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笠Lì

现行罕见姓氏。今浙江之嵊县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 《姓氏词典》引 《太平图话姓氏综》亦收。《中国姓氏大全》 注云: “古有笠泽(一说即今之太湖,或太湖东岸一小湖; 一说即今江苏、上海之吴淞江),当因居于笠泽之滨而获姓。或指物 (如笠帽) 为姓。”不知其所本。
晋代有笠瑷,江夏相; 元代有笠拉。

笠lì

笠帽,用竹箬或棕皮等編成。蔡邕《釋誨》:“故當其有事也,則蓑笠並載,擐甲揚鋒,不給於務。”

笠lì

斗笠,用竹或草编制的帽子,用以遮阳挡雨。《小雅·无羊》二章:“尔牧来思,何蓑何笠。”毛 《传》: “蓑,所以备雨。笠,所以御暑。”郑《笺》:“言此者,美牧人寒暑饮食有备。” 《周颂·良耜》一章: “其笠伊纠,其镈斯赵。”毛《传》: “笠,所以御暑雨也。”郑《笺》:“馌者见戴纠然之笠,以田器刺地,薅去荼蓼之事。”

☚ 笙   笾豆 ☛

读音l·i(ˋ),为i韵目,属i—er韵部。力入切,入,缉韵。
❶斗笠,是用竹、麦秸等编制成的一种带“尖”的帽子,用以挡雨或遮阳。

上一条: 下一条:
ㄌㄧˋ5519雨帽。闽语。广东中山隆都〖lip55〗。框子。粤语。广东阳江〖〗。一种较大的盛粮食的器物。闽语。福建莆田〖lia35〗。竹篓;篓子。粤语。广东广州〖〗。从上往下套、罩。粤语。广东广州〖〗。~番件衫啦套(穿)上衣服吧!‖揾顶帽~住个头売拿顶帽子罩着脑袋。哄;吹拍。粤语。广东广州〖〗。~细路仔哄小孩‖有人~佢两句就唔知几得意有人吹他两下就不知道有多高兴。收拢。粤语。广东广州〖〗。~遮收伞。

笠lì

用竹或草编制的圆形宽檐帽,可以挡雨、遮阳光
 △ 斗(dǒu)~|蓑(suō)~。

用竹或草编成的帽子,可以遮阳光或挡雨:竹~丨草~丨斗(dou)~丨蓑(suo)~。

笠lì

用草或竹篾编成的周围有大沿儿的帽子:斗笠│草笠。

笠lì

斗笠。用竹子、箬叶等编织,用于遮蔽雨雪:众丫鬟走上来接了簑~掸雪。(五十·162)(宝玉)一面说,一面摘了~,脱了蓑衣。(四五·1045)

❶竹𥱀蓋也。《儀禮·既夕禮》: “燕器:杖、笠、翣。”鄭玄注: “燕居安體之器也。笠,竹𥱀蓋也。”
❷備雨服。 《儀禮·既夕禮》: “槀車載蓑笠。” 鄭玄注:“笠,備雨服。”

古代名物 > 冠服類 > 首服部 > 巾幘帽 > 笠
笠  lì

用以禦暑防雨之帽。頂部隆起,周邊有檐,多爲圓形。可用竹、草、藤、葦等編製。先秦既見,後世不衰。《詩·小雅·無羊》:“何蓑何笠,或負其餱。”又《周頌·良耜》:“其饟伊黍,其笠伊糾。”毛傳:“笠,所以禦暑雨也。”《儀禮·既夕禮》:“藁車載簑笠。”鄭玄注:“簑笠,備雨服。”《國語·越語上》:“夫雖無四方之憂,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而擇也。譬如蓑笠,時雨既至必求之。”《説文·竹部》:“笠,簦無柄也。”《三國志·吴志·吕蒙傳》:“蒙麾下士,是汝南人,取民家一笠以覆官鎧,遂垂涕斬之。”南朝宋·劉義慶《世説新語·言語》:“謝靈運好戴曲柄笠,孔隱士謂曰:‘卿欲希心高遠,何不能遺曲葢之貌。’謝答曰:“將不畏影者,未能忘懷。’”《三才圖會·衣服》:“笠,戴具也。古以臺皮爲笠,《詩》所謂‘臺笠緇撮’。今之爲笠,編竹作殼,裹以籜篛,或大或小,皆頂隆而口圓,可芘雨蔽日,以爲蓑之配也。”明·文震亨《長物志》卷八:“笠,細藤者佳。”

