~生。 ❸种;类:竟然会发生这~怪事? ❹助词。1.表示同等事物列举未尽:山中野生动物很多,有猴子、野猪、鹿~。2.列举几项事物后,用以煞尾: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大直辖市的代表都参加了这次会议。3.<文>在人称代词或指人的名词之后,表复数:我~/尔~。 ❺等待;等候:他不在家,请~一会儿再来电话。 ❻[等子]dengzi也作“戥子”。称量金珠或药材等小量贵物的衡器:中药店里的售货员正用~按方抓药。 ❼用等子称量东西:他用戥子~出二两麝香当做药引。 ❽<文>台阶的级:出,降一~(《论语》)。 ❾<文>比较;衡量:由百世之后,~百世之王,莫之能违也(《孟子》)。
比较
比较 比(比次;比校;比拟;比量;比例;比类;比匹;打比;对比) 较(较量;计较;辜较) 方(方比) 订 讲 谕 拟 吡 等(等量) 均 侔 照 校 视 类 差(~可告慰) 棿(棿拟) 衡 形 相况 角量表示比较: 于(高~;小~) 要(他~好些) 莫(~过于) 来(天~大) 有(他~他哥高) 何与 孰与 孰若 表示正反比较: 与否(成功~)相互比较: 项背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况互相比较: 对比进行比较和推测: 比度收集比较: 集比选择比较: 论比排列比较: 贯比考查比较: 比(比次) 考较 考校 程量稽合 考校武力: 校武研究比较: 商较 商校 商敌比照,比较: 订况对照比较: 对勘权衡,比较: 称 权县 诠较评论比较: 评点竞争比较: 角较向高处比较: 攀比 攀引私自比拟: 窃比详细比较: 详较 (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类事物辨别异同或高下: 比较
另见:辨别 衡量 对照 事物 差异 好坏
☚ 比较 对照 ☛
相当
相当 等(等比;等于;适等) 当(当匹;当对;对当) 侔 抵 顶 均(均等;均敌) 匹(匹敌;畴匹) 称(称合;称副;称衡;称当;配称) 敌(敌头;敌偶;敌耦;敌等;敌衡;敌拟;酬敌) 夷伦 钧适 自如 对应 齐衡 抗行 抗手 抗拟 相方 相仿 相亚 相匹 相值 相停 相敌 相仲伯 不亚于相符,相当: 允值与此相当: 称是彼此相当: 比对 比迹 彼此条件相当,配得上: 般配 等同,比并: 伦比难分高下,程度或水平相当: 不相上下 不相高下 不分高下 不分上下 两者难分高低,不相上下: 伯仲之间 彼此不相上下: 齐步 齐武 不相上下,相抗衡: 颉颃等级,地位等相等: 对等 钧敌 双方对等: 针锋相对正相当: 正当大约相等: 略等与前人相匹敌: 追配对立的各方面在数量或质量上相等或相抵: 权 平衡 齐衡 均衡两者轻重或优劣相当,丝毫不差: 铢两相称两者轻重相当,丝毫不差: 铢两悉称两者轻重相当,平衡一致: 五雀六燕大家都一样: 彼此彼此 (数量、价值、条件等两方面差不多: 相当)
另见:等级 地位 力量 相同
☚ 一样 相像 ☛
辈分
辈分 辈(辈数;辈类;辈行;行辈;班辈) 行(行次) 等排行的辈分: 班辈父亲的一辈: 父道 父辈父亲的上一辈: 祖辈这一辈: 我辈 这辈下一辈: 下辈 儿辈 子孙,后辈: 下流 年轻后辈: 子弟 小子后生 后生小子 后生晚辈: 晚生后学 治学时间不长的后生晚辈: 新学小生 能指正先辈缺失的后辈: 诤臣 众晚辈: 诸下 有作为的儿辈: 好儿好多辈: 辈辈 祖辈 祖祖辈辈 一辈一辈辈分高: 尊 辈分较长的: 大(~哥;~伯)辈分低: 小辈 幼辈辈分相同: 曹(曹偶;曹辈) 侪(侪辈;等侪) 平辈 同辈 俦辈 等辈等伦 等类 等比 等夷 等仵 同等 畴类 流辈 同流 伦辈 群流 伦序 伦类 伦伍 伦等 伦党 伦匹 辈流 同类,同辈: 等流 等辈,等流: 等曹 (家族、亲友之间的世系次第: 辈分)
