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骂从汝谓我行我素,不顾人之笑骂。《宋史·邓绾传》:“熙宁三年冬,通判宁州。时王安石得君专政……又贻以书颂,极其佞谀。安石荐于神宗,驿召对……果除集贤校理、检正中书孔目房。乡人在都者皆笑且骂,绾曰:‘笑骂从汝,好官须我为之。’”《通鉴辑览》七七作“笑骂从他笑骂,好官还我为之”。 孤行 孤行不接受别人的意见,固执地照自己的意见行事:孤行己意 凭着自己的意思径直地去做:直情径行 径行直遂 径情而行 径情直遂 径情直行 壹志径行 自己认为对的就做,不考虑别人的意见:自行其是 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只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独行其是 不管别人怎么说,还是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不恤人言 何恤人言 不管人家怎样说,仍旧按照自己平素的一套去做:我行我素 我行我法 对别人的褒贬评论置之不理,我行我素:笑骂由人 笑骂从汝 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一意孤行 (不顾别人反对而独自行事:孤行) ☚ 执拗 刚愎 ☛ 笑骂从汝xiào mà cóng rǔ【解义】从:听随,听凭。汝:你。听凭你们笑骂。意思是不管别人如何笑骂,我还是照常行事。 【用法】用于人的为人处世。 【例句】这家伙向来~,不顾廉耻,只要有利可图,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的。 笑骂从汝xiào mà cóng rǔ是笑,是骂,随你的便,根本不放在心上。《宋史·邓绾传》:“乡人在都者皆笑且骂,绾曰:‘笑骂从汝,好官须我为之。’” 笑骂从汝邓绾是宋朝人,宋神宗的时候任宁州通判。他为人极为圆滑,在官场上常常见风使舵。 当时,王安石得到神宗信任,专断朝政。邓绾上书议论时事,认为宋朝建立了一百多年,习惯于和平安定,不重视政事,这个状况应该有所改变。又上书说:“陛下得到了伊尹、吕尚式的辅佐人材,作青苗、免役等法,百姓没有不载歌载舞感谢圣上恩德的。以我在宁州所观察到的情形来看,可知这一带都这样;以这一带的情形来看,可知天下都这样。这真是空前绝后的改革啊!希望陛下坚持实施新法,不要受闲言碎语的影响。”他这些话其实是讨好王安石。又写信给王安石,为他歌功颂德,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 邓绾总算没有枉费心机,王安石向神宗推荐邓绾,神宗下召邓绾晋见。正好庆州有贼寇侵犯,邓绾陈述得很详细。神宗问到王安石和吕惠卿,邓绾回答说不认识。神宗说:“王安石,是现代的古人;吕惠卿是个贤人。”就这样,邓绾得到了神宗的赏识。邓绾出宫后,和王安石一见如故的样子,好像是老朋友了。正好王安石事务繁忙,宰相陈升之、冯京以为邓绾熟悉边境的事务,仍然派遣他回宁州做知州。邓绾得知后很不高兴,说:“急急召我来京城,却又让我回去吗?”有人问:“那你现在应该做什么官呢?”邓绾回答说:“总能在京城当个小官。”又有人问:“不能做谏官吗?”邓绾答:“正应该这样。”第二天,邓绾果然被任命为集贤校理、检正中书孔目房。在京城的同乡都讥笑他、挖苦他。邓绾却厚颜无耻地说:“笑骂随你们的便,好的官职我是谋得了。” 几年后,王安石被罢免了宰相,邓绾就依附吕惠卿。当王安石再任宰相,又去阿谀王安石,揭发吕惠卿。神宗认为邓绾心术不正,本性奸邪,议论政事和人事,都不守本分,将他贬职出了京城。邓绾历经调职,再也未能做成京官。 后来,成语“笑骂从汝”用来形容我行我素,对他人的讥讽置之不顾。 笑骂从汝xiào mà cónɡ rǔ意谓随你怎么笑骂讥刺,我都置之不理,不为所动。 笑骂从汝xiàomà-cóngrǔ〔主谓〕 对他人的讽刺批评置之不理。《宋史·邓绾传》:“~,好官须我为之。” △ 用于说明一种处世态度。 笑骂从汝;宠辱不惊 笑骂从汝;宠辱不惊xiào mà cóng rǔ;chǒng rǔ bù jīng【上】汝:你。指对他人的讥笑谩骂置之不顾,不以为意。《宋史·邓绾传》:“乡人在都者皆笑且骂,绾曰:‘笑骂从汝,好官须我为之。’” 【下】宠:荣耀。辱:耻辱。指无论受宠或受辱都不为所动,把利害得失置之度外。高阳《慈禧全传》:“这些话……听来当然刺心,不过他经的大风大浪太多,虽未到宠辱不惊、名利皆忘的境地,却已能不动声色,淡然置之。” 【综】形容把笑骂、宠辱置之度外,我行我素。 【例】这位作家很有笑骂从汝、宠辱不惊的气度,只管写好自己的作品,至于人家的看法、评价,那是人家的事,他一律不予过问。 ☚ 倜傥不羁;豪奢放逸 眼空一世;目无余子 ☛ 笑骂从汝xiào mà cóng rǔ从:听从,顺从,引申为任凭。汝:你。即是讥笑是辱骂全凭你自己。指对别人的笑骂置之不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