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7.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7.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7.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问题,尤其是主体的概念和分类问题,在理解和说法上颇不一致。大体有以下几种不同说法:
一种说法是,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就是指参与经济法律关系享受权利与承担义务的人,其中包括公民和法人。国家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作为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但它不是法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对主体的分类是: (1)公民; (2)法人; (3) 国家是特殊主体而不是法人。
另一种观点认为,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加经济管理和经济活动并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这种当事人是法人或国家法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 法人或国家法人,可作为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因此,他们对主体的分类是: (1)法人; (2) 国家法人。很明显,这与上述认为国家只是特殊主体而不是法人的观点截然相反。
第三种观点认为,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在经济活动中,独立参与经济法律关系,享受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的当事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对主体的分类是: (1) 国民经济管理机关; (2) 社会组织; (3) 个体经营户、农村社员(当他们的经济活动与社会主义企业有经济联系的时候,才可以作为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第四种观点认为,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简称经济法主体),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参与者,也就是在参与经济管理和经济活动中,通过经济法律行为,取得一定权利、承担一定义务的当事人。持这种概念的学者对主体的分类是: (1) 国家是特殊的主体,它的主体行为是通过相应的国家机关而行使的; (2) 国家机关; (3) 社会组织; (4) 个体经营户、农村社员。
第五种观点认为,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经济法主体),就是指拥有一定的财产,享有经济权利并承担经济义务,能够独立参加经济法律关系的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持这种概念的学者对主体的分类是:(1) 国家机关; (2)社会组织; (3)特殊主体 (公民个人,社会组织内部单位如科室、车间等)。
第六种观点认为,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经济组织和经济法人 (包括各类公司,如独资公司、无限公司、有限公司、两合公司、跨国公司等)。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对主体的分类是: (1)经济组织; (2)经济组织法人 (各类公司),而不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事业单位。

☚ 6. 经济法的基本特征   3. 经济法学体系 ☛
0000055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4: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