另见:家族 亲友 世系 次序 长辈 后辈
☚ 辈分 世代 ☛
条件
条件 表示条件: 只要表示时间条件: 等(等到;等待) 迨(迨及) 头到 赶到 待役 逮至表示唯一的条件: 除非表示必需的条件: 只有 单单 唯一 唯独 独独表示具有某种有利的条件或情况: 好在有优越的条件: 占便宜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和良好的民众基础: 地利人和独具特殊的优越条件: 笃降 笃生 得天独厚 得天之厚 天所独厚 秉天独厚条件具备,事情就可办成: 水到鱼行条件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 水到渠成什么都已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 万事俱备条件大大改善: 鸟枪换炮彼此条件一样: 地丑德齐没什么条件: 无条件力量不足,条件还不成熟: 毛羽未丰 (影响事物发生、存在或发展的因素: 条件)
另见:因素 基础 环境 限制
☚ 条件 各种条件 ☛
等待
等待 等(等候;等当;等守;相等) 待(待等;待须;停待;耽待;期待;有待) 候(候伺;相候;迎~) 俟(俟候) 须(须待) 需 与(岁不~我) 徯 听 伺(伺候) 竢竚(竚望) 留(留住;宿留) 蓄守(守待;守定;守候) 颙望 伫迟盼望等待: 鹄望 翘待注意等待: 听候互相等待: 相须一起等待: 会守前去等候: 往候直立等候、恭候: 鹄候中途等候: 要候坐着等候: 坐候 坐等 坐待守候等待: 坐等 坐着等待天亮: 坐以待旦遵照等候: 遵候仰望等待: 翘竚 踮起脚后跟等待: 翘足而待 跷足而待 企足而待拖延等待: 挨延 (不采取行动,直到期望或意料中的人﹑事物或情况出现: 等待)
☚ 等待 等待某事 ☛
称量
称量 县 权称重量: 称(称斤;~物) 用称等量轻重: 磅(~体重) 约(~一~) 戥(~~) 等 秤(过秤) 秤量不足: 缺斤少两用尺、容器等来确定事物的长短、多少或其他性质: 量用尺子等量面积: 丈量 实地观察、丈量田亩: 履亩 检查丈量: 查丈 实地丈量土地: 踩田伸开手用大指和中指量: 拃用斗量: 斗量(车载~) (用称、尺等称重量长短: 称量)
另见:测量 衡量 量具 秤
☚ 称量 测量 ☛
样子
样子 样(模~;榜~) 式(式样;样式;老~;新~;中~) 形(形状) 象(物~) 等(此~) 模(模样;怪~样) 稿 体态 体势光景 张致 张志 张智 着相 姿态形状,样子: 形模形象,样子: 形景物体外表的样子: 外观事物的标准样式: 模式原来的样子: 原貌 原样 原形 旧观(迥非~) 旧贯 旧套 旧貌 遗貌 本相 本像 本象 本然 本朴 本真 事物本来的样子: 本来面目一个样子: 一律多种样子: 多姿花木美好可爱: 妩媚美好的样子如在眼前: 盈盈在目样子古怪奇特: 丑头丑脑 怪头怪脑样子奇特古怪: 怪模怪样 鬼眉鬼眼样子实在难看: 备极丑态变了样子: 走(走样;走相;~调;~味)变样 改样 改貌样子完全变新: 面貌一新 一新面目 面目一新 改变原样,面目一新: 改观(大为~)事物的样子改变得厉害: 面目全非 面目全非,难看可怕: 乌焦巴弓坏样子: 恶法 (物体的形状: 样子)
另见:物品 形状 美丽1
☚ 样子 情态 ☛
表示列举
表示列举 如(~次;例~;比~;诸~;譬~) 哩(肉~) 啦 啊表示下面所列举的: 下列 如下 如次 如后表示上面所列举的: 上列 如上 如前表示顺序,列举原因或目的: 第一 一来一则 首先表示列举,说明的项目多: 来(一~忙;二~苦)表示未列举完: 等(等等)表示不止此例: 诸如(~此类)
☚ 列举 列举不完 ☛
同类
