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大钟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上) > 僧院名刹部 > 名寺 > 覺生寺 > 大鐘寺
大鐘寺  dàzhōngsì

即覺生寺。以寺有大鐘,故稱。

大钟寺

中国北京建筑。位于北京海淀区北三环西路,始建于清雍正11年(1733),原名觉生寺,寺内悬有一口明代永乐大钟,故俗称大钟寺。寺院平面为长方形,占地30000m2,建筑面积4225 m2,寺内32座明清时代的小钟整齐地排列着,庭院正中有1座高20 m、上圆下方、四面皆窗的亭形阁楼大钟殿,驰名中外的青铜大钟——永乐大钟,就高悬在殿内,钟身高6.75 m,钟钮高1.1 m,钟口外径3.3 m,腰部偏上最薄处仅9.4cm,口部最厚处18.5 cm,钟重46.5 t,钟体内外铸满了《华严经》、《金刚经》等100多种经咒,全部经咒230184字。经测定钟声声级可达120dB。大钟寺现为古钟博物馆,对外开放,供人游览。

大钟寺

大钟寺

大钟寺位于北三环西路大学生体育馆的西部。建于1733年(清雍正十一年),原名觉生寺,因寺内有500多年前的永乐大钟而闻名于世,俗称大钟寺,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菩萨殿、藏经楼、大钟楼六进大殿。正殿两侧有钟楼、鼓楼、配殿、配房及跨院等建筑,是北京市独存规模较大的一座布局完整的清代寺院。大殿的前面有古柏一株,枝上嫁接榆树一枝,蔚为奇观。
大钟悬挂在寺的后楼上,现称大钟殿。楼高16.7米,上圆下方、四面有窗。铜钟相传为明代永乐年间姚广孝所铸,是明成祖朱棣下令铸造的,它是500多年前的古物。大钟通高6.94米,最大直径为4米,深0.7米,重46.5吨,为明王朝京师之镇物。钟的内外皮皆铸有朱棣御制的佛经和其他重要佛经7部,汉文咒语100多项。共计23万字之多,全部用楷书书写,字体工整、坚韧,相传为明代书法家沈度的手笔。此钟是世界大钟之林中,铸造年代最为古老,历史内涵最为丰富的一个。
大钟的钟声纯厚绵长,圆润洪亮。经测定,大钟的钟声可传40-50公里。
明、清两朝,每逢辞旧迎新之际,大钟寺的和尚都要敲钟108下。一是说因为一年有12个月、24个节气、72个候; 一是说因为佛教认为人有108个烦恼,敲108下钟,人听了钟声便可消忧解愁。如今,为了保护永乐大钟,同时又能使广大游人欣赏钟王的美妙之声,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实行每年正月初一到初三,每天敲钟三次,每次敲钟三下。每敲一下,钟声可在殿中回荡70秒钟。
过去大钟寺曾是皇帝祈雨、佛教徒做佛事、人们朝拜和游览的场所。北京市人民政府于1957年公布大钟寺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建成了一座古钟博物馆,现已收集历代古钟180多口。大部分是明、清两代的古钟,花纹造型精美。其中有一口原始社会末期制作的陶钟,据说已有约4000年的历史。

☚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   大钟寺古钟博物馆 ☛
大钟寺

030 大钟寺

原名觉生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因寺内有大铜钟而故名。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菩萨殿、藏经楼、大钟寺等六进大殿。寺内藏明代大铜钟重46.5吨,声音悠扬悦耳,钟身内外铸有佛教经咒一百多种。力学结构高超,靠一根小穿钉把大钟悬挂近600年。扬名海内外。这里收集古钟达160余口,已成为一座古钟博物馆。

☚ 雍和宫   卢沟桥 ☛
0000128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6:0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