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井技术西传中原凿井技术经新疆向西亚等地的传播。西汉武帝时,在陕西大荔出现了一种新式井渠叫龙首渠,用来控制地下水源和防止沿岸崩塌,井深达13.5米以上,井下可以通水。西汉太初二年(前103年),李广利率军攻打大宛,这种技术传往费尔干纳盆地,此后又在敦煌和罗布淖尔以东的白龙堆地区加以推广。元康五年(前64年),汉宣帝派大将辛武贤率军在敦煌白龙堆之间穿卑鞮侯井,通渠屯田,这种井就是后来新疆的坎儿井,此后凿井开渠技术在新疆各地加以推广。中原穿井术后又传往波斯、阿曼,分别称“犬纳特” 和 “法拉吉” 。同时又由费尔干纳的希腊人向西南传往印度等地。 |