同类 誉 连伦 类类 等类 风类 一类 一门 一路(~货色) 同品共性事物形成的类: 等(此~人) 标类 类型 种型事物按同属性分的类: 族(羽~;鱼~)类由共同特征或属性形成的类: 门(门类;门目) 部类 按照学问的性质而划分的门类: 学(学科) 空缺的门类: 缺门 (相同的类: 同类)
☚ 类别 项目 系统 ☛
台阶
台阶 阶(阶级;阶除;阶墀;阶础;阶址;阶坎;阶坡;阶沿;阶砌;阶墄;阶台;阶基;阶梯;庭~;楼~;侧~;层~) 堦 墄 除 墀 陛(陛级;陛阶;梯陛) 砌(砌阶) 级(步~;拾~而上) 踏道 踏步台阶的美称: 玉阶 玉砌 玉墀 玉珉 兰戺 璧除 玉除 璿除 璿阶 璇除 璇墀 瑶陛 锦砌 金砌 修道者住所的台阶的美称: 灵阶台阶和走廊: 阶廊台阶和廊庑: 阶庑台阶和屋檐: 阶檐堂阶和内室: 阶室台阶的级: 等 级 磴阶面: 阶墀阶石: 阶矶阶石或阶前的空地: 墀
另见:大门 坡 山坡 登高
☚ 台阶 各种台阶 ☛
称一些人
称一些人 们(我~;娘~) 等(尔~)辈(我~)敬称若干人: 位(列位)聚在一起的人或物: 群(~芳;~丑;机~) 从(~林;~书;人~;花~) 萃(拔~) 指由多个具有共同特点且互有联系的个体组成的集体: 群体 美女成群的歌舞群体: 花营柳阵 花营锦阵 花围锦阵 花营锦寨 聚集在一起的人: 屯蜂聚蚁 聚蚁屯蜂排成长串的人或物: 一大溜许多人: 众(众人;人众) 物 群 人(人等) 烝(烝徒) 百夫 品庶 满百人的概数: 百人 众多的人: 蚁虫 茫茫人海 社会上大多数的人: 公众成群的人: 群(人群) 密集的人群: 人堆 如同潮水般涌动的人群: 人潮 河流似的连续不断的人群: 人流 拥挤的人群: 阵云数量极多的人: 千军万马 万马千军 千兵万马千千万万的人: 万众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蚁蜂 蜂营蚁队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乌合之众 乌集之众旧时指许多有军事势力的人: 群雄
另见:人数 人口 人多
☚ 贱称 你、我、他 ☛
等级
等级 等(等别;等则;伦等) 第(第次;科第) 科 班 流(流品;流序;名~;俗~;上~;二~;末~) 甲乙 陛阶 陛级流品,等级: 流序等级、地位: 第(第目;品第) 等类品第: 伦品用于表示等级: 星(五~级)区分高低的等级: 阶(阶级;官~;军~;等阶)普通的等级: 常等相应合宜的等级: 等宜最好的等级: 佳品 上品 上等 特等 优等 优格 鸿等 最上的等级: 极品 超等 鸿等 最上等 古代考核政绩或军功的上等: 最(殿~)特别的等级: 特等 特级 殊级超出一般等级的: 超级 超等最低等级: 贞 下下 古代考核政绩或军功的下等: 殿不够等级的: 等外等级之间的差距: 级差等级差别: 等杀 衰杀 等差 等衰 等次等级相同: 等之很多等级、各种差别: 三六九等 三等九格 三等九般提高等级: 进级 提级 加级 升级 升格降低等级: 降级 降等列入等级: 入流 (按质量、程度、地位等的差异而作出的区别: 等级)
另见:门第 出身 地位
☚ 等级 人或物的等级 ☛
衡量
衡量 衡 量(品量;等量;校量;较量;称量) 诠 均 程(程量;程较;程效) 论 铨(铨量;~度众寡)絜 等 揣 秤 酌 角 律 概侔 格 权(权量) 绳(绳尺;绳量) 计度 约度 章度 准度衡量自己: 自隐 自度 自己衡量: 自程 自问衡量他人: 律人挑选衡量: 选度计算衡量: 计程观察衡量: 览揆体察衡量: 体量鉴别衡量: 裁量 品鉴衡量: 铨衡评论衡量: 诠度 诠量 评议衡量: 议度 评铨 评判衡量: 评衡 评量用公正的标准来衡量、评价人才或作品: 玉尺量才 玉尺量材 材衡玉尺用公正的标准来衡量、评价作品: 衡文玉尺对应承担的职责和自己的才能进行衡量和估计: 揣分揆能 揣分量才 量力揣分量能度分考察名称,探究实际,以衡量名实是否相符: 考名责实经常衡量: 日程全面衡量: 兼权(~尚计)详细衡量: 详度极精细地计较衡量: 铢铢较量极细致地衡量﹑推究: 铢称 (比较:斟酌: 衡量)
