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端节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端节

端节

独幕话剧集。卫大法师著。1947年5月重庆说文社出版部初版。内收《雄黄酒》、《钟馗捉鬼》、《吃粽子》。

☚ 高利贷   王秀鸾 ☛

《端节》

五月五日把端阳庆,节届天中。

苍蒲艾虎,物阜财丰,

共乐太平玉搂人,酒醉雄黄把肩并,脸赛芙蓉。

石榴花,鬓边斜衬钗头凤,血染鲜红。

浮瓜沉李,水阁凉亭,阵阵荷风。

划龙舟,夺标竞彩相争胜,锣鼓叮咚。

采莲歌,悠悠飏飏真好听,燕语莺声。

——清·华广生辑《白雪遗音·马头调带把》

本篇把我国过端午节的民风民俗,写得纷至沓来,美如画卷,

阴历五月五日是我国传统的端阳节,又称端午或端五节。《艺文类聚》卷四引《风土记》:“仲夏端五,烹鹜角黍。端,始也,谓五月初五日也。”《太平寰宇记》卷145引《襄阳风俗记》云: “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其妻每投食于水以祭之。屈原告妻,所祭皆为蛟龙所夺。龙畏五色丝及竹,故妻以竹为粽,以五色丝缠之。今俗其日皆带五色丝、食粽,言免蛟龙之患。又原五日先沈,十日而出,楚人于水次迅楫争驰,櫂歌乱响,有凄断之声,意在拯溺,喧震川陆,风俗迁流,有竞渡之戏。”可见这个风俗由来已久。

这首民歌为我们描绘的清代民间过端午节更是盛况空前。其主要特点,首先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物阜财丰”,足以“共乐太平玉楼人。”其次,过节的内容和方式,更加丰富多样。如悬挂“苍蒲艾虎”,苍蒲,即菖蒲,叶子形状似剑,旧俗于端午节挂在门上,谓可辟邪。艾虎,用艾做成的虎,旧俗端午节佩戴艾虎,认为可辟邪除秽。《山堂肄考·宫集》卷11: “端午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虎,粘艾叶以戴之。”陈文靘《岁时广记》卷21: “王沂公端午帖子云: ‘钗头艾虎辟群邪,晓驾祥云七宝车’。”饮雄黄酒,雄黄,是矿物名,中医学上用为解毒。再次,它不只是写端午节的民风民俗,更重要的还突出了人民群众的活动。如“玉楼人” “酒醉雄黄把肩并,脸赛芙蓉”,这该有多美!“石榴花,鬓边斜衬钗头凤,血染鲜红”,这该多俏! “浮瓜沉李,水阁凉亭,阵阵荷风”,这该多惬意!浮瓜沉李,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沈朱李于寒水。”后以“浮瓜沈李”指消夏乐事。 “划龙舟,夺标竞彩相争胜,锣鼓叮咚”,这该多带劲! “采莲歌悠悠飏飏真好听,燕语莺声”,这该令人多么陶醉!

我们中华民族虽然多灾多难,以忧郁寡欢、性格内向著称,然而也不能一概而论,绝对化,我们中华民族也有兴高采烈、喜气洋洋的时候,这首民歌便反映了我们民族特性的后一个侧面。

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

正月初日:春节 华节 大年
十二月三十日晚上:除夕 除夜 除日岁夕 岁除 岁夜 年夜 节夜(大节夜) 历尾
正月初一:元旦 节旦 肇旦 初节 年节 端良 大年初一
农历元旦后一、二十天:新春
春节期间:新年新岁
有关年节的:年(~历;~画)
正月十五日晚上:元夕 元夜 灯夜 灯夕 上元(上元节) 元宵(元宵节) 烧灯节
二月十五日:花朝节 扑蝶会
清明节:韆节 鞦韆节 秋千节 踏青节
清明节前一日:寒食(寒食节) 冷节 熟食(熟食日;熟食节) 百六 黄明
五月五日:蒲节 端节 端阳(端阳节)端五 端午 解粽 重五 重午 浴兰节 天中节 五月节 五时节毛豆节 菖蒲节 绿蒲节 浴兰令节
彝族、白族等民族于六月二十四举行的节日:火把节 星回节
七月初七之夕:七夕 灵夕 女儿节
八月十五日:秋节(中秋节) 秋中 月夕八月节 团圆节
九月九日:九(九九;九日;重九) 秋节暮节 重阳节 老年节 黄菊节 黄花节 菊花节 吹花节 茱萸节清秋节 长久日
中秋、重阳等秋季佳节:素节
七月十五日:中元(中元节) 鬼节