伞←→笠sǎn ← → lì

伞:中间有柄、可以张合的挡雨遮阳的用具。
笠:用竹或草编成的帽子,可以挡雨、遮阳光。
【例】 服素衣,持白伞白幡。(北齐·魏收: 《魏书·裴延 》) 何 何笠,或负其 (《诗经·小雅·无羊》)

笠lì

用竹片或棕皮等编成的帽子。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翁,独钓寒江雪。”张志和《渔歌子》:“青箬~,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li

F3D2
❶竹篾或草编的帽子,用来挡雨遮阳:斗~/竹~。
❷笠形的覆盖物:~盖/~覆。

笠帽

笠帽

笠(斗笠;箬笠) 篾帽 箬帽 茅蒲 箬簦
用麦秆等编成的帽子:草帽
遮雨的笠帽:雨笠 雨帽 雨顶子
夏日遮阳的笠:褦襶
小的笠帽:短笠
古代有柄的笠:
防雨用的蓑衣笠帽:雨笠烟蓑 雨笠烟簔 雨蓑风笠 烟蓑雨笠
(竹或草编的帽:笠帽)

☚ 各种人的帽子   帽的各部 ☛

〖笠〗 粵 lap1〔啦濕切〕普 lì

用竹篾或棕皮編織的帽子。張志和《漁歌子》:「青箬〜,綠蓑衣。」(箬【粵 joek6〔虐〕普 ruò】:一種竹子。蓑【粵 so1〔娑〕普 suō】衣:用草編織成的雨衣。)

笠lì

以竹箬、棕皮、草葛或毡类等材料编成的帽子,一般为圆形方顶或尖顶,多用作蔽日、遮雨。《诗经·小雅·无羊》:“尔牧来思,何蓑何笠。”汉毛亨传:“蓑,所以备雨。笠,所以御暑。”郑玄笺:“言此者,美牧人寒暑饮食有备。”唐孔颖达疏:“蓑唯备雨之物,笠则元以御暑,兼可御雨,故《良耜传》曰:笠所以御暑雨也。”《仪礼·既夕礼》:“稾车载蓑笠。”汉郑玄注:“蓑笠,备雨服。”元王祯《农书·农器图谱七》:“今之为笠,编竹作壳,裹以箨箬,或大或小,皆顶隆而口圆,可芘雨蔽日。”清萧奭《永宪录》卷二:“在家遇雨只准戴笠。”

笠(宋聂崇义《三礼图》)

朝鲜族成年男性帽子。其顶圆檐宽,既可遮阳又能束发。初期只在夏季使用,后来已不分季节常年戴用,有草笠、斗笠、方笠、黑笠和白笠等之分,种类颇多。

笠lì

可以遮阳挡雨的帽子。如:斗笠,竹笠,草笠。

笠lì

 (用竹或草编的帽子) a large bamboo or straw hat with a conical crown and broad brim : 斗 ~ bamboo hat
◆笠贝 limpet ; 笠石 {建} tablet

笠lì


❹ 烟蓑雨|雨蓑风

金文;篆lì

[竹(意符)+立(聲符)→笠(《説文》:“笠,簦無柄也。從竹,立聲。”笠,用竹篾或棕皮編製的遮陽擋雨的帽子〈斗笠、竹笠、草笠〉。)]
《詩經·小雅·無羊》:“何蓑何笠,或負其餱。”(披蓑戴笠,背負乾糧。)

笠lì

11画 竹部 用竹或草编制的遮阳挡雨的帽子: 斗~|草~|竹~|蓑~。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7:4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