另见:比较 对照 评定 考虑 斟酌
☚ 衡量 衡量的方面 ☛
〖等〗 粵 dang2〔頂梗切〕普 děnɡ
❶ 相等,一樣。許慎《說文解字》:「〜,齊簡也。」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如今人整齊書籍也。」韓愈《雜說(四)》:「且欲與常馬〜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與普通馬匹看齊尚且不可,更何況要日行千里?) ❷ 等級,次序。謝肇淛《五雜俎.物部三》:「又下一〜,若乞丐之子,生即受凍忍餓。」 ❸ 台階。呂不韋《呂氏春秋.恃君覽.召類》:「土階三〜,以見節儉。」 ❹ 等待。范成大《州橋》:「父老年年〜駕回。」 ❺ 用在名詞後,表示列舉未盡。諸葛亮《出師表》:「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此皆良實。」用於人稱代詞後,表示眾數,相當於現代漢語的「們」,有詞語「吾~」、「爾~」等。呂不韋《淮南子.氾論訓》:「吾恐其傷汝~。」(汝~:你們。)等
024 等 音韵学对韵母结构的一种分析。宋元时的韵图将同一摄的韵母分为四等。清代江永说:“一等洪大,二等次大,三四皆细,而四尤细。”“洪细”指读音的响亮程度,即发音时口腔共鸣空隙之大小,它是由介音或主要元音的细微差别决定的。一二等无i介音,故其音“洪”,三四等有i介音,故其音“细”。同属 “洪”音,一等字较二等字舌位略后略低,故有洪大与次大之别。同属“细”音,三等字较四等字舌位略后略低,故有“细”与 “尤细”之别。如豪 [au]、肴 [au]、宵 [iεu]、萧 [ieu](均指中古音)四韵,在韵图里分属四个等。豪、肴无i介音,气流洪大,音质响亮,而发[a]时舌位比发[a]略后略低,故豪属一等,肴属二等。宵、萧有i介音,开口度小,声音“皆细”,而 [ε] 比[e]舌位略低略后,故宵属三等,萧属四等。韵母“等”的差别在《广韵》里面是用不同的反切下字来表示的。一韵之中,反切下字系联为二类或数类,就是由于韵母的开合或介音及主要元音的不同。等韵学家为了把这些现象区别清楚,就用图表排列出来。开合的关系在每图之前标出,介音或主要元音的区别,就用“等”来说明。由于语音的演变,至明、清时,开、合两呼各列四等之分在口语上已无从辨别,所以清代学者将两呼八等合并为四呼。现代汉语语音分析也只讲四呼,不用 “等”的概念了。
☚ 韵图 内外转 ☛
等děng ❶等级。如:优等,上等。 ❷程度、数量相同。如:相等,等同,不等。 ❸等候。如:等待,等车,等人。 ❹表示多数或举未尽。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 ❺同“戥”。
等
等deng (一)副词,用于动词前,表示情况相同,相当于“同样”等。如:❶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史记·陈涉世家》等”句:如今逃亡也得死,起义也会死,同样是死,为国而死可以吗?) (二)助词,用于表示人或事物的诸平列成分后,相当于“这些人”“这些东西”等;用于人称代词后,表示多数,相当于“们”等。如: ❷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飞等不悦。(《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等”句:于是〔刘备〕与诸葛亮感情和关系日益加深和密切,关羽、张飞这些人不太高兴。) ❸灵宝视我如母,汝等何忍骨肉相图?(《<世说新语·仇隙>注引<晋安帝纪>》“等”句:灵宝把我看作母亲,你们怎么忍心骨肉相残?)