☚ 节日   节令 ☛

端节

水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又称瓜节,水语称“借端”或“过端”。流行于贵州省三都、都匀、独山、荔波等地。水历每年十二月下旬至翌年二月(农历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择一亥日过节。各地所选亥日不尽相同,所以过节亦有先后之别。节日前一天(戍日)人们便身着节日盛装,先祭铜鼓,尔后悬铜鼓于中堂,以木鼓伴奏敲击铜鼓,通宵不停。林寨里充满欢歌笑语,辞旧迎新。亥日早饭后,男女老幼齐集端坡,在专门用以赛马的跑道上,举行传统赛马活动。另有跳芦笙舞、赛篮球、表演武术、文艺演出和物资交流等活动。节日清晨的祭祖活动是重要内容。祭品忌荤,但不忌鱼虾。主要祭品是鱼包韭菜。传说起源于水族祖先由南方向北方迁移时,南人送给他们的旅途食品,就是鱼与九种蔬菜调配的佳肴,后以“韭”代“九”。祭毕,全家或同族(家族)吃团圆饭,荤菜只有鱼或鱼羹。因为北迁之后吃鱼不易,所以节日里与祖先共尝,表示怀念与祝福。端节的第三项重要活动是走亲访友,共同宴饮,祝贺新年,欢庆丰收。关于端节的起源,传说较多。一说水族刚北迁至今日居地时,与当地土著冲突,只好暂避山上。后来虽定居山下,但每年水历正月至三月的某个亥日,还要上山祭祖,日久便有端节与端坡。另一说,古代有三兄弟,各居一方,平时难以相会,到了谷子收割入仓后,便互相走访,畅叙手足之情,共享丰收之乐。亥日是三兄弟起初分家单过的日子。在节日里能与所有的亲友欢聚是最好的。

端节

端节

在三都县和其他一些水族聚居区,每年农历八九月间的端节,是这个民族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水族以农历九月第一个“亥”日为岁首,水语这一天为“借端”。过端节有如汉族的春节一样备受重视,其主要活动有祭祀祖先、辞旧迎新、庆贺丰收和预祝来年顺利。

☚ 花坡上的“火凤凰”   水族的情人节 ☛
端节

333 端节

水族的传统节日,指阴历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的亥日、午日、未日。又称“借端”、“过端”。各寨轮流过节,届时挂皮鼓、铜鼓,青年们聚集“端坡”纵情歌舞、吹芦笙、赛马。家家以新糯米饭和鲜鱼祭祖,亲朋走访。过节期间素食,不准吃荤。据传说,水族祖先死于戌日,葬于亥日,后代以亥日为节。因水族自称“端”,故以之名节。

☚ 火把节   赶年 ☛

端节

水族传统节日。水语称“借端”,也称“瓜节”。流行于贵州三都、都匀、独山、荔波等地。从水历十二月(农历八月)下旬起,直至翌年二月(农历十月)上旬止,逢亥日举行,不同家族按第二或第三个亥日依次过节。贵州榕江部分地区于辰、午或戍日举行。节前一日各户洒扫并清洗各种炊具,备鱼、虾、豆腐南瓜等食品及酒、烟叶祭祀祖先。传说古时祖先为讨南瓜充饥,从屋顶上摔下丧生,为纪念祖先不准吃荤,祭祀后才可开荤。另说有兄弟在亥日分居各地,故借年末之际的一个亥日,兄弟相聚,祭祀祖先和预祝丰收。节日期间,男女老幼皆着节日盛装,走访亲友。青年男女跳舞唱歌,在“端坡”举行隆重的赛马、斗牛等活动。是水族最大的节日,类似汉族的春节。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8:5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