☚ 得 抵 ☛
等
等 影视作品采访摄影的拍摄方法之一。新闻摄影师在进行采访摄影时,不是有闻必录,而是要有目的地进行选择,在最富有表现力的时机到来之前,要善于等待和观察。等,不是消极的、无目的地等,而是积极地、有预见性地、有选择性地等待。
☚ 停连 移 ☛
等děnɡ Ⅰ ❶ (等级) class;grade;rank:分为三 ~ classify into three grades; 二 ~ 奖 second prize; 头 ~ 品 first-rate goods; 世界头 ~ 大国 a world power of the first order ❷ (种;类) kind;sort;type:此 ~ 人 this kind of person; 我决不干这 ~ 事。 I'll never do this sort of thing. Ⅱ (程度或数量上相同) equal:长短相 ~ be equal in length; 大小不 ~ unequal in size;~ 距离 equal distance Ⅲ (等候;等待) wait;await:~ 车 wait for a train,bus,etc.;~ 上级批准 await approval by the higher authorities;~ 一整天 wait all day; 岁月不 ~ 人。 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 我将在7点30分左右 ~ 着你。 I shall await you at seven-thirty or thereabouts. Ⅳ (等到) when;till:~ 他来了我就告诉他。 I'll tell him when he comes. ~ 我做完再走。 Stay till I'm through. Ⅴ ❶ [书] (用在人称代词或指人的名词后面,表示复数):彼 ~ they; 我 ~ we; 李红 ~ 3人 Li Hong and two others ❷ (表示列举未尽) and so on;and so forth;etc.:赴沈阳、鞍山、大连 ~ 地视察 go to Shenyang,Anshan,Dalian and other places on a tour of inspection; 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学习唱歌、跳舞、画图画 ~。 The children learn singing,dancing,drawing,and the like in the kindergarten. 他买了许多水果,如苹果、桃子 ~ ~。 He bought a lot of fruit such as apples and peaches. ❸ (用于列举后煞尾):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 ~ 4大河流 the four large rivers—the Changjiang,the Huanghe,the Heilongjiang and the Zhujiang ◆等比 ratio of equality;equal ratio; 等边 {数} equal sides;equilateral; 等差 {数} (与前一项差恒等的) equal difference;[书] (等级高低;等次) place in a series;grade; 等次 place in a series;grade; 等待 wait;await; 等到 (表示时间条件) by the time;when;(等候到) wait until;wait till; 等等 and so on;and so on and so forth;etc.;and others;and other things;and all that;this,that and the other;and the like;and all;and that;what have you;what-not;and what not; 等等 wait a minute; 等分 divide from the middle;{航空;航海} halve;halving; 等份[分] an equally divided part of sth; {律} moiety;ana; 等幅 constant amplitude; 等高 equal altitude [height];accordant; 等高线 contour (line);isoheight;isoline;isohypse (line); 等号 equal-sign;equality sign;sign of equality; 等候 wait;await;expect; 等积 equivalence; 等级 (按质量、程度、地位等的差异而作出的区别) grade;rank;(在社会地位和法律地位上不平等的社会集团) order and degree;social estate;social stratum; 等价 of equal value;equal in value;equivalence; 等角 isogonism;equal angles;equiangular; 等角线 isogonal line;equiangular line;{航海} rhumb line; 等距 equidistance;isometry; 等距离 equidistance; 等离子 plasma; 等离子体 plasma;plasma body; 等量 equivalent;half-and-half; 等量齐观 (同样看待) equate;be mentioned in the same breath;draw a parallel between ...;indiscriminately to put ... on a par; 等能 equal-energy; 等日照线 isohel; 等熵 isentropy; 等(水)深线 {地质} isobath;depth contour;hydroisohypse;bathymetric contour; 等时(的) isochronal;isochronous;isochronic; 等式 {数} equation;equality; 等速 constant speed;constant velocity; 等同 equate;be equal; 等外 substandard;off-grade; 等外品 rejects;outshot;off sorts;off grade;bastard size;substandard product; 等温 isothermality;isothermy; 等闲 [书] (平常) ordinary;unimportant;(随便;轻易) aimlessly;thoughtlessly;(无端;平白地) for no reason;gratuitously; 等闲视之 regard as unimportant;give someone [sth.] the go-by;regard it idly as of no importance;make nothing of;treat lightly;treat casually; 等效 {电} equivalent; 等压 isobarie; 等压线 constant pressure line;{气} isobar;isobarie line;isopiestic;pressure contours;{力} isostatics;isopiestic line; 等腰 {数} isosceles; 等因奉此 (旧时公文用语) in view of the above,we therefore ...;(泛指文牍) officialese; 等音(的) {音} enharmonic; 等于 equal to;equivalent to;equal;be worth;the equal of sth.;be the same with;bear an equivalence; 等雨量线 {气} isopluvial;isohyet;isohyetose;equipluves; 等着瞧吧 Wait and see!;等震线 {地质} coseism;isoseismal;isosite;isoseismal line; 等值 equivalent;equivalence; 等值线 constant value line;magnitude contours;isoline;isoneph
等děng ❶等 而下之|等 量齐观|等 闲视之|等 闲之辈 ❷平等 互利 ❸齐观等 量|齐量等 观|视为等 闲|著述等 身|著作等 身 ❹高人一等 |轶伦越等 |罪加一等
等 金文; 篆děng [竹(意符) + 寺(意符)→等(《説文》:“等,齊簡也,從竹,從寺。寺,官曹之等平也。”爲持竹簡頓齊,今指頓書使齊〈平等、相等〉,引申爲等級,等差〈同等、不等〉。等同。“戥”,稱量物體重量。同輩人〈我等〉,約好一起行動〈等待〉。)] [西漢] 司馬遷 《史記·平准書》:“金有三等,黄金爲上,白金爲中,赤金爲下。”(注:白金指銀,赤金爲銅。) [宋] 岳飛《滿江紅》:“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等děng (12画) 【提示】寺,上边是土,上横短,下横长,不要错写成上横长下横短的士; 寸,末笔是侧点,不是提。
* 等děng12画 竹部 (1) 数量、程度或地位相同: ~价|相~|平~|二加三~于五。 (2) 按质量、程度、地位等的差异而划分的级别: ~级|优~|~外品|成绩分五~。 (3) 种;类: 这~事|此~人。 (4) 等候;等待: 请稍~|我~着你的答复。 (5) 助词。 1. 表示复数: 我~|你~|彼~。 2. 列举后煞尾: 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四省。 3. 表示列举未完: 熊猫、金丝猴~珍稀动物|商店里货很全,食品、服装、家用电器~~,应有尽有。 (6) 通“戥(děng)”。
等
☚ 簡 笵 ☛
等děng 古代形声兼会意字。从竹,从寺,寺亦声。“寺”是“持”的本字,见东周金文。手持竹,《说文》说是整齐竹简。古音声母舌尖音也分化出舌尖前音,如寺待特、台(以)似等例。韵母阴阳对转。本义引申为类,群。如:我等|北京、上海、广州等|张同志、王同志等5人|煤、铁等等很丰富。又引申为级位、程度的分别。如:一等功|何等快乐? 组词如:等级。又引申为数量一般大,地位或程度一般高。如:相等|一加二等于三。组词如:平等。又转义为待,候。如:等一会儿|等不得。组词如:等待|等候。
等★常◎常
děnɡ表意,从竹从寺,寺有手持义,表示用手整理竹简使整齐,本义为整理竹简,引申为相同、等级、等待、助词(表示复数或列举未尽)等。等 (děng) 齊簡也。从寺,官寺之等平也。 【按】段玉裁注:“齊簡者,㬪簡册齊之,如今人整齊書籍也。引伸爲凡齊之偁。”
等 〈动〉(1)待;让。后接兼语(多由第一称代词或表示自称的名词充当)。 《金》八: 贼淫妇,你舒过脸来,~我掐你这皮脸两下子。又三三: 你教他躲开,~俺每瞧瞧去。又八四: [宋江说]“你要寻妻室,~宋江替你做媒,保一个实女好的,行茶过水,娶来做个夫人。”又九八: 有老家人周忠在旁便道:“不打紧,~舅写了一张状子,该拐了多少银子货物,拿爷个拜帖儿,都封在里面,~小的送与提刑所两位官府案下。” <方>今粤方言有此义。 (2) 等到。 《金》五十: 玳安回了马家去,~家里问,只说我在狮子街房子里算帐哩。 (3) 助动词。得(děi);需要。 《金》三六: 一个人家闺门女子,好歹不同,也~教媒人慢慢踏看将来,你倒说的好容易